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进入长线建仓区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10

$隆基绿能(SH601012)$ $TCL中环(SZ002129)$

隆基绿能从基本面看有几个优势:

1 长期主义下对资产和技术利用的效率约束;

2 利润积累下的低杠杆和高现金储备运营;

3 研发基因和体量大带来的高研发投入。

4 一体化的品牌效应。

光伏是重资产行业,同时也是科技行业。这意味着资产重而且随着科技进步设备更新换代也快。从纯粹投资角度看这不是好的行业。但凡事有两面性。因为资产重且更新快,跨周期的长期来看产能过剩不像表面那么严重。因为随着科技进步设备更新,老产能会迅速失效。所以这个行业就是用一个个短周期不断把过剩产能打掉。而象白酒这类利润丰厚,却无论是资产还是产品都不容易过时或过期的行业,最终必定积累惊人的过剩,形成非常巨大而漫长的周期。光伏行业要投资基于长期主义理念,可以跨越周期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必然对资产利用的效率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在这个前提下,公司不会无限追求产能更新,资产必须物尽其用,也就降低了杠杆的使用;在研发上必须有持续和前瞻性,基于技术的节奏进行资产换代。隆基正是这个行业里唯一符合这个行为模式的公司。

在《“新产业规划与引导“发展模式的弊端与修正》这篇文章里我谈到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一些弊端,当下正在融资市场得到纠正。新一轮供给侧改革正在进行中,首当其冲是对证券市场的再融资大力刹车。过去随便融到钱的现在则一下变得困难了。光伏行业在23年所有的公司都预见到新一轮产能升级大战即将到来,都纷纷颁布了融资计划。但是随着新的证监会主席上任,融资忽然收紧,整个光伏都拿不到融资,剩下变成比拼内劲。杠杆最低,手握现金最多的隆基,23年下半年开始的产能升级却如期展开。

隆基产能升级的三个关键步骤均已显现:

1、宣布BC技术路线

2023年9月5日在半年报业绩会上宣布all in BC技术路线,当时隆基董事长钟宝申表示,BC电池将会是未来5-6年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未来隆基的大量产品都会走向BC技术路线;

2、 宣布泰瑞硅片

2024年3月28日,隆基正式向全球市场推出了名为“泰睿”的全新硅片,并宣布完成大量研发和系统专利布局,做好了全面生产的准备。据隆基绿能方工作人员介绍,隆基硅片本次发布的硅片新品电阻率集中在2倍以内。对比市场上其他产品主要优势在于:1.产品集中度高,制成电池后高效电池分档更集中;2.采用新工艺降低了氧和其他杂质含量,单晶生长缺陷更少,提升了电池效率;3.采用新的工艺,提升了硅片机械性能,从而提升电池和组件生产过程中良品率,降低潜在隐裂风险,提升可靠性。据悉,该硅片新品计划将于今年4月开启匹配验证,联合光伏电池企业工艺优化,预计9月开始批量导入。(泰睿的优势是质优价廉。从与协鑫,通威签署的采购合同里颗粒硅/高纯硅数量比例看,由于低价的颗粒硅比例上升,泰睿的成本一定是下降的。)

3、与协鑫和通威签署硅料采购大单

2024年4月3日协鑫科技(03800.HK)自愿披露的一份采购合同引起市场热议。隆基绿能(601012.SH)拟向协鑫科技采购42.5万吨颗粒硅,价格随行就市,目前估值约221亿元。这也是今年以来光伏业内首笔超200亿元采购订单。

5月10日晚间,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6家子公司近日与隆基绿能及其9家子公司签署高纯晶硅产品销售合同,约定2024年至2026年期间,隆基绿能及其子公司合计采购不少于86.24万吨高纯晶硅产品,采购价格按月协商确定,合同交易总额以最终成交金额为准。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近一期(2024年5月8日)公布的国内N型料成交均价4.53万元/吨的价格测算,本次合同预计总金额约为391亿元(含税)。

4、 宣布基于BC技术平台的HPBC 2.0版本产品Hi-MO 9

2024年5月7日,隆基绿能在西班牙马德里重磅发布了晶硅电池效率新纪录与全新一代超高价值组件产品Hi-MO 9。Hi-MO 9所搭载的HPBC 2.0技术基于BC技术平台,使用了隆基自有的高品质泰睿硅片,结合隆基创新自研的复合钝化技术,对电池的光线吸收、光电转化和电流传输能力进行了大幅度的优化升级,拥有更高发电能力、更低BOS成本和更高可靠性等核心优势,最高功率660W,转换效率高达24.43%,在新一代高效发电技术的赋能加持下,Hi-MO 9组件全生命周期的发电效能和可靠性表现全面“起飞”。

这三个关键分别是:硅片技术升级——电池BC技术达到性能领先、量产技术成熟和良率达标——硅料以合适价格锁量。

这里要指出,隆基在2022年11月2日就发布了基于HPBC电池技术的全新组件Hi-MO 6,量产最高效率可达22.8%。但是一年多都没看到量产。在这一年多里投资者也反复讨论隆基的BC技术路线可能性,直到Hi-MO 9发布后在隆基的技术解析会上钟宝申透露“我们在HPBC上确实付出了巨大的学习成本。刚才我们介绍了HPBC,我们研发了7年,我们投了十几个亿的研发经费,我们有1000多人先后参与系统的这种研发工作。但这不是全部。在这个量产的过程中,HPBC一代我们其实付出了更大的代价,这个代价远远高于我们的研发的一些费用。但是呢,好在今天,我们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所以我相信,接下来我们在BC技术路线上会走得越来越顺畅”,这时整个事情内因才清晰:Hi-MO 6的HPBC电池技术不但优势不足(相对主流的TOPCON),而且量产上遇到了麻烦。直到解决这些问题进化到第二代HPBC技术的Hi-MO 9隆基才正式开始大规模投入生产。对于Hi-MO 9钟宝申是这么表述的“它不是基于一代的持续精进、不是一些小的创新,而是它有了一些大的结构上的变化,同时性能上有了大幅度提升。所以我们把它命名为HPBC二代。。。。我觉得这一代产品,应该是晶硅技术路线上很难被超越的一代产品。当然今后我们基于二代还会不断地精进、改善、提升,这是持续的;但是大幅度的以这样一种相对效率5%这样的幅度来提升的机会,我认为几乎没有了”。

回过头看,隆基股价跌跌不休不仅仅是行业竞争,也和它本身的竞争优势息息相关。虽然2022年底宣布了HPBC电池技术,但是投资者看不到其优势也看不到隆基量产,就不会真正把它当利好。而一旦技术优势确立的信号发出,股价就真正止跌见底。

技术路线之争

目前整个光伏公认的竞争点在电池片技术。电池片的迭代路线大概如下:BSF——PERC——HJT——钙钛矿?。BSF——PERC都是纯硅片电池,HJT(异质结电池)是利用晶体硅基板和非晶硅薄膜制成的混合型太阳能电池,到钙钛矿则是完全非硅电池。硅片的优点是耐久(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类似玻璃的高温烧结制品),非硅转化效率虽高但是耐久性是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从PERC——HJT是从纯硅片电池向复合电池的迈进,谁先量产谁就承担最多的降本重任,因此PERC生命周期末端厂商并没有直接上HJT而是分成了两个阵营:大部分选择TOPCON路线;隆基和爱旭选择BC路线。无论TOPCON还是BC还是纯硅片电池。TOPCON路线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1 可以从原有的PERC设备升级而获得一定的光电转化效率提升;2 最关键的是设备商掌握了升级设备的技术,光伏厂商更容易完成换代。但缺点也很明显:1 光电转化效率提升有限,业界也几乎公认是过渡技术;2 设备商掌握了升级设备的技术就会导致整个产业的同质化竞争。二者结合看,如果有更优的技术在较短时间内击败和取代效率提升不明显的TOPCON,那么TOPCON的固定投资很可能收不回。现在随着隆基Hi-MO 9的发布,这个不幸很可能将成为事实——因为隆基以外的头部厂商都启动了TOPCON产线升级。BC本质是一种叠加技术,可以应用在PERC上,也可以应用在HJT时代。上面说了基于长期主义,资产必须物尽其用,技术亦然。隆基用BC技术发展出来HPBC,未来这些技术积累可以用于HJT,因为HJT技术形态也是一种叠加。但是BC的工艺复杂。光伏是重制造业,工序必须简化提升良率,工艺与用料必须控制成本。隆基从最初摸索BC工艺到HPBC二代落地长达7年之久。这种复杂性劝阻了大部分厂商。隆基按照第一性原理坚持做正确但是困难的事,现在又一次到了收获期。

一体化和专业化之争

光伏产业到底应该往专业化还是一体化发展呢?时至今日市场已经给出答案:一体化。当下隆基,晶科,通威都走向了一体化,专业化方面只有中环(硅片),大全(硅料)等,力量远不如一体化。

为什么是一体化?我想了一下大概这几个原因:

1 产业链条短。光伏产业就四个环节: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巨头有能力覆盖,发展到最后自然就是一体化。以隆基为例,硅片和电池片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优势,2015年开始进入组件,建立自己的渠道和品牌。四大环节只有硅料是通过投资和战略合作参与。

2 技术代际差距不大,技术红利颠覆性不强,品牌溢价将成为重要利润来源。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目前来看很难拉开距离。当技术代际进入平稳发展期,技术红利微薄后,品牌溢价将成为主要利润来源。品牌的溢价来自:质量的可靠性,技术的适应性(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服务的响应性,产品调性(美感,易用性等),渠道可达性等等。一体化的目的是建立品牌,赚取品牌溢价。当技术进步钝化时,公司就可以通过经营管理的加强来赚取品牌溢价,这个利润可以维持公司的研发,直到下一轮技术的突破。光伏的质保期就有20-25年,而目前光伏行业的规模生产还没超过一个质保期,一时间哪个厂家的产品好还不好分辨。对于这样的耐用品,内在的质量需要长期应用来检验。如果光伏厂商完成一体化,除了原有的技术进步,同时可以发挥经营管理的能力,最终用自己的品牌获得溢价。

2024年中这个时点的隆基,是技术代际更替+一体化初步形成,是不同于历史上的隆基。隆基崛起于押注单晶硅。单晶硅VS多晶硅,技术红利足够大,支撑了隆基从百亿向千亿的迈进。2024年往后的隆基,BC技术的技术红利可能要逊色于单晶对多晶的跃升。但是一体化和品牌化则有力弥补了技术红利的不足。2024年往后,隆基身上或许开始有格力苹果的影子。

至于季度乃至半年业绩,有很多时候反映的不是基本能力。比如,23年组件抢单赌硅料硅片大幅下降的企业现在业绩都还不错,而没有大胆抢单的现在业绩就比较差。为什么叫赌,因为签下的单是几个月后才交付的,如果后续上游不降,低价抢到的单就是亏的。这种价格大幅波动时的经营,就跟炒股一样存在一定赌博行为。然而,这些和企业的根本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

当下,正是硅料和硅片崩溃式下跌之时,库存尚高,光伏全行业面临亏损。任何一个光伏股随时可能创新低。敬告诸君抄底需耐心。

全部讨论

05-17 22:35

以前的落后产能,减值出清完没,新技术量产什么时候量产

05-17 16:15

风物长宜放眼量,长坡厚雪久为功。横批:快来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