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结合这两天睡前在听樊登讲亲子的书,说说自己的看法。评论里有人说要先 生存再快乐的问题,这也是一种事实,但我觉得还是以非黑即白的视角来看待了这个问题。
生存教育也不一定非得虎妈式教育,虽然芒格曾推崇过虎妈教育,但我认为他是认为在普遍快乐教育的美国,可以借鉴下虎妈教育中好的点,而非照搬照抄。
生存教育结合视频中的方法,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或者说孩子内心会不会更加健康,不会存在当前各种各样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会不会真的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都是有可能的。
生存教育和快乐教育,不是二选一。我非常欣赏朱哥的一点是他的反思习惯和辩证思维,比如之前的庞众望例子,现在的这个视频等等,总能找角度看到好的地方,看是否能学习过来提升自己。庞众望有很多人说是幸存者偏差,其实是不是有什么所谓呢,假如事实就是幸存者偏差,那如果我们依然从这个例子中反思到了,提升到了,庞众望到底是不是幸存者偏差,还有争论的意义吗。
我的原生家庭很幸福,有时候不太能理解差的原生家庭给一个人能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看到现在很多成年人心态的问题,最后都要归结于原生家庭;而且这类人还很多很多,我觉得孩子教育方面还是要多学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教育方式,上一辈的普遍的教育方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代人心态不健康的局面,那为什么快乐教育中好的点不能为我们所用呢。
引用:
2023-12-06 19:16
原帖已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