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喜欢:5
#同仁堂科技#
2013-2015年。
2013年,同仁堂科技配售H股,融资约11.69亿,H股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从44.55%提升到49.09%,而同仁堂股份持股比例由51.02%降到46.85%。融资的目的,科技说是补充营运资金。
这一年,为了更好控制唐山保健品公司,同仁堂科技从同仁堂国药手中购买唐山公司59%股权,控制唐山公司。
为了增加流动性,同仁堂科技用公积金转赠股本,一转一,股本放大一倍。这相当于放低了够买门槛。按照以前的半价就能买一股了。有的人可能不明白,但是拿茅台举例,现在买一手18万,但一转一后,9万就能买了,这样能买的人就多了。
为扩大产品类别,扩大业务范围,从同仁堂集团手中收购同仁堂子公司的兴安盟公司51%股权。兴安盟是做中药材种植和贸易的。财报上看,这是同仁堂科技的第一家中药材的种植公司,其余的都是中药材的贸易和加工公司。同仁堂科技相当于把上游的中药材产业链,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全产业链打通了。
这一年,同仁堂科技应收账款大幅增加60.58%,而营收仅增加19.34%。不好的征兆。
做护肤品的麦尔海公司高速增长。
————
2014年,同仁堂科技收购同仁堂国药剩余的9%的唐山公司股权,至此,同仁堂科技持有唐山公司74%股权,国药不再持有唐山公司股权。唐山公司主做阿胶系列。
这一年,唐山公司的营收约6千万,净利润约5.45百万。净利率不到10%,和同年的东阿阿胶的净利率32.23%,有较大差距。
同仁堂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同仁堂国药以7.1千万港币计价,通过发配股份的方式购买大宏贸易(在香港从事中医药产品的分销)51%股权。扩张在港的商业业务。这家公司13年和14年的利润差距太大,按照13年计算买的非常贵,按照14年计算比正常价贵一点。但14年营收和利润的比例严重不符合商业公司的净利率。
麦尔海公司这一年营收1亿,净利润1.253千万,净利润增长+23.82%。
同仁堂国药净利润2.335亿元,持股38.05%,为同仁堂科技的净利润贡献19%。
同仁堂科技前些年在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医药产业基地购置土地10.87万平方米,建设大兴基地,预计投资10.88亿,作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等多剂型中药产品生产与科研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已投了1.7982亿。要扩张自己的生产能力以及建设研发中心,看财报,此时科技应该还没有自己的研发中心,研发业务委托一家研发公司在做,这家公司的控制人是同仁堂集团。如果研发中心创建完毕,同仁堂科技的业务就更加完善了。
前些年在安徽亳州购买工业用地5.5万平方米,建设中药材前处理及物流基地,预计投入1.85亿。已投9.159千万,为了提高产能和完善供应链。
————
2015年,同仁堂科技设立合资公司,从事麝香生产,同仁堂股份占31%,科技占29%,两个自然人分别占20%。同仁堂控制同仁堂科技,而两者共控制合资公司的60%,所以同仁堂股份实际控制这家公司。
同仁堂科技收购同仁堂集团的第二中医医院100%股权,1350万,扩大经营范围。同仁堂科技继续扩充产业链,向下游的终端医院扩张。同仁堂科技相当于上游中药材产业链全打通,下游的零售药店有,医院也有。又在建设研发中心。整条医药的产业链全部打通。
这一年,同仁堂科技的子公司:
同仁堂国药:净利润增长29.13%,贡献约20%的净利润;
唐山公司:营收1.62亿,增长170.22%,净利润3.795千万,增加596%。阿胶业务高速增长。同期的东阿阿胶营收增长30%+,体量大,所以30%也算高速增长,说明是阿胶行业景气带来的。而同年的同仁堂股份的年报,也开始把阿胶列为五大产品之一。净利率23.4%,比去年提升了十几个点,这一年,东阿阿胶净利率小幅下降到30%,因为销售费用增长高于营收,竞争激烈导致的。所以唐山公司和东阿阿胶的净利率差距缩小许多。而同仁堂科技对唐山公司的持股比例74%,按照权益计算的净利润为2.8千万,利润贡献占比约5.1%。
麦尔海公司:营收1.28亿,+19.99%,净利润1.5千万,+20.03%
兴安盟:营收4.632千万。+60.17%,净利润1.691万,+348.49%。
南三环中路药店:营收9.8千万。+4.27%,净利润5.96万,+17.52%。
六家原材料生产附属公司:营收1.287亿,+1.15%,利润1千万,+23.3%。
麦尔海推出牙膏和漱口水等口腔护理产品。
兴安盟生产销售足道、茶饮、膏贴系列。
可以看到,这一年,护肤品、保健品、国药、中药材种植子公司都高速增长。但贡献的利润都不多,只有国药和唐山公司贡献的多一些。70%左右还是靠同仁堂科技自己的药品赚钱。
这一年,北京的大兴基地由于中药提取被北京列为禁止新增产业,于是原计划的提取和液体制剂生产变更为蜜丸生产车间,预计投资从10.88亿变更为7.95亿。
为了继续建设提取和液体制剂车间,同仁堂科技在唐山玉田县设立附属公司,从唐山玉田购置11.81万平方米土地建设车间,已投入3.265千万。
3800万控股同仁堂成都公司,从事天然植物提取和原料药生产。
唐山公司扩产,提升阿胶系列供应能力。
此时的研发交给同仁堂集团的子公司北京中研同仁堂医药来做,年内完成一款新药的临床前研究,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老产品的二次研究也在进行中。大兴基地建设好,可能转为自己研发。
#中药# #同仁堂#

全部讨论

2023-11-30 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