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迷思 | 理财平台运营的两难困境

发布于: 雪球转发:15回复:24喜欢:24

前几天碰巧参加了蚂蚁财富5.0的发布会,本来想借此机会聊聊。

不过为了避免一些情绪化的判断,觉得这个话题还是隔几天聊会比较好。

但既然已经提到了蚂蚁,索性就聊聊对于理财这块新的思考,特别是理财平台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两难困境。

我相信,很多做过理财平台运营的人都有过类似的疑惑,可能有些人已经想明白了,但可能还有人没有。

反正我就说说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先说明,不从流量角度讲,因为真的没有意义,只要客户足够小白,大流量平台卖什么都成立,不算能耐。

所以,还是回到互联网思考问题的源头,即客户要什么,然后我们能不能给?再然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两难困境?

好了,分析正式开始。

对于任何一个做理财的客户来说,其核心诉求肯定就是资产的保值增值。

只要能达到这一终极目的,我相信,无论是服务的价格还是便捷与否,其实都是可以让步的。但问题在于,这是一个终极问题,至少从短周期的角度讲,一定是个不可解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是金融的生态环境使然。

资本市场,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博弈的是各自对于信息的理解、认知与预判。

信息处理能力强的,或者资金力量大的一定是整个生态中的主导者,然后随着能力与资金实力的下降,各个生态链逐级下降,大鱼吃小鱼。

而小白客群,作为整个市场中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最差、且单体资金量最小的人群,其一定处于整个生态链的最底层。

而如果就连整个生态链的最底层都开始大面积赚钱的时候,这个游戏一定玩不下去,这时一定是牛市的尾声。

这个游戏只有不断更新、更傻的人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才可能持续。

所以,短周期的背景下,如果以小白客群的集体盈利为目标,那最终的运营一定是徒劳的,且亏了钱的客户搞不好还会来投诉。

当然,如果一定要让小白投资者盈利,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只是必须放弃短期这个条件。

因为资本市场短期的属性是博弈,反映的是资金面,让小白投资者去赚其他人的钱一定不成立。

但市场长期的属性是成长,反映的是经济的基本面。作为一个长期经济持续稳定在6%以上的经济体,让小白投资者分享长期经济增长的成果,应该还是成立的。

所以,我一直说,定投是个好策略。很多专业投资者也都说过,定投是个好策略。

只要不是在市场的高点,然后持续地进行定投,只要放得时间够长,挨到一波小牛市,基本没有不赚钱的可能。

我们不能否认,这一定是个大概率能够让小白赚到钱的策略。

但这并不是个新东西,就不说基础的定投策略,就连蚂蚁推出的轻定投,慧定投其实也已经有一些年份了。

为什么一定的赚钱策略却始终没有在客户中间掀起太大的浪潮?

原因只有一个,反人性。

由于小白投资者缺乏对定投足够的理解与认识,而不断地小额亏损会耗尽他们本就不多的信心,所以绝大部分心急的投资者都等不到定投策略真正吃肉的那天。

因此,即便真的有理论上大概率能赚钱的方法,绝大部分人也坚持不下去。

所以,如果平台以希望让客户盈利为目标,就必然会面临这个两难困境:

要么是策略没办法帮客户赚到钱;要么可能确实能赚钱,但客户坚持不下去,吃力不讨好。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运营一个理财平台,一定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无法解决人性与资本市场博弈的本质。

一旦陷入这种终极问题的思考,不仅自己纠结,平台规模还做不大。

但事实从商业的角度来讲,运营理财平台最大的目的其实并不是拯救众生,而是想办法把尽可能多的产品卖出去。

所以,或许只有顺应人性,才可能给理财平台的运营找到一个可能的解。

如何理解顺应人性?

我认为,原则只有一条,即降低投资者的决策成本。

降低申赎费率,是降低投资者的决策成本;

根据市场热点,挑选出匹配的工具类产品,是降低投资者的决策成本;

生产系列的基金组合与策略,也是降低投资者的决策成本;

不同的手段,只不过能覆盖和影响的目标客群不同,无所谓高级与否。

价格战能够影响的人群最广,所以肯定是最有效的。

市场热点顺应的是绝大部分人的投资冲动,尽管手法老套,但我相信实际的转化率数据应该也还不错。

基金策略与组合,顺应的是一部分对投资策略能理解,有信心,但无暇自己操作的人群,由于这部分核心人群的数量较小,所以,在这3个手段中,这部分能够影响的人群一定是最小的。

无论是价格、推荐还是策略,本质都只是理财平台运营的手段,而不应画地为牢,限定只做其中的某一块内容。

我坚信,从降低客户决策成本的角度出发,同样也是在创造价值,而且这是一条真正有可能走通的路。

或许写到这里,有人会认为我很套路。

但商业就是这样,商业的第一逻辑一定是生存与发展,而不是拯救众生。

更何况客观上你救不了所有人,且绝大部分情况下,众生也并不稀罕你的拯救。

所以,与其把自己陷在道德的高台上进退两难,不如先让自己活下去,并想办法发展壮大。

只有壮大了,你才能真正成为这个行业规则的制定者与倡导者。如果真有未尽的梦想,或许放到那时再做也不迟。

奇葩说里面有句话说的特别好——

没有霹雳手段,哪来菩萨心肠。

不要教育客户,要顺应客户。

以上。

全部讨论

2017-06-23 09:24

你还在一波波的被庄家和GJD割,今年赚着钱了吗,为何一定要沉溺在股市中?“一赚二平七亏”股市的铁律,既是铁律,又怎么如此轻易被打破。亏钱的你不妨试试虚拟货币。虚拟货币,一种疯狂又刺激的投资,比特币从几年前几块钱,涨到最高两万多,几年时间,几千倍收益,这是其他投资无法想象的。虚拟货币现在或许不被大众接受,但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现在仍然是买入的黄金期。了解虚拟币交易:网页链接 ,虚拟货币最新资讯关注博客:网页链接。不投入也需要关注,这就是趋势。

2017-06-23 09:56

写得挺好,搞清楚怎样赚钱的问题!

2017-06-23 13:31

为什么一说 理财平台 就一下子就 钻进 基金平台 这种单向机构产品批发-零售的牛角尖?
建议看看 $中国平安(SH601318)$  陆金所的玩法。
提供双向交易平台+流动性支持,让不同需求、资金量、风险等级的个人投资者自己玩起来,而平台则通过规则、手续费、交易优惠等方式,平衡各类风险。

蚂蚁 2015年时搞的 招财宝 保险理财放杠杆,也是类似模式,交易非常火爆,但设计粗糙,最终草草收场。

2017-06-23 12:40

不能同意更多。

2017-06-23 11:35

顺应人性的投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让客户获得帮助。简单,透明,通过组合降低波动,客户画像,组合匹配,低费率,被动投资。

海外智能投顾已经给出了答案,多研究成功案例,才是正途。

定投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客户体验极差!

2017-06-23 10:44

写的非常好

对于任何一个做理财的客户来说,其核心诉求肯定就是资产的保值增值。
只要能达到这一终极目的,我相信,无论是服务的价格还是便捷与否,其实都是可以让步的。但问题在于,这是一个终极问题,至少从短周期的角度讲,一定是个不可解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是金融的生态环境使然。
资本市场,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博弈的是各自对于信息的理解、认知与预判。
信息处理能力强的,或者资金力量大的一定是整个生态中的主导者,然后随着能力与资金实力的下降,各个生态链逐级下降,大鱼吃小鱼。
而小白客群,作为整个市场中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最差、且单体资金量最小的人群,其一定处于整个生态链的最底层。
而如果就连整个生态链的最底层都开始大面积赚钱的时候,这个游戏一定玩不下去,这时一定是牛市的尾声。
这个游戏只有不断更新、更傻的人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才可能持续。
所以,短周期的背景下,如果以小白客群的集体盈利为目标,那最终的运营一定是徒劳的,且亏了钱的客户搞不好还会来投诉。
当然,如果一定要让小白投资者盈利,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只是必须放弃短期这个条件。
因为资本市场短期的属性是博弈,反映的是资金面,让小白投资者去赚其他人的钱一定不成立。
但市场长期的属性是成长,反映的是经济的基本面。作为一个长期经济持续稳定在6%以上的经济体,让小白投资者分享长期经济增长的成果,应该还是成立的。
所以,我一直说,定投是个好策略。很多专业投资者也都说过,定投是个好策略。
只要不是在市场的高点,然后持续地进行定投,只要放得时间够长,挨到一波小牛市,基本没有不赚钱的可能。
我们不能否认,这一定是个大概率能够让小白赚到钱的策略。
但这并不是个新东西,就不说基础的定投策略,就连蚂蚁推出的轻定投,慧定投其实也已经有一些年份了。
为什么一定的赚钱策略却始终没有在客户中间掀起太大的浪潮?
原因只有一个,反人性。
由于小白投资者缺乏对定投足够的理解与认识,而不断地小额亏损会耗尽他们本就不多的信心,所以绝大部分心急的投资者都等不到定投策略真正吃肉的那天。
因此,即便真的有理论上大概率能赚钱的方法,绝大部分人也坚持不下去。
所以,如果平台以希望让客户盈利为目标,就必然会面临这个两难困境:
要么是策略没办法帮客户赚到钱;要么可能确实能赚钱,但客户坚持不下去,吃力不讨好。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运营一个理财平台,一定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无法解决人性与资本市场博弈的本质。
一旦陷入这种终极问题的思考,不仅自己纠结,平台规模还做不大。
但事实从商业的角度来讲,运营理财平台最大的目的其实并不是拯救众生,而是想办法把尽可能多的产品卖出去。
所以,或许只有顺应人性,才可能给理财平台的运营找到一个可能的解。
如何理解顺应人性?
我认为,原则只有一条,即降低投资者的决策成本。
降低申赎费率,是降低投资者的决策成本;
根据市场热点,挑选出匹配的工具类产品,是降低投资者的决策成本;
生产系列的基金组合与策略,也是降低投资者的决策成本;
不同的手段,只不过能覆盖和影响的目标客群不同,无所谓高级与否。
价格战能够影响的人群最广,所以肯定是最有效的。
市场热点顺应的是绝大部分人的投资冲动,尽管手法老套,但我相信实际的转化率数据应该也还不错。
基金策略与组合,顺应的是一部分对投资策略能理解,有信心,但无暇自己操作的人群,由于这部分核心人群的数量较小,所以,在这3个手段中,这部分能够影响的人群一定是最小的。
无论是价格、推荐还是策略,本质都只是理财平台运营的手段,而不应画地为牢,限定只做其中的某一块内容。
我坚信,从降低客户决策成本的角度出发,同样也是在创造价值,而且这是一条真正有可能走通的路。
或许写到这里,有人会认为我很套路。
但商业就是这样,商业的第一逻辑一定是生存与发展,而不是拯救众生。
更何况客观上你救不了所有人,且绝大部分情况下,众生也并不稀罕你的拯救。
所以,与其把自己陷在道德的高台上进退两难,不如先让自己活下去,并想办法发展壮大。
只有壮大了,你才能真正成为这个行业规则的制定者与倡导者。如果真有未尽的梦想,或许放到那时再做也不迟。
奇葩说里面有句话说的特别好——
没有霹雳手段,哪来菩萨心肠。
不要教育客户,要顺应客户。

2017-06-23 10:28

[好困惑]我是做私募的,每次朋友问我买什么赚钱,我说定投指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2017-06-23 10:20

写得挺好的。

2017-06-23 10:19

好文

2017-06-23 10:18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