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期”产品不赚钱是因为封闭期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最近市场的情绪很低落,这种时候负面情绪往往就更容易蔓延开来,化作各种揶揄与责难。

前两天远川有篇关于产品三年封闭期是不是对客户PUA的文章火了,今天又看到很多人在讨论招银理财子新发的产品1元以下不收管理费的事情,至于对管理人和价值投资的诟病今年更是几乎每周都能看到。

那些过往特意被拿出来告诉投资者,可能提升收益确定性的手段,如今似乎都成了负面情绪宣泄的切口。

对此我并不想解释什么,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所谓见地,本来就是非常主观的。

在亏钱的客观存在下,每个人都会本能地会寻找原因。

于是,那些之前宣传最多的东西,就更容易被众人认定为是造成他们亏损的原因。

其实,封闭期也好,价值投资也好,管理费也好,都是行业十几年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但当下他们好像就连存在都是一种错误。

这些设计本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变的是人们对他们的认识与看法。

显然,如此归因一定是错误的,因为他并不是投资的实相。

但为何出现如此这般广泛的认知,行业确实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比如封闭期产品的出现本意是为了提升投资者赚钱的概率,避免投资者过程中不理性的行为。

但是否每个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与风格都值得投资者让渡如此长时间的流动性,有没有机制来约束管理人和基金经理管理期间的道德风险。

当投资者一方让渡了流动性,而机构却不用付出相应代价时,这一机制就容易异化为机构割韭菜的手段。

比如价值投资流行那些年,朋友圈遍地都是价值投资大师。景气度投资流行那些年,朋友圈遍地都是景气度投资大师。

每一种投资方法论都是对世界不同的认知,不同的认识对应不同的收益来源,适合不同的市场环境。

但当认知成为卖点,包装成为生意,匹配就成了难点。趋同的结果必然是风格拥挤,容量超限,每个人都成了其他人收益的负向因子。

比如招银理财这次管理费设计看似十分良心,其实也暗藏了不少小心机。

这种费率设计此前公募行业并不是没有,而是始终长不大。以小小规模收获大大口碑,无疑是笔划算的买卖。

另一方面,当前权益市场处在低位,加上还有建仓期,所以净值长期在1以下概率并不大,而1以上部分的管理费并没少收,仍然是1.5%。

其实,真正重要的是费率,而不是费率收取的条件。

所以,到底什么是投资的实相?

我们常常容易混淆个体与整体,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本质上,投资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投注,当世界变得更好时,就会获得收益;变得更坏时,可能就会亏损。

但世界本无常,没人能够断言未来一定会更好,或者即便在未来会更好地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极端的情况。

所以我们需要一些规则和纪律来保证自己能够见到后天的太阳,比如更长的持有时间,更便宜的交易成本,更高的安全边际等等。

但规则和纪律并不是收益,他只能提高我们获得收益的概率与胜率,真正的收益来自于周期,来自于美好的未来。

当下并不是这些规律与纪律出现了问题,只是我们所有人正在面对世界的无常,或者换句话说,世界的美好尚未显现。

投资有时好比盲人摸象,有人摸到了尾巴,有人摸到了鼻子,有人以为细细的尾巴是大象,有人以为弯弯的鼻子是大象。

但他们都只是发现了大象的部分显现,但那并不是大象本身。

所以,封闭期也好,价值投资也好,管理费设置也好,本身都是中性的。

尽管他们在这些年过程中被赋予了本没有的意义与确定性,但这并不代表这些纪律与规则本身是错误的,只是强加在这些规则之上的认知是错的。

但另一方面,纪律与规则并不能解决世界的无常,并不是收益本身,真正的收益唯有等待更好的未来。

说的可能有的绕,但这些确实也是当下我在思考的问题。

越来越觉得投资是一场关于自己的修行,这条路上没人能够帮你,只有你自己。

正见,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