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感悟总结(行业认识和量化思维)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1喜欢:21

一、行业认识

行业天然有好坏之分,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应该谓之好行业,之所以不说“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谓之好行业”,是因为大家对好行业的认识不同。从行业的周期划分,主要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有的人偏爱投资价值股,而有的人更擅长投资成长股,代表人物主要有老巴和彼得·林奇。

1.需求稳定,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而非纸面财富,净利润有现金流支撑),和宏观经济敏感度小,比如酱油等必需消费品以及一些医药股。此外,必需消费行业生命周期非常长,成长和成熟期很长,很难进入衰退期,例如巴菲特投资的可口可乐宝洁。以投资成长股著称的彼得林奇也热衷投资消费股。这里主要指的是必需消费,因为可选消费,例如汽车等通常具有周期性。

2.有很深的护城河,一般来说,行业经历一轮激烈竞争后,往往具备一定的护城河(体现在是品牌效应、成本优势还是规模优势。)。此外,要具有持续稳定的净资产收益率。因为长期来看,投资的年化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高度吻合。参考指标:毛利率。毛利率高的企业往往有较深的护城河,或垄断,或品牌附加值高,例如茅台,毛利率达90%以上。

3.再投资需求小。这个用下图来说明。比如这样的公司就好像是个无底洞,利润的维持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更新设备,更新生产线,这样的企业现金流表往往很难看。

BTW:从K线角度,切换到周线或者月线,这样的公司往往呈稳定上扬的态势,而不像周期股那样,跟个心电图似的。

二、用量化的思维去思考。

之前在看查理芒格语录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两句话,一是“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第二句是:用量化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例如,我们要选择靠谱的管理层。那么如何通过量化的思维来理解“管理层靠谱”呢?主要有以下指标值得参考:

1. 持续稳定的分红。一个常年持续稳定分红的公司,如果不是控股权高度集中到几个大股东或高管手里,那么大概率它不是一个主要以圈钱为目的的公司。

2. 聚焦主业。一个频繁并购的管理层,很难被认定为聚焦主业。其次,主业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

3. 非忽悠式的增持。如果仅仅是嘴炮增持,迷你增持,或者大股东自己不增持,却怂恿员工增持的方式,大多都是在玩套路。大股东或高管真金白银大比例持续增持的行为就是对公司最大的自信。那种讲完故事就减持(例如有些公司利用高送转的利好消息或利用重组等利好消息,刺激后,立马减持。甚至枉称中国5个男人中就有一个ED,股价大涨后立马减持),这样的公司,很难让人信服。

4. 回购并注销。同样,如果是迷你回购,或者说回购不高于10亿,结果回购个1KW,这种逗你回购方式,这样的管理层势必不可信。

5. 保守实在的财务处理方式。主要涉及到应收账款的计提方式,存货跌价准备的处理方式,固定资产折旧方式,非经常性损益的处理方式(有的政府明明是偶尔性的,却非归入非经常性损益)、商誉的处理方式,研发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处理方式等。

三、关于指标的一些思考。

1.高股息率。个人最看重的高股息率指标,高股息率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复合指标。首先它是一个价值指标。高股息率的公司往往估值不高,其次,它同时又是一个质量指标。持续稳定分红可以天然过滤掉很多以圈钱为目的的公司。

2.ROE。此项指标至少想到三个层次:1,持续稳定性(其他指标也是,一年两年说明不了问题),2,最好利用扣非ROE,非经常性损益不具有可持续性。3.高杠杆的公司要打折,roe没有考虑到杠杆经营。

$红利ETF(SH510880)$ $深证红利(SZ399324)$ $红利基金(SH501029)$ 

全部讨论

2019-07-19 10:32

总结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