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投资的,到底是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建设银行(0093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 $中国移动(00941)$

朋友跟我分享了这么一个投资策略,询问我的看法:在港股市场,买3到4只中资、高股息率的股票,包括中移动中石化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然后将得到的股息红利,在美股市场上买入 TQQQ。

我过往的经历告诉我,在投资中,我们务必搞清楚我们买入并持有的,到底是什么。中资、高股息率股票比较好理解,我们价值投资者一直信奉的都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因此这个策略可以简单理解为买入了 4 家高股息率的公司股权。但这个策略背后其实有一个隐藏期望,即:投资者希望投资的公司在业绩、利润、分红比例方面保持稳定,最好是能实现稳定增长。否则,如果公司不盈利了,或者是由于经营环境恶化,企业利润都要投入营销或其他用途以保持市场地位,那公司的分红行为和投资价值肯定都会大打折扣。因此,投资高股息企业,还是要分析:企业是否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和稳定经营的预期。

银行股:策略中提到两只银行股,占比约一半,但投资银行股绝非易事,风险如下: 1、银行的经营状况,与实体经济状况关系紧密,估算银行股的内在价值绝非易事。银行是一门经营风险的生意,如果我们能判断出,A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未来出现坏账的概率极低,不良率在 X%以下;而且,由于 A 银行在 XX 方面的经营优势,未来个人客户或企业客户还是会优先选择 A 银行……那我们当然可以把银行当作是一般经营企业来看待,选择那些有竞争优势甚至是经济特许权的银行。但现实情况却是,很难判断银行间的比较优势。相比之下,国有大行资金成本低,业务机会广泛,相对来说可能占优;但这又不得不提到,国有大行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2、银行经营,会受到宏观环境及政策影响。国家早就要求银行承担社会责任,让利实体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并督促银行在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那些重点支持领域,银行是否已经具备了金睛火眼,把优质客户都收入自己囊中,未来不良率能持续保证在一个很好的水平呢?我不知道。另外,在净息差持续收窄,信贷投放不及预期,居民提前偿还房贷等不利影响下,2024年Q1,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下滑2.05pcts至-0.61%,是2020年以来首次转负。从 Q1 财报来看,银行业的苦日子,还在继续。

石油股:石油股本质上属于周期股,经营状况和分红力度与油价周期息息相关。在当前的环境下,宏观分析师们对油价纷纷看好,预计其紧缺景气周期会持续较长时间。但具体是多长呢,如果经济发展不及预期,需求下降,新能源替代提速,石油价格是否会受到影响,快速下跌呢?我不知道。在周期顶部,公司盈利和分红较高,但如果周期转弱,公司盈利和分红下降,原本觉得划算的股票,很可能就不再划算了。感谢网友“躺红利摊转债”的分享,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中石化的历年表现,从 2014 到 2023 年,中石化的每股收益忽高忽低,大约在 0.27-0.59 元/股的范围。分红确实很大方,近五年的平均分红率达到了70% 以上;净资产长期盈利能力在8%左右,资产负债数据也比较稳定。对于收息股来说,中石化已经算是不错了;但如果对油价周期判断没有信心,那还是建议谨慎投资。

中移动:我粗略看了一下,电信运营商的主营业务大概包含以下特点:前期需要投资基站等基础设施;伴随着通讯技术发展和普及,通讯费用长期来说会与通胀同步上涨;中移动的咪咕增值服务发展势头较好,会是未来的增长点。总体来说,我个人感觉公司经营稳健,在让利控费的政策空间下,会与通胀及社会经济保持同步发展。今年 2 月份,公司宣布计划三年内将分红比例提升至75%以上,这对于股息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利好。

本人对以上三类股票研究不深,对高股息策略也兴趣不大,只是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些风险。这里还想要强调的是:买入价格。买入价格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股息投资的收益率。过去两年,A 股高股息股票已经大涨过好几轮;近日,受港股股息红利所得税减免的消息影响,港股的高息股也纷纷大涨,在什么价格水平买入长期收息股,是一个需要认真重视,严谨计算的问题。

策略的另外一个部分相对复杂一些,买入的是 3 倍杠杆做多的纳斯达克指数衍生品,而且是拿到股息分红以后再买入,类似于定投。这个涉及到几个关键点:投资衍生品的底层标的、杠杆指数基金的特征、定期买入行为及持仓比例。

底层资产:TQQQ 穿透到底层,是纳斯达克 100 指数对应的企业股权,在这一点上,我没有异议,我粗略看过部分纳斯达克 100 的成分股,不得不说,太香了。Apple、Alphabet、MetaNvidia等企业,利润率高,在领域内具有强大的竞争实力和持续赚钱的能力,而且还代表了人类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发展空间广阔。未来靠着科技革新实现赚大钱的企业,大概率也会进入纳斯达克 100;因此,如果能以合适的价格买入,我也愿意长期持有这些科技企业的股权。

投资比例: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这个策略投资在 TQQQ 上的投资比例比较低。因为根据公开数据显示,A股上证红利和港股恒生高股息指数股息率分别是6%和8%左右(未扣除港股市场的股息红利所得税)。因此,假设这位朋友持有 100 万港元,1 年以后,收到 6 万港元的股息收入,忽略持仓股票价格波动,则组合内买入 TQQQ 的资金比例是: 6/106=5.66%;假设坚持 10 年连续获得股息收入,且简单假设股息收入保持不变,则组合内持有 TQQQ 的资金比例也不过是:6*10/160=37.5%。

那 TQQQ 是否适合长期持有呢?三大风险不可忽视。 1、杠杆损耗很大。假设QQQ的连续4天的日间变化是 涨10%,跌10%,涨10%,跌10%,那么QQQ在4天后变成:1.1*(0.9)1.1(0.9)* = 0.98;而对应的3倍做多TQQQ 则是:涨30%,跌30%,涨30% 跌30%,就会变成:1.30.71.3*0.7 = 0.83,损失资金大大高于 QQQ。过去 TQQQ 表现好是因为纳斯达克 100 指数基本处于单边上涨行情,如果我们回顾2020 -2022年这3 年,QQQ 由 205.7 元上涨到 263.2 元,收益率约为 28%,同期 TQQQ 却由于杠杆损耗且刚经历完指数的连续下跌,收益率为-23%。如果纳斯达克 100指数未来再遭遇类似于 2008 年的连续大跌,一直持有 TQQQ 的投资者就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积累了好几年的投资收益付诸东流了。 2、手续费率高。巴菲特、大卫·史文森、约翰·博格等大神都推荐普通散户直接投资指数基金,足够低的手续费率就是推荐理由之一。这是因为能长期跑赢市场的基金经理,寥寥无几;但手续费、管理费却是投资者实打实的付出,长期来看侵蚀了投资者的权益。TQQQ 也是如此,手续费率是 QQQ 的 5倍,持有成本要高出很多。 3、不保证分红。TQQQ分红次数少得可怜,分红比例相比于 QQQ 指数基金要低很多。

因此,TQQQ 的产品结构就决定了,我们需要靠低买高卖来赚钱。一个聪明的投资者大概率是在纳斯达克 100指数大跌时候买入 TQQQ,然后在判断单边上涨行情结束时候卖出,避免自己因指数价格上蹿下跳而白白多承担杠杆损耗和管理费;盈利与否,取决于这名投资者对行情的判断是否准确。对于我个人而言,市场波动难以预测,我甚至不知道我在预测价格波动方面的准确率是多少,因此低买高卖 TQQQ 的策略不符合我的投资理念。

分析了这么多,最后想强调的还是文章的标题:我们务必要搞清楚,自己投资的是什么。如果想要投资高股息股票,那就需要选择那些具备稳定盈利能力,愿意持续高分红的企业。如果希望以小博大,投资 TQQQ 等杠杆指数基金,那也需要知道自己在靠什么赚钱,对应的风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