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 5%的熔断触发阈值设置的太低了!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3回复:10喜欢:18
沪深300指数(代码399300)跌5%,整个市场暂停15分钟,沪深300指数跌7%,当天停止交易。

这个交易规则是从美国股市那里学来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市场剧烈震荡,但因为几个参数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整件事情完全变味了。接下来就告诉你到底是哪里不对,放心,我会讲的很通俗,保证你智商启用省电模式也看得懂。
美国的熔断看的是标普500指数,分3档,
跌7%的时候暂停15分钟;
跌13%再暂停15分钟;
跌20%就当天停止交易
附带说明一下,美国股市没有涨跌停。
和美股相比,我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我们 5%的触发阈值设置的太低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触发5%的熔断点,几乎百分之百会触及7%的熔断点,所以本文的重点关注于第一熔断点沪深300指数的5%和标普500指数的7%。
沪深300指数我们先看自己家的数据,沪深300指数自2005年以来共交易2675天,分布情况如下,阴影部分是不会被熔断的,看起来似乎还不错,不发生熔断概率似乎比较高了,数据统计在98%左右。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但是当我们把全部历史拉出来,再画一个分界线的图,就可以发现,时不时就会触及5%的熔断点,2005年以来不论是牛市熊市还是猴市,都有一定的记录触及或者接近熔断点。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标普500指数再看看别人家的数据,标普500指数自1927年以来共交易22201天,分布情况如下,同理,阴影部分是不会被熔断的,这个占比相较沪深300指数要高很多,数据统计这个概率在99.8%左右。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再把全部历史拉出来,继续画出熔断分界线,可以发现,除了最早期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时候我们还在干啥呢,哦,新中国还没有成立,之后几乎就没有触及过熔断点。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中美指数对比回溯全历史,以收盘涨跌幅计算(时间紧急,为了让大家尽快的看到这批数据,就忽略盘中可能触及的一些情况了),沪深300触及熔断点的次数达到66次,占全部交易日2675天的2.47%;标普500指数触及熔断点的次数达到50次,占全部交易日22201天的0.23%。可以发现,我们交易日期总数比美国少,触及次数却比美国多,占比更是达到了美国标普的十倍以上!
推出熔断机制,本意是为了平抑股价的波动,减少投资者的损失,但是推出之后发生了什么,我国在2016年1月推出的熔断机制,交易4日,已经有2日触及熔断点,占比达到50%;美国在1988年10月推出的熔断机制,交易6934次仅有7次触及熔断点,占比0.1%。又有发现,美国的熔断机制推出降低了波动,我们似乎是增加了!(当然我们的数据样本目前还很少)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再看历史图形对比,虽然我们的股市历史比美国短很多,但是2005年沪深300指数推出之后,波动性就完胜标普500指数,但是请注意,波动性更大的我们,熔断点可不是更宽的两条,而是更窄的两条,我们 5%的触发阈值似乎设置的太低了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关注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的官方微信,就能获得1个月的使用期限。(仅限新用户哟)
$四方达(SZ300179)$ $渤海股份(SZ000605)$ $三垒股份(SZ002621)$ $新钢股份(SH600782)$ $伟明环保(SH603568)$ $海达股份(SZ300320)$ $维力医疗(SH603309)$ 

全部讨论

2016-01-09 07:26

证券会肖刚把懂业务会管理的人都弄下去了,而他可以说狗屁不懂,他没有想7%意为着什么,如果大盘跌7%,去掉停盘和st 股,个股近乎跌停了,而我们股票交易本身就设置了±10%,那么再设置熔断7%有何意义。感觉新一届领导王书记OK,其他现在看不到效益。

2016-01-07 19:29

拍脑袋的后果。

2016-01-07 19:17

2016-01-07 18:39

我国在2016年1月推出的熔断机制,交易4日,已经有2日触及熔断点,占比达到50%;美国在1988年10月推出的熔断机制,交易6934次仅有7次触及熔断点,占比0.1%。又有发现,美国的熔断机制推出降低了波动,我们似乎是增加了!

2016-01-07 18:31

就是这个意思!没事,往大改改!

2016-01-07 18:29

我想问得是,ZJH那帮脑 残决策的时候连这些数据都没有调研过?!就是拍着脑袋决策的?!

2016-01-07 17:55

这个分析请交某会主席

2016-01-07 17:55

分析的对

2016-01-07 17:50

感谢领导拍脑袋的决定,中国经济一直在为这种领导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