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场为例说说我们真正懂自己的能力圈吗?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主要是想说一些商业逻辑,不会是一篇讲上海机场的专业文章,不会有大量的财务报表。也不是科普性的文章。文章主要目的是对一些公司深度思考。看看自己的认知盲点。上海机场我关注的时候应该是2020年以后的事了,我也是在看雪球的文章时,才关注到的。当时看这家公司时看到有的投资者已经打算把这家公司当成养老股了,当时怎么看上海机场都觉得它是一个几乎完美的公司。先说说它的优点吧第一,从机场商业模式看,是一个典型的收租股。主要对飞机的起落收费。然后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把一些航站楼出租带来出租收益。这是机场主要的盈利模式,如果上海机场也是这样的我想市场不会给他30倍市盈率。4到5倍的市净率。看看它的同行白云机场也就是20倍市盈率一下我看到从2010年到2019年的市盈率在不到10倍到50倍上下波动之所以会到50倍左右只是白云机场盈利比较的差,并不是常态,正常我想也就是10到20左右。市净率也在1到3倍之间,其实最好也就是2.4倍。其实上海机场大部分时间比较贵主要是免税业务比重比较大,一直占比超过50%。这应该是市场给好估值的原因之一。第二是上海机场的地理位置比较的特殊,一个是地处上海,另外周边的两个经济大省,单说这个体量可以媲美任何一个西欧国家的经济体量了。再者它的国际航线占比很大。它处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起点。可以说上海机场服务的客户经济基础比较好,购买力比较高,这也是中免不会放弃的的市场。第三就是和中免签订的7年410亿的合同,当然我们知道在2021年这个合同作废了,这也导致上海机场中短期逻辑没有了。前面这几点应该是上海机场的优势吧,这也是我当时看多上机的原因,其实之前我对上机了解的并不深入,以上三点也是自己在雪球看到的对上机买点的主要的观点,我看了几乎所有的关于上机的文章,主要的说上机的优点的也是这些。一下是我买入上机的记录

这是我第一次买入上机的股票,是在疫情发生后出现了一次买点,我应该买入的成本是在59的样子,我们看到在20年4月底57左右到9月的78左右,大概反弹了近40%左右。不过自己在持有了几个交易日就走了,然后买入了白云机场,也大概赚到了20%左右。当时觉得白云机场股价比较便宜,对于没有长拿上机,对于这点我想说还是对于投资标的研究的不深入,当出现买点时,自己也没有把握。说说我买上机的逻辑我去买上机的原因是在之前我说的三点优势,当出现买入价格时,自己觉得是机会,起码价格便宜了。这种机会如果去深入研究的话可能我不会买了,这种盈利有运气的成分。其实这波上涨我想有疫苗开始走积极的信号了,国外的疫情还没系统性的爆发。这也是这波反弹的逻辑。其实第一次买入上机并没有挣钱我感觉还是自己对于上机研究的不是很深入,认知只是停留在市场的普遍的认知左右。导致自己不好下注。看看我的第二次下注

这次买入是上次在20年11月份,是在上次高点下跌到61附近是自己买入的到12月初时反弹到81多,我算了一下大概十几个交易日涨了30%,这次上涨好像又是疫苗的原因。这次买入的逻辑,由于错失了第一次的反弹,这次调整到上次的低点感觉是机会就买了,没想到效果还挺好。可是这次我还觉得不是我的逻辑是对的,而是再者之前上机的商业逻辑没有坏,所以只要低点出来都可以抄底。我卖出的逻辑主要是短期长得太高,而疫情并没有看到有效的控制。所以自己就获利了结了。可以看到上两次买入之所以可以不错,甚至可以盈利,就是上机和中免签订的合同逻辑还在,疫情控制不好我还有保底合同。这也是上两次可以做的原因,这是后来我的认知,在20年11月我都没有这种认知。通过这两次我的反思是任何一个困境反转的标的可以抄底的逻辑一定是大概率要变好,或者是它的底层逻辑没有变坏。看看我买的第三次

我就在上海机场来了个补签协议,买入的,好像是在第一个跌停板买的,我在想上机这样的大白马你跌停,那我先买一手试试,结果可想而知自己损失了不到30%。虽然赔了不多,但启发意义很大,就像我提到的你的底层逻辑坏了,任何抄底都是错的。其实在我犯错之后我也曾想过补仓,后来自己放弃了,原因有一下几点,第一我们买上机就看你免税业务的,我看到,海南免税的崛起直接让中免盈利了,再者我看到各地也开始有市内免税了,比如王府井和深圳。竞争格局变得激烈了,这是减分项。不是上机占有主动权了。第二我们看到国外疫情一直没有有效控制,而上机国际航线占比很大,所以看上机逻辑一直在变化。这个需要我们动态跟踪。这也教会我买入大白马不可能一劳永逸,也需要动态的跟踪,看他底层逻辑,看它竞争结构,商业护城河还好吗?第三就是补签协议导致的投资逻辑的变化。其实后来犯错就在于对于这几点的认知不够。其实上机我看了差不多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同过雪球看到了大部分信息,觉得自己很了解上机,其实我的认知也就是普通人的认知水平。只是自己喜欢投机而已。其实自己对于公司的认知如果不是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只是通过公开渠道了结的知识很难有超额认知水平,但也不是说我们就不可以有超额收益。通过第二次的操作是我知道我们对于公司没必要也不可能100%的认知,我只要知道你公司和核心优点是什么,有哪些缺陷,公司会变好还是会更差。有一个概率分布就可以了。其实我想说的是能力圈这个东西确实对投资有很大帮助,起码对于公司的优势和劣势有一个相对的把握。但其实我们大部分投资标的不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我们只是在做一个大概率会赢的事而已。所以我们会亏损。不要奇怪为什么我们总是亏损,盈利很少,其实这也反应了概率分布。其实投资难在长期的盈利可以超过我们短期的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