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30万亿:行业需要新逻辑,一线需要新模式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最近的大事,最新的公募规模数据应该算一个。

根据协会的统计数据,4月末公募行业的整体突破了30万亿。其中,指数ETF、债基和QDII是同比增长最主要的贡献方,增速分别在20%、40%和38%左右,而混合仍在下滑趋势之中,同比降幅超20%。

乍一看这个行业仍在高速增长之中,但反差的是,如果当下找任一个一线的基金人聊聊,其中大部分对未来都很迷茫。

一方面,虽然行业仍在增长,但和大部分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指数ETF的增量是由国家队贡献的,债基的增量是机构带来的,QDII的增量更多是客户的自主行为。

另一方面,虽然个人客户在短债与货币方面的加大配置可以一定程度对冲混合类规模的下降,但对于一线来说,创收与提成的减少却是实实在在的。

此外,在原来首发业态之下,之前还能有些销量驱动的收入,但随着二阶段佣金改革时点的渐行渐近,这部分收入眼看也愈发无望了。

所以,与其继续盯着总量的变化,公募业务下一步究竟将走向何方,似乎是一个更值得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01 回归行业母题:以投资者为本

前段时间内部开会,我还在开玩笑,说没想到公募代销业务从原来的ToC(个人),到后来的ToB(机构),现在似乎卷成了toG(国家队)业务。

但回归业务的本源与周期性,公募ToC的属性始终是脱不开的,甚至也应该是各家机构践行普惠金融最重要的品类之一。

只不过绝大部分时候,各方更容易关心数字上的变化,而不是对投资者是否真的服务到位了。

这就好比健身,尽管肌肉与脂肪都算重量,但如果单纯只以重量来评价健身成果的好坏,那采用增肌方式的人一定是少数。

但时代变了,高质量发展正成为整个金融行业新的关键词,我也一直在思考高质量发展之于公募意味着什么。

上周同期看到两则新闻,一则是监管对于保险资管规模内卷的不鼓励,另一则是监管弱化存贷规模的考核。

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渐渐呼之欲出:规模要让位于结构,速度要让位于模式。关键问题不再是规模的增长,而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增长。

一方面公募基金需要真正成为居民理财配置的底仓,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这种底仓配置行为真正让居民赚到钱。

公募行业的费率改革,看似聚焦的是行业的高薪酬,但归根结底,还是投资者与市场机构两者利益的脱节。

只有先解决好这个“母题”,行业的增长才是有价值和可持续的。

02 新逻辑:从Alpha回归Beta

客观的说,前些年整个公募行业规模的增长主要是由Alpha驱动的,高风偏的品类靠偏股混,低风偏的品类靠固收+。

卖点都是清一色基金大厂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明星基金经理+动量式营销”是行业相当一段时间获得规模增长的唯一模式。

然而,当所有人追逐Alpha之后,Beta的崩坏便成了一种必然。大部分投资者奔着超额收益而去,最后收获的却是超额的回撤。

毕竟市场基本面定价的收益就那么些,当负债端不满足这一收益水平后,资产端只能进一步在交易侧寻找空间,而这种交易侧的定价方法叠加行业传统的动量销售下,只能给市场注入更大的脆弱性。

所以在行业30万亿规模的背后,并不是竞争不足的问题,而是同质化竞争+过度内卷的问题。

整个链条中,从投资者到一线销售到基金经理都不同程度受到了伤害,只不过投资者损失的是本金,一线销售和基金经理损失的是信任。

近些年行业工具类产品规模的快速增长,背后固然有监管层的引导与国家队资金的影响,但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投资者对于基金经理们的不信任。与其被你亏,不如自己来。

所以,尽管今年固收+与偏股等策略的绝对收益表现都还不错,偏债混指数(885003)收益已经2.36%,偏股混(885001)也基本修复了年初的回撤,但这两类产品的规模仍在不断缩水。

显然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如何找到下一个有可能表现的细分品类,而是要找到问题的源头,靠Alpha驱动的模式可能本身已经走不下去了。

行业的新逻辑必须从Alpha切回Beta,从动量切回配置,从收益切回风险收益比。

因为,唯有Beta才能解决产品持续跟踪的问题,唯有配置才能平衡好收益与容量之间的关系,唯有风险收益比才能解开市场交易定价与赔率定价的螺旋。

投资者之于Alpha的信任一旦失去,就不要想着会马上回来。Beta是行业新逻辑的起点,而不再是Alpha。

03 新模式:从卖方到买方

记得远川和团长曾写过文章,讨论过一线理财顾问当下的困境。他们一边面对的是客户的服务压力,另一边又是总部不断地增加的任务,他们困在两者之间,收入还不断的下降。

过去,行业一般采取"高绩效、低固薪"+"重销售、轻保有"模式来考核一线理财顾问。然而这种考核机制下,唯有稳步向上的市场可以支持这种模式不断持续。

显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A股的过去和当下都不是这样的一个市场。

所以,当下C端市场混合偏股品种的持续乏力与短债与货币等低风偏品种规模的增长,固然可以归因于客户风偏的下降,但也可以认为是一线的一种自我保护。

但这种选择的背后又带来两个新问题——

一是业务的创收迅速下滑,之前一线依靠分仓还能够补足一部分,但新规落地后已经很难落地;

二也造成了市场低风偏资金的极度拥挤,负债端收益率的内卷与脆弱性从股市跑到了债市,这两年债市的波动明显比理财新规落地之前更多了。

这一切最后都指向了当下卖方销售的模式。我曾经多次探讨过行业动量销售的问题,也有同业和我讨论过,是不是只要不按动量选品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但我现在的理解是,动量其实是内卷的结果,而不是主观的选择。只要仍然是卖方化、运动式的推动模式,只要行业规模的内卷仍然在继续,最后一定会倒逼选品的动量化。

所以,卖方与动量本就是一体,唯有买方生态才有可能形成更为稳定、分散的负债端结构。卖方的基石是产品,买方的基石是客户,两者有本质的差别。

另一方面,费改之后卖方模式下的激励也已经大大下降,而唯有买方顾问业务是新规下为数不多可以向客户收费的业务,只是一切的前提需要客户认可顾问服务的价值。

记得很久之前看过一个段子,讲得是行业各种转型最后总会演变为向一线下指标。

当下,大量一线理财顾问在原有模式的驯化下,仅仅剩下了销售能力,普遍缺乏给客户提供买方建议与BETA配置的能力。

这里并不想否定考核与指标的价值,但或许一线理顾能力的重构会是买方转型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

组合化(单品->组合)、分散化(单资产->多资产)、配置化(主动->被动)、账户化(标品->个人)需要成为买方转型过程中各家机构共同构筑的新的主流叙事。

某种程度上,这会是一个逆向选择的过程,我们可以说行业的转型有赖于新模式的落地,但反过来也可以认为,谁先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就可以把剩下的人卷出去。

增量时代,胜者为王;存量时代,剩者为王。

04 结语:从可选项到必选项

莽叔最新的一文《公募突破30万亿B面:信任危机,资源错配,新的开局》中,探讨了行业当下面临的信任危机。

信任天然不易构建,但易于摧毁。30万亿的背后是行业内卷逻辑的越走越窄,也带来了行业整体降费的结果

我们无法沿着原有的路径找到通往新世界的答案,新时代的序幕既然已经拉起,就总有人会去谱写属于他们的诗篇。

贝塔也好,买方也好,我相信,这些当下的可选项终究会变成行业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

公募30万亿之后,规模让位于结构,速度让位于模式,怎样增长比增长本身更重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