一个神奇的现象

发布于: iPhone转发:3回复:13喜欢:9

终于周末了,不用跌了,开心!大家都知道,马哥目前重仓中概互联网(30%仓位),有一部分医药(10%),会打算逢低继续加仓。

今天稍微复盘了一下,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沪深300自2021年2月18日(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开启下跌以来,今天为止已经创新低了。与此同步下跌的还有中概互联、医药,以及其他19-20年大幅上涨的所谓“白马”股(比如中国中免万华化学等等,当然很多都是沪深300指数里面的)

这些股有个共同特点,经历了19-20年大幅上涨,基本上业绩和估值双击,是人们当时高喊的抱团股、白马股。不少投资者在上面挣了不少钱,很多都是翻倍又翻倍。

但是,自21年2月18日同一天,很神奇,都是这一天开始拐头向下,一路下跌,无差别下跌,一直跌到上周五都同时创下新低。截止到本周五,大部分都有-30%以上跌幅,平均腰斩,有的甚至-80%。

同时,自21年2月18日这一天,煤炭、钢铁等周期股达到最低点,并且18号当天开始大涨,跌跌撞撞一路上涨到今天。与前面的互联网医药刚好形成完全相反的走势。很多估值已经非常高了,有的业绩确实也不错。这些周期涨到现在,各种看多的声音也越来越多,跟现在互联网和医药的各种鬼故事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就挺有趣的,也挺艺术的。这么看,老巴用市场先生来比喻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真的非常贴切。这就仿佛像有一个人(市场先生)在2021年2月18日开始,对不同股票给出不一样的报价,于是市场的资金开始从一边流向另一边,从高估流向低估,从高价流向低价。那么的一致,那么的团结。

因为当前市场环境下,公募抱团、互联网信息传播迅速、乌合之众的情绪影响,会加速钟摆从一个极端跑向另一个极端。高估可以更高估,低估可以更低估。在两个极端情况下,如果不认准不变的本质,我们是很难做到理性的。

——

那么什么是不变的本质?

之前一个基金经理朋友的观点,A股本质是一个强趋势的市场,大部分人其实赚的是趋势的钱。

马哥翻译一下,就是赚的估值的钱,行业内叫β的钱。上面21年到现在两波趋势完全相反方向的案例,刚好证明了强趋势市场这一点。

这个特点,恰恰说明认准基本面和低估值策略在A股会有效。即便是基本面比较好的公司,在一个强趋势市场中,也会跌过头。

因此,马哥基于这个特点,坚持左侧逆向投资。但这里面有几点可能需要注意:

1,基本面好是前提。如果基本面发生根本性变坏,那就是前提发生了变化,这里是要去做甄别的。基本面就是看需求和供给变化,以及二者的满足关系的变化(也是商业模式,企业怎么赚钱的)。

不过,马哥一般投资行业基金,这一篮子股票的风险低于个股。只要看整个行业不会变差甚至消失。

比如中概互联网,我相信,未来五年甚至十年互联网依旧是人们或企业离不开的,互联网产品也依旧是跟我们工作、生活、娱乐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即使出现新需求,有新产品新机会出现,过去已经被证明了的这些好企业也往往能更大概率抓住这些新的互联网机会(比如腾讯抓住微信,阿里抓住云)

至于反垄断的政策影响,这个无论是国内外都不是第一次打击,苹果、FB等这么牛的企业,在全球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反垄断打击。相较而言,国内政策还是比较呵护国内企业的,只是这两年反垄断才提的比较多。

并且,这个政策首先不会影响市场需求,只是对企业供给端有影响(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那么有些即使市场有需求的产品,某些企业也不一定能做了),但这种压制我想也是暂时的,并且需求没有被禁止的话,A企业不能做,B企业做,这个行业还是会向前发展。

这里可能有人要提政策对教育的影响。我认为G对互联网的政策,跟对教育的双减政策,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双减政策是规定k12这个业务必须为非营利了,企业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开展业务了,这是完全定性为不能做了(做了就非法),处罚上也是对应到刑事和非法经营了;而对互联网是规范,涉及的处罚也是行政处罚和罚款。

声明:以上是本人对互联网行业不成熟的看法,有严重的屁股决定脑袋之嫌,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同样的,还有医药和消费,这两个行业也是公认的好行业,也是经历过也正经历着很多波折,你们可以同样分析一下,从长期来看,对需求和供给(产品端)分别有什么影响。

所有企业都有周期性,只是周期的大小和长短有不同,周期的本质无非就是需求或供给,或者二者的满足关系发生了波动,引起的周期波动。


2,投资期限要足够长,至少以年为单位来看。低估值策略非常考验人性,除了排出众难,敢于重仓,越跌越买外。其中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需要耐心等待。你要能等到足够低估才出手;同时买入之后,你要有足够耐心,等到价值回归的那一刻,这个时间可能是一年或三年。后面这个等待可能更难熬。

因为企业的业绩不是一天能做出来的,趋势和偏见短期也不会很快改变。股价慢慢走出来,需要甚至多年不断的业绩来证明。幸好股市里有个恒古不变的真题就是:涨多了就会跌,跌多了就会涨,就好比文章的开头两波趋势,像商量好了一样,从同一天,分道扬镳,走向完全不一样的路。背后更多是因为前期涨多了或跌多了,β的影响。

另外,投资期限决定着你的买卖行为。一直有很多基友有困惑,认为这些股已经这么便宜了,为什么还有人不惜亏损也要卖出,他们不是傻吗?“互道SB”不是因为两边的人不理解估值,而是他们有不同投资期限决定的。一个只准备拿三天的人,卖出股票,给一个准备拿三年的人,他们双方都没有错。因为前者认为股票三天内大概率会下跌,后者认为三年内大概率会赚钱。


3,适当分散,不加杠杆。熟悉马哥的应该知道,我经常把投资比作“种田”,买入不同风格和方向的股票或基金,就好比播种不同周期的种子,有些马上进入收获期,有些还需要等待生根发芽。这样每个时期都是收获的季节。不仅可以降低风险,还能保持投资过程的愉悦性。

分散的另一个好处是,你可以抵制加杠杆的诱惑。持仓里大部分时间都有较为成熟的果实(子弹)可供采摘,你可以随时用这些子弹去补仓,定投。而不用铤而走险去负债投资。

因为分散了风险,并且可以有源源不断的“内部子弹”供应,那么你就可以稍微安心满仓运行。这样就可以弥补:有人认为的分散持仓可能降低整体收益率,这个不足。马哥的整体仓位一直很满,不怎么择时,敢于一直满仓运行的背后,就是分散的原因。

目前马哥持有30%中概互联网,10%医药,50%基建地产银行保险,以及一些优秀基金经理的主动基金(具体仓位情况可以看上一篇推送)

——

最后,还是给大家做一下心理按摩。现在鬼故事确实很多,但是这个持续下跌有多少是情绪导致,有多少是基本面和逻辑的变化?我想你可以思考一下,寻找自己的答案。

从2021年2月18日以来,至少有一个证据,企业的基本面不会这么多都商量好在某一天变坏,如果是变坏也不会整个行业里无论什么企业都无差别变坏,即使个别行业变坏,也不会说多个行业这么多白马股同时变坏吧。无非就是涨多了下跌,如果准备持有三年,那现在就是越跌越买的最佳时机。

建议金字塔式定投,拉开间距,比如每下跌10%,投资双倍份额。降低成本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医疗ETF(SH512170)$ $腾讯控股(00700)$

文/马哥价值投基

2022年3月6日凌晨

全部讨论

2022-03-06 06:19

A股本质是一个强趋势的市场,大部分人其实赚的是趋势的钱。
马哥翻译一下,就是赚的估值的钱,行业内叫β的钱。
作者:马哥价值投基

2022-03-06 04:54

文章很棒,👍,说透了普通人投资基金赚钱的基本模式。然而在这种波动极大的市场中,没有人愿意慢慢赚钱,都在琢磨着怎么更好的赚差价,做波段,偏离了投资主旨,因此投资中的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或做不好成为常态。

2022-03-09 14:20

马哥,你说每下跌10%,投资双倍。这个10%是第一次投资成本的10%吗,还是总成本的10%?如果是后者似乎太密了

2022-03-07 21:37

加倍定投是指上次定投数额的倍数还是持仓数量的倍数?

2022-03-06 22:55

看了很有共鸣,作者写出了我的心声。

2022-03-06 07:58

为啥不买短期能赚钱的煤炭石油,反而买互联,医药,抄在半山腰

2022-03-06 01:28

说透了一半,a股就是强趋势,但底部不是,中概不在a股,很多人买不到才买eft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