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这3点改变,A股将成为你的提款机,看懂少走10年弯路!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16喜欢:235

如果您炒股一直赚不到钱,那么您现在必须要做出改变了,这段时间我看了很多人的账户,我终于明白大多数散户到底是怎么亏钱的了,所以我根据你们的账户,总结出以下三点,今天斗胆给大家指出来,很有可能您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说您2024年接下来的日子里面还还想要逆风翻盘,那么这个文章您一定要认真看完,您不要觉得您的年纪比我大,您的炒股时间可能也比我,您就不听不改,我说过我是来帮助大家的,而哪怕您能做到我接下来说的三点钟的其中一点,都能够轻松超越身边,90%的散户

不是我夸张,而是我在十年前第一个100万,就是因为领悟了这三点,今天的内容非常实用,您一定要点上关注,收藏起来反复去看

第一点,很多散户有在这个市场上盈利的能力,我看了很多人的账户,百分之八十,百分之90的胜率都有,但是最后总体还是亏钱的,为什么就是因为您没有考虑盈亏比,您没有领悟到,您的盈利不仅仅取决于胜率,很多亏损的散户,胜率很高的散户,都是赚一点就跑了,亏很多的还扛着,这样往往一笔大的亏损,就把你前面几笔小的盈利都吃光了,所以您应该反过来,假如您连续五笔都是亏一点小钱,发现不对劲就跑了,但是您的盈亏比只要够大,有一笔大的盈利单子,您就能覆盖前面五笔的亏损,甚至账户还能新高

第二,很多散户的进出场点位非常混乱,买入卖出毫无逻辑,毫无规律,如果您想要改变,那您一定要多复盘,把您赚钱最多的30笔交易拿出来,把您胜率最高,最熟悉的走势形态,最有把握的买点都总结出来,画出来贴在电脑上之后,您只需要按图索骥,持续复制您成功的买点卖点,您就能成功

第三,在股市里一个等字就能淘汰掉90%的股民,我可以告诉您,什么都想抓,往往什么都抓不住,上弓者必上手,上猎者必上等待,您只需要在那里安静的坐着,像一个猎户一样等待机会,市场总会走出您最熟悉的形态,和您最有把握的买点,成功的交易只要有几次就够了

那么这三点,如果您真的领悟到了,您今年炒股一定会逆袭成功,您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点个关注,成为我的粉,学习更多干货,最后祝大家红红火火,大吉大利。@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实盘分享# #今日复盘# #今日看盘# $万科A(SZ000002)$

精彩讨论

依然航行73q05-22 21:43

说的很对

以股拥友05-23 06:26

只认同你的“第三点”…!

全部讨论

05-22 21:43

说的很对

05-23 06:26

只认同你的“第三点”…!

05-23 08:01

交易是会上瘾的,不交易几次就不自在

05-22 22:40

说的好。

“全长三角造”机器人出货量逐年翻倍 这家企业死磕“自主可控”第一财经2小时前
约5分钟
2022年生产827台,2023年翻了两倍至2338台,今年一季度就生产了去年的三分之二,全年至少翻一番,累计近4800台。这是“全长三角造”机器人近年来的出货成绩单。
在5月23日举行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中,作为“全长三角造”机器人的链主企业,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新时达”)总裁梁锐告诉第一财经,所谓“全长三角造”就是所有零部件均由长三角区域的供应商提供。而长三角是全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最为密集的区域,整个产业链也日益完备。目前经过第三方测试机构和市场应用验证,“全长三角造”机器人的整体性能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接近国际一流水平,出货规模增长超出预期。
在梁锐看来,随着国产化替代加速,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将迎来黄金时代,“去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的市场并没有增长,但国产化机器人这两年平均增长25%左右”。
他认为,近年来,国产化中小型机器人和进口相比,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和技术品质差距逐渐缩小,但大型机器人仍然有差距,这也将是未来机器人国产化的重点。预计在未来的3~5年里,国产化的大型机器人也会和中小型机器人一样,在市场份额和技术品质上与国际品牌缩小差距。
“‘全长三角造’机器人的多数供应商起步都比进口厂商晚很多,技术差距缩小了但仍然有差距,产品在稳定性、覆盖范围以及软件的完善度上,都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梁锐表示,国产化机器人相较进口产品,价格更低,服务却一点不打折扣,“有个客户收到机器人当晚发现了技术问题,当天半夜12点我们技术的负责人就去了现场解决问题,第二天早上5点返回,上午9点继续开会”。
目前,新时达生产的国产化机器人排在国内市场的第四位,“未来几年希望能进入全球的第一梯队”。梁锐坦言,企业将国产化设备推向市场,面临着比进口设备还要大的市场压力以及更高的客户要求,这倒逼着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有些小问题是很难容错的”。
国产化机器人正处于新一轮的洗牌阶段。而“自主可控”是梁锐他们这些年最重点的四个字。控制技术是决定机器人功能和性能的主要因素,以电梯控制器起家的新时达,目前在控制技术方面已经实现了完全的自主研发,“包括里面用的芯片,都可以全部国产化,不存在卡脖子的技术”。
从机器人业务而言,他们也已经实现了90%以上的技术自主化率,工厂年产能超过2万台,累计出货量超过4万台。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们和供应商一起,将控制器更新到了第四代。通过长达两年的研发,他们还做出了更小的机器人控制柜,较以往缩小了约三分之二,“工业机器人在未来也会更多动起来,要解决移动问题,就要缩小柜子”。
目前,这家死磕“自主可控”的中国企业,在加速国产化的同时,也在和欧洲企业谈合作,酝酿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出口。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全长三角造”机器人出货量逐年翻倍,这家企业死磕“自主可控”
分享至:
微信朋友圈微博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5-23 07:46

这是原创内容吗

05-23 21:17

打工人哭了,发现ETF可能是打工人性价比最高的投资方式,小程序“什么指数热”经常推荐最热指数感觉还不错

05-23 18:56

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