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7喜欢:0
首先感谢楼主分享!
关于乐歌股份造船进军集运,昨天打了好久的草稿丢了,今天打算还是发出来探讨探讨。文中提到集装箱船大型化趋势客观上加剧了大型港口的拥堵,那位于中枢位置的小型港口就不堵了吗?不然做过调研的乐歌为何会决定跑快船?如果不堵,影响还挺大的。这是个疑问一。

一种可能:乐歌定是认为有利可图!下足了功夫做可行性分析,要进场分一杯羹。另一种可能:乐歌是短视者,属于周期顶峰进场,注定被淘汰吸收。我认为大概率是前者,但乐歌给我的感觉就像在巨头的狭缝中生存。

集运行业景气持续已经一年多了,目前收到关于场外玩家进场的消息却只有阿里和乐歌,可见行业壁垒之高!严格意义上阿里还不算是,因为只运自己的货,而且阿里的船完全无法泊港的新闻至今记忆犹新。疑问二:场外进场玩家只有乐歌和阿里吗?有了解这方面数据的球友可以分享下吗?如果有场外巨头进场估计海控这会人尽皆知吧?所以新增玩家占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一个观点:虽然现在供应链瓶颈在于港口基建、陆上运输等,但这些短板完善后确实要考虑运力是否供大于求。场外新进场玩家运力可以忽略不计的大前提下,决定供应仅看场内新增即可;我完全不认为刚熬过寒冬过上好日子的场内玩家会再度大幅提高运力打价格战。

不想说的过于冗杂,不考虑宏观经济,不考虑雪球球友已经深入探讨过的新增造船订单与未来拆船、维护、环保要求的关系。仅对同样中枢位置小型港口是否堵港和新增场外玩家探讨,真理越辩越明,机构看不上海控,小散户把海控当宝贝,散户真的只有被收割的份吗?$中远海控(SH601919)$
查看图片
引用:
2022-01-30 23:28
$乐歌股份(SZ300729)$ 本次线上会议交流的主要问题如下:
1、此次造船在战略层面的考虑? 答:造船在战略层面是反复研究,谋划很久的,不是一时冲动。萌芽是 2011 年乐歌开始做电商,2013 年开始有自己的海外仓,2018 年有 3 个海外仓, 到现在有 17 个海外仓。公司从 2020 年开始就在研究电商未...

全部讨论

2022-02-01 17:34

24年才下水,天啊,现在才22年啊,

2022-02-01 17:54

这个行业门槛不低 可谓十年磨一剑 没有足够的资源 谁敢下水 阿狸的资源不可谓不足 广告宣传  有专属泊位 照样被晾了几个月 搞的灰头土脸 ...

这个行业以前货代是庄家 集运是打工仔 现在集运不搞价格战  质量上下功夫 从“港到港”到“端到端”是质的提升 头部都在发力  中远集运和东方海外的快船专线也会越来越多  ...$中远海控(SH601919)$

2022-02-01 15:25

乐歌一半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