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2回复:66喜欢:15
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又到了年度读书总结时间了,今年我读完365本书,一如既往的每天一本。😎今年是我移居吉隆坡的第一年,今年过得更开心了,每天都能穿短裤拖鞋、每天都能吃各种美食。😜不仅幸福感提升了,而且感觉学习的状态也比以前更加更注了,希望在这条投资的修行之路能够不断的提升,继续发现自己的无知。🧐
接下来重点摘抄几本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书籍片段,分享给大家欣赏一下,顺便在文末将今年的所有书单都罗列出来,喜欢的可以收藏起来读一读哦!😄
希望你们也可以在评论区推荐下你们今年学到的最有价值的思维,亦或是你们最喜欢的书籍,Thanks!
《好投资与坏投资》:
1,由于金融类杠杆很难做到适当,一个认为自己只用了50%杠杆购买股票指数的投资者,能在1987年香港股市两个交易日暴跌逾40%中,几乎赔个精光。(1987年10月16日和10月19日两个交易日里,受到美国市场影响,香港恒生指数毫无预兆地从3 783点下跌到2 241点,跌幅40.8%。)因此,当套利投资者哪怕是短线套利投资者,由于套利标的的利润空间缩小就盲目扩大杠杆,有时会招来灭顶之灾,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不凋花基金公司当年都是这样死掉的。
2,巴菲特说,他在1954年(也就是他24岁的时候,那时候他的投资理念尚未成型)曾经有过一次非常糟糕的做空交易。“我在10年的时间维度里基本不会犯错,但当时我在10周的时间里错得离谱,而对于做空来说,10周是更关键的时间段:我的钱蒸发了很大一部分。”
做空还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持续攀升的成本。对于做多的投资者来说,他们的持仓是没有成本或者几乎没有成本的(香港市场需要收取一定的仓租费等持有费用,内地市场不收。不过,香港的费用其实非常低廉)。但是,做空的投资者却需要每年都交一笔钱,往往在几个百分点。这样,随着时间的拉长,做空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划算。
3,实际上,在美国股票市场的历史上,也曾经有过非常惨淡的时段。1928—1953年之间,美国股票市场就曾经创纪录地连续25年没有上涨。
4,那些最优秀的投资者,往往更在乎自己的失败。他们反省失败、讨论失败、研究失败,以期在将来避免失败。而那些平庸的投资者,却往往忌讳谈论自己的失败。他们沉浸在对成功投资的吹嘘中,仿佛失败只要被遗忘,就跟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通过判断一个投资者对自己失败投资的关注度,我们就可以发掘那些真正优秀的投资者,进而把我们的财富托付给他们。
《悟道》:
1,跟王阳明学绝学:一个人只有将自身命运跟人类共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让“小我”融于“大我”之中,才是真正的立志,人生的幸福,也在“小我”“大我”的“无间道”中。
2,人生第一等事是什么?当然是立志。怎样立志呢?有人说,“我要当政治家”,“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企业家”……这并不是真正的立志。这家、那家,都只是个标签,挂上身上就有,取下来就无,很虚幻。后主刘禅是个政治家,夏桀王、商纣王也是政治家,那又怎么样呢?真正的立志是确立别人拿不走的标识,建立不倒的“品牌”。所以,人生第一等事是确立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按传统观念,由低到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人:
一是小人。他们是以损人利己为乐的人。有人说“伪君子”不如“真小人”,“其实伪君子”和“真小人”都是小人,只是损人利己的方式不一样,本质上却没有不同。
二是愚人。他们是不知生为何来、死为何往的人,长着一颗花岗岩脑袋,满脑子偏见执念,观念很难改变。愚人未必是文盲,文盲未必是愚人。在愚人中,有相当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傻瓜。
三是庸人。他们是用身体思考的人,凭感觉生活,只想开开心心过日子,没有高尚、远大的追求。
四是君子。他们是很“爱干净”的人,他们讨厌自我思想的污秽,积极加强修养,理智地管理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他们是常人心目中品德高尚、可亲可敬的人,却会被小人嫉妒。
五是贤人或大人。他们是有大品德、大才能、大学问,能够成大器、办大事的人。即使没有用武之地,他们也往往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施加很大的影响力。
六是圣人。他们是了悟人生真谛,智慧通达、境界非凡的人。
一个人确定了要成为什么人,不管他做哪门学问,从事哪项事业,他的人生格局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好比鸟入樊笼,无论怎么扑腾,都只能待在那么一块地方。除非他重新给出人生定位,他的自由空间才会增大。只有圣人能破笼而出,得“大自在”。
人们不一定清楚地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人,真实愿望隐蔽在潜意识中,自然地支配着人的行为。例如,有的人起初雄心勃勃,锐意进取,很有点“大人”模样,可一旦功成名就,便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因为他心里只是一个庸人底子,哪有大人的心量?
3,王阳明是否学成了圣人?难说!因为圣人是一种境界,只有“自家体会得”,别人不得而知。但他无疑是一位“大人”或“贤人”,因为他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尊敬成就。
4,有一次,弟子德洪与汝中在一起讨论学问。汝中谈了王阳明的“四句教”,即“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德洪不解,问:“这是什么意思?”
汝中说:“这恐怕不能算绝对结论。如果说心体是无善无恶的,那么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也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也是无善无恶的物。如果说意有善有恶,那么心体必然也有善恶在。”
德洪说:“心体是天性,原本是无善无恶的。但人心会受外物感染,意念上就有了善恶,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的正是回复心体、天性的工夫。如果意念没有善恶,做什么工呢?”
当天晚上,二人向王阳明请教。王阳明说:“二位的见解正好相互补充,不宜各执己见。我这里点化人原本有这两种方法,悟性高的人可以从本源上直接悟入。人心本体原本是明莹无滞的,在发而未发之间。悟性高的人一旦悟到本体,即是功夫,他人、自我,内心、外物,可以一齐悟透。悟性较次的人,难免有个习染心,本体受到蒙蔽,因此教他在意念上做为善去恶的功夫。功夫精通后,尘埃去尽之时,自然可以明了本体。汝中的见解,是我用来接引悟性高者的法门;德洪的见解,是我为悟性较次的人所设的法门。二位互补,可以接引上中下各色人入道,如果各执己见,眼前便会失去求道人,而且在领悟上都有未尽之处。”
王阳明的话,跟佛家所用法门相似,见解也一致。无论善恶观念,以及烦恼、痛苦等,都是空性,悟性高的人可以直接从空性悟入,一旦悟到它们只是一个0,心便清净了。悟性较差的人认为善恶观念是有,烦恼、痛苦也是有,好像有个东西堵在心里一样,那就要做格物工夫,把这些没用的东西格掉。但善念有益无害,用不着格掉,反倒可以加强。当工夫做到一定程度,有可能悟到其性本空,即使悟不到,有一腔善念总是好的,不能为圣贤,也能为君子了!圣人无善无恶,“从心所欲”,高高兴兴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做的全是常人认为的善事,如果你带着善念做善事,做的事其实跟圣人一样,只不过你认为这是善事,圣人却不认为是善事,区别只在内心体验上。
还有一次,王阳明带着弟子在花园里除草。薛侃忽然大发感慨说:“天地间的事真是不可理解,为什么善总是难以培育,恶却又难以去除?”
王阳明说:“因为你没有培育,没有却除。”过了一会儿,又说:“你这样看待善恶,一起念便错了。天地之间,花草都是生命,岂有善恶之分?人要赏花,便以花为善,以草为恶;一旦要用草,草又成了善的。所以,事物的善恶,皆因人的好恶而生。”
薛侃不服:“如先生所说,世间没有善恶之分了?”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这就是所谓的至善。”
薛侃问:“这与佛教的无善无恶有什么差别?”
王阳明说:“佛家立意在无善无恶上,便一切事都不管,不可以治天下。圣人的无善无恶,是要求人不动于气,不要故意去作好、作恶。”
薛侃问:“草既非恶,那么草不宜除掉了?”
王阳明说:“你这便是佛氏、老子的意见了。草若有碍,何妨去掉?”
薛侃说:“这样便又是作好作恶了。”
王阳明说:“不作好恶,不是全无好恶。所说的‘不作’,只是好恶一循于理,不去刻意着一分意思。如此,就是不曾有好恶一般。”
薛侃问:“就除草这件事来说,怎样一循于理、不着意思呢?”
王阳明说:“草有妨碍,理应除去,那就去掉罢了。偶尔没有拔除,也不累心。如果着了一分意思,心体便有拖累负担,便有许多动气处。”
薛侃问:“按您的说法,善恶全不在物上了?”
王阳明说:“只在你心上,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薛侃说:“说到底物还是无善恶。”
王阳明说:“在心如此,在物亦然。那些俗儒不知道这个道理,才舍心逐物,将格物之学看错了,终日驰求于外,终身糊涂。”
薛侃问:“那又该怎样理解‘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呢?”
《领导力的5个层级》:
1,这需要努力,也需要舍得。你无法用上一层级学会的技能到达下一层级。想要向上攀登,你必须放弃一些特权或资源。你将不得不放弃一些你爱做但回报不足的事情,而有些你想与之一起登上巅峰的人会拒绝前行。
你可以判断自己是否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因为一路走来都是上坡。
除了最核心的事物,领导者在攀登的过程中不得不学会放下和舍弃。没有一个成功登上巅峰的领导者会说:“这比我想象的要容易,花的时间也要少。”
2,第五层级:巅峰
最高和最难达到的领导力层级是巅峰领导力。虽然大多数人可以通过学习达到第一至第四层级,但达到第五层级不仅需要努力、技能和意愿,还需要很高的天赋。只有天赋异禀的领导者才能达到这一高度。第五层级的领导者有什么特征?他们会把下属培养成第四层级领导者。
如果领导者尊重他人、令人愉悦且做事富有成效,他们就可以对他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并相对轻松地获得追随者。然而把追随者培养成独立的领导者十分不易。大多数领导者不愿意这么做,因为这比简单地领导他人要付出更多。培养领导者,使其能够并愿意培养其他领导者,这是所有领导任务中最困难的一项。但回报是值得的:第五层级领导者能够培养第五层级的组织,他们创造了其他领导者无法创造的机会,把文化传承留给了组织。人们跟随是因为他们本身以及所代表的价值。换言之,他们的领导力享有良好的声誉。因此,第五层级领导者往往超越了自己的职位、组织,甚至行业的界限。
《并购陷阱》:
1,我问许多企业家:“从全球长期统计来看,你觉得并购失败概率大致为多少?”
大部分回答是:“20%~30%,最多不会超过一半。”
中国企业家对并购失败概率的预期还是太低了。
并购是否总是创造价值,这在国外学术界很早就有一些研究,在此我们不妨看看几个研究成果:
麦肯锡公司的一项研究(Copeland,Koller and Murrin,1994)表明,在纳入研究范围的116次兼并活动中,61%是失败的,收购方公司无法收回其资金成本或使其用于兼并的资金状况有所改善。
赫尔曼和洛温斯坦(Herman and Lowerstein,1988)发现,在1981—1983年间实行恶意竞价并购的收购方公司的盈利能力都大大降低了。
2,谷歌2011年花费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时,摩托罗拉供应17 000项技术专利!然而,联想2014年花29亿美元的价格接过摩托罗拉时,技术专利的数量仅剩下了2 000个左右。据说摩托罗拉最有价值的专利都被谷歌拿走,导致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后也一直没有把这块业务做起来。
3,我曾看过一个项目,第一大客户是电信“三巨头”之一,占了公司收入70%,于是问老板,你们怎么和这个巨头关系这么好?老板很得意地说:“因为我们公司有个副总的亲戚在该巨头公司担任高管。”我一听就说“那我不投了”,老板很纳闷,我说:“你这个单一大客户的关系风险太大了,如果你们副总在这个巨头公司做高管的亲戚被调到其他地方去怎么办?”老板说:“不会的,我们已经和他说好,只要我们做这个业务,他就在公司干到退休,一直帮我们。”我说:“那这个高管被双规了怎么办?”老板一下愣住了,他也从来没想过这个风险。
4,没能拿下91无线的阿里巴巴,最终以2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豌豆荚。
收购91无线的消息发布后,当天百度股价上涨4.04%,报收105.69美元。此后十多天,股价累计上涨至139美元。资本市场的认可,足以表明对百度布局移动互联网的看好。
2017年9月,百度裁撤福州研发中心。
2020年2月,“百度手机助手开发者”公众号发布了《关于91和安卓市场渠道的下线通知》,宣布百度移动开放平台将不再支持91和安卓市场渠道的渠道包上传和管理等功能。这也标志着,9年之前百度花19亿美元收购的91无线已经画上了句点。
《原则》:
1,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肯定要犯下很多代价惨痛的错误,所以知道如何正确地犯错对一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一个人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情况是相同的:也必须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正确地打赌会发生与共识相反的情况,这意味着在很多时候会犯下代价惨痛的错误。我既是一个投资者也是一个企业家,所以我逐渐养成了一种健康的害怕犯错的习惯,并思考出了一种能将犯错可能性最小化的决策方式。
2,在这一阶段,典型的最佳领导者是“稳扎稳打、纪律严明的领导者”,他们理解和展示高标准的行为准则,实现经济效益,打造稳健财政,他们对大众的过度行为加以约束。在人们变得富裕后,他们带领国家继续把大量收入和时间再投资于生产性活动。如前所述,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领导下,新加坡在变得富有之后,仍然保持了良好教育、严明纪律和坚强性格的文化。但这样的领导者凤毛麟角,而且间隔甚久。因为阻止大众激情是很不得人心的。在几乎所有案例中,在变得富裕后,国家(及其领导者)都会堕落,过度消费,通过举债维持过度支出,使国家丧失竞争力。这样的衰落时期以一些堕落的领导者为代表,例如臭名昭著的罗马皇帝尼禄(他利用罗马全城大火的机会没收土地,修建宏伟的宫殿)、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他的权力达到最高峰的时期,尽管生产率下降,民众生活艰难,但他依然扩建了凡尔赛宫)、中国明朝的万历皇帝(他不再积极治理国家,把心思全用于给自己修建宏伟的陵墓)。
《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
1,其实,在此我想传达的理念是“平衡”。如果我们希望在忠于本心、实现一生使命的同时还能让自己付得起房租,供得起三餐,我们就需要找到那个能让自己的能力、喜好与这个商业世界相交汇的最佳位置。我们需要弄清楚自己真正喜欢做、同时还能让世人认可其价值并愿意为之买单的事是什么。
多年前,我偶然间读到了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的一句话,这么多年来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耳边。马拉默德似乎是那种老天爷赏饭吃的人生宠儿,天资极高,才华横溢。他的作品盛誉满满。他的短篇故事频频登上《时尚先生》《纽约客》等众多久负盛名的杂志。不同于许多“文艺派”的作家,他在商业上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多部长篇小说登上了畅销书榜单,其中至少有两部小说——《天生好手》(TheNatural)与《我无罪》(The Fixer)——被主流制片公司翻拍成了电影。
在一本短篇小说集的序言中,他说道:“没有一名优秀的作家是完全凭自己的喜好来写作的。”
这句话就是这么普通、这么不起眼,以至于我未加留意一眼就扫了过去——直到我细细回味过来才惊觉其中的精妙。
“没有一名优秀的作家是完全凭自己的喜好来写作的。”
请原谅我对这句话刨根问底,因为我认为其中颇有深意。我想,马拉默德真正想说的是,无论一名职业作家天资有多么高,经验有多么丰富,单凭简单地坐在键盘前就能任由文字自由地流淌,这几乎是一种神话。事实不是这样的,这当中还牵涉一个环节:思考。这个过程中既要考虑作者的写作冲动,也要考虑潜在的受众,两者一个是涌动的热血,一个是现实的落点,最终完成的作品便是这两个因素交织的结晶。
请注意,我并没有把它称为一种妥协,因为这不是妥协。
相反,它是对不同技艺的综合运用,其中每一种技艺都是马拉默德的才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我们认为属于纯粹“创造力”的部分,还需要对市场有准确的理解,懂得用怎样的训练与技法把自己眼中的世界呈现给读者。马拉默德把这种种绝技融会贯通,找到了自己在艺术与商业上的最佳契合点;而且最不可思议的是,做到这一点的同时,他还能一直保持独特的个人风格,让人一眼便知绝非他人。
2,或许这位客户并不是个浑蛋;或许他对行业的了解远高于你;或许他有你还无法企及的宽广眼界;或许,如果你真的愿意敞开心扉认真倾听他的意见,而不是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急于为自己辩驳,那么这个过程会帮你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工作。 回过头再来看,在类似这样的情形下,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平衡能力,很多快乐与自尊的获得都有赖于这样的能力。我们要平衡好自我偏好与工作关系中出现的合理要求。生活是我们自己的,工作是我们自己的,但是我们是谁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界来定义的。如果我们不能坦然、诚恳地听取这个世界给我们的反馈,又如何能够真正了解自己做得怎么样——我们所成就的事可有任何价值?甚至我们是否根本就谈不上有过什么成就?
3,当目标未能达成时——心愿未能实现——我们便不得不揉揉自己的眼睛,望向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知行合一进阶必读》:
1,这种现象,每个人肯定都有体会。如果用经济学的话来讲,这叫作“边际效用递减”。该术语的意思是:当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的总数量越来越多时,其后面新增的每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边际效用),通常会呈现越来越少的现象(递减)。
看不懂?
那我们来打个比方:假如你现在饿了一天,我给你端来一筐馒头,你吃下第一个馒头,感觉最爽,所以该馒头效用最大;吃下第二个,感觉也很爽,但效用已不如第一个;吃下第三个,效用已明显减弱;吃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你的感觉肯定一个不如一个;到你饱得实在撑不下去了,我如果硬逼你再吃一个,你估计会跟我拼命,就算勉强吃下去,最后这个馒头跟第一个比起来,其效用也绝对是负数了。
现在明白了吧?
所以,我们想要通过占有、消费更多的外物来获得快乐,就无法逃脱“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例如,陕西的“杨表哥”戴第一块名表的时候,感觉肯定最快乐,可随着他拥有的名表越来越多,其快乐便会随之减弱,即便后来的表越来越名贵,可效用还是会依次递减。
可以想见,假如“杨表哥”不落马,他肯定很快就会厌倦戴表,转而追逐新的东西。比如,他可以学习“房叔”“房嫂”们,拼命去占有更多的房产。但是,不管他去追逐什么,也不管他占有多少,“边际效用递减”始终会是罩在他头上的一个魔咒。
也许,社会上广大的“表哥”“房叔”“房嫂”们之所以会那么疯狂地攫取外物,正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所致。换言之,当“表哥”“房叔”“房嫂”们占有的外物越来越多时,他们会郁闷地发现:自己的快乐反而越来越少了。为了找回戴第一块表、买第一套房时的那种快乐,也为了弥补效用递减带给他们的一次比一次更深的不满足感,他们只好变本加厉地去追逐和占有更多外物。
就这样,他们陷入了一种不可自拔的恶性循环。
2,用禅宗术语来讲,这就叫“截断众流,当头棒喝”,这就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达摩、阳明以及所有禅者在点化学人的时候,所采取的手段貌似都很无理,甚至很无厘头,实则都是用心良苦(禅宗术语叫“老婆心切”)。就以达摩和阳明为例,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达到三层目的:
一 用非同寻常的回答方式让你摆脱旧有的思维定式,就像用强大的外力让你的“思维动车”突然脱离原来的轨道一样,迫使你在高度紧张中迸发出巨大的潜能。
二 心和欲本来就不是一物,还非要逼你拿出来,这就是要迫使你认识到:你提的问题本来就是“伪命题”,从而把你习惯向外看的目光扭转向内,去挖出你之所以提这种伪命题的那个观念的病根。
三 用“替你安”“替你克”的反讽的方式,让你意识到,在你与妄心、私欲做斗争的战场上,你始终只能一个人战斗,没有人帮得了你。就像我们上节说过的,在你的内心世界里,与你相依相伴的只有你自己,所以,你别指望救世主,也别指望神仙皇帝,只能孤军奋战,自己拯救自己。
如果学人能够悟到这三层,那真正的修行就算开始了。
《千年悖论》:
1,中国历史上数千百次惨烈的农民起义,并没有带来基本制度上的突破和创新,没有为中国历史冲破循环状态提供任何可能。农民起义的目的,不在于摧垮不合理的制度,而是调整和维护那样的制度。它是一次大修,是一次保养,是一次升级,而不是一次革命和创新。农民起义只是专制主义释放矛盾的一种调节机制。农民起义如同越狱,而每一次越狱之后新建起来的牢狱,设计得就更为科学合理,抗暴性更强。农民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比以前更严密的控制,更坚固的监狱,是更好的驯化,是国民性格上进一步退化。从汉到清,这一规律至为明显。
二是对中国独特性起源的思考。通过对中国上古文明的梳理,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专制制度不是秦始皇发明的,而是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根源,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中国文化无法逃脱的宿命。当今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或者更远。文明进化的不彻底与再次发育的艰难,是“中国特色”的根本原因。中国社会进化的过程中,保留积存了大量的原始特征。就像一个缠着脐带长大的孩子,或者说像是一个背着蛹飞翔的蝴蝶,它的起步比别人早,可是发育得不完全,不充分,不彻底。在此后的几千年间,中国文明一直没有机会再次发育,而是一直停留在较低的文明层次上。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转型的难度进行更准确的评估。
《段永平传》:
1,时间资金链非常紧张。眼看这一窘迫局面短期内无法打破,段永平便组织召开了一个供应商会议,如实向供应商们说明了步步高目前的状况,提出了两个延期付款的条件:一是由步步高付1%的月利息,延期支付;二是如果有人愿意的话,可将货款入股步步高。当然,如果都不愿意的话,步步高也会付现金。
多数供应商接受了步步高的提议,有很多人借此入了股,帮助步步高渡过了难关。以股权将供应商与公司捆绑为利益共同体,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步步高当前的资金困境,也促使供应商将步步高的利益放在更高的位置,大家身处同一战线,利益息息相关。
2,怎么发现并保持平常心?
段永平:保持不难,因为它就在那儿(是内心已经有的东西)。不过,马云还说过一句话:“平常人是很难有平常心的,所以平常心也是不平常心!”发现嘛,靠吃亏。因为没有平常心,一不rational就会栽跟头。
注:对自己做任何事的成功和失败的概率有准确的预测。既积极主动,要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有从容淡定的自信心。在一切环境和一切行为中,保持无差别不偏执。
《沃伦巴菲特的CEO们》:
1,但大多数的买主,基于先前提出的几个理由,大都不会遵守先前做出的承诺,但我们不一样,绝对信守诺言,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已做出了承诺,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也想得到更好的经营成果。
这也解释了我们希望你家族的经营人员最好保留20%的股份的原因。出于税务方面的考虑,我们需要80%的股权,这一点非常重要。但同时我们也希望,继续留下来管理企业的家族成员能够自己当老板,所以很简单,除非我们确信原有的主要经理人还会继续留下来成为我们的合伙人,否则我们不会考虑买下公司,合约并不能保证你会继续尽心尽力地经营公司,我们相信的是你做出的承诺。
我会介入的领域是资金的规划与配置,以及顶层人员的任命与报酬,其余的人事、营运策略等统统由你自行处理。有些伯克希尔子公司的经理人会向我报告他们做出的一些商业决策,有些则不会,这主要是看他们自己的个性,以及与我之间的私人关系而定。
如果你决定跟伯克希尔达成交易,我们会以现金进行支付,你的企业资产也不会被伯克希尔拿来当作借款的抵押,也不会有掮客牵涉其中。
另外,达成协议后,我们也不会出尔反尔,或是提出调整要求(当然,若银行、律师、董事会等方面出了状况,我们会道歉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几年前与你谈判的主管突然走人,之后新上任的主管一概不认账,或是公司总裁很遗憾地跟你说,董事会要求你这样或那样做(或者甚至想要再把你的公司卖掉以支持母公司新的资金需求)。与我们打交道,你绝对不会再经历这样的事情了。
另外必须提醒你一点,交易完成后,你并不会比原来更富有,因为拥有原来的企业已让你以最有利的投资方式赚了很多钱,整个交易只会改变你的财富形式,但财富数额基本上没有变化。若你要卖,你就要把原来100%持有且熟悉的资产换成现金资产,或再加上一小部分你比较不熟悉的企业股份。做出出售决策的理由有很多,但若整个交易公平合理的话,出售的理由绝不是卖方因此可以变得更富有。
我不会刻意纠缠你,但若你有出售意愿的话,我会很乐意接听你的电话。能让伯克希尔与你的家族成员一起拥有这家企业是我的荣幸。我相信公司的财务状况一定会变得更好,我也相信在未来的20年内,你也会像过去20年里一样,愉快地继续经营这家企业。
2,查克·哈金斯说到做到,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1972年,巴菲特斥资2 500万美元买下了喜诗糖果公司,这个价格是公司盈余的6倍,账面价值的3倍。在哈金斯的管理下,该公司每年可获得7 500万美元的税前利润,是当初收购价格的3倍。公司的销售额从1972年的3 100万美元增加到了1999年的3.06亿美元。另外,多年来,喜诗糖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提供了9亿美元的税前利润,这些钱足以买下R. C. 威利家具公司和公务飞机航空公司(伯克希尔业务发展最快的部门)了。以目前的市值计算,比如按照上市公司图齐罗尔(TootsieRoll®)(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TR) 5倍的销售额、 30倍的盈余计算,保守的公司市场估值为15亿美元,这相当于18%的投资回报率。在过去的28年里,喜诗糖果以700万美元的初始投资获得了9亿美元的税前盈余,而且7 100万美元的资本投资也给公司带来了额外的留存收益,哈金斯的糖果业务每年的资本回报率为100%。喜诗糖果公司被伯克希尔收购后,哈金斯在20多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去过伯克希尔的总部奥马哈,但他却取得了如此傲人的成绩,这真的令人难以置信。
2023年1月
1了不起的盖茨比
2大国的崩溃
3投资家的思维导图
4墨子与墨家
5禅外说禅
6自卑与超越
7教父
8八王乱
9成事
10这才是心理学
11雍正帝
12为什么
13宇宙的最后三分钟
14哲学家与爱
15戊戌变法的另面
16癌症新知
17自适力
18先秦诸子
19特斯拉模式
20埃隆马斯克传
21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
22叔本华随笔
23另类独行
24权益证明
25原则
26元宇宙通证
27特斯拉:实现不可能
28华尔街:野心不眠
29富兰克林自传
30金庸女子图鉴
31百胜营销法
2023年2月
1沙特公司
2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
3发现阴阳道
4天朝的崩溃
5人类为何奔跑
6永恒的终结
7太空漫游2010
8太空漫游2061
9太空漫游3001
10傲慢与偏见
11基地
12围城
13万物解释者
14秦俑两千年
15月亮和六便士
16移民与文化
17正面管教
18日本及其历史枷锁
19字节跳动
20穿越平行宇宙
21华与华正道
22暗物质与恐龙
23资本5000年
24查理芒格传
25AI经济
26美国人的性格
27向死而生
28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
2023年3月
1李鸿章传
2成功与运气
3苏东坡传
4自驱型成长
5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6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7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8性格修正
9见机
10百岁人生
11隋炀帝
12三体:黑暗森林
13三体:死神永生
14静对喧器
15敢于孤独的勇气
16野心优雅
17摩根财团
18黄金投资新时代
19策略思维
20金融的本质
21美元真相
22管理美元
23羊群的共识
24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25完美博弈
26远离风口
27科学创业
28知行合一进阶必读
29张勇传
30秘密
31人的潜能和价值
2023年4月
1恶的科学
2香港重庆大学
3荣格自传
4民族与文化
5鸡征服世界
6菊花王朝
7论人的本性
8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9书读完了
10亚洲大趋势
11历史的教训
12远见
13创业融资,从一个好故事开始
14漫威宇宙
15屏幕上的聪明决策
16慢决策
17人物志
18创新者
19创客:新工业革命
20免费:商业的未来
21名创优品没有秘密
22创新者的方法
23伟大创意的诞生
24开放式创新
25崩溃
26费雪论成长股获利
27千年悖论
28五千天后的世界
29李嘉诚传
30秘密实践版
2023年5月
1感召力
2富爸爸投资指南
3咨询的奥秘
4成功的真谛
5管理的常识
6思想录
7圣经与利剑
8魏斯曼演讲圣经:说的艺术
9魏斯曼演讲圣经:答的艺术
10魏斯曼演讲圣经:完美的演讲
11回忆苏格拉底
12人类理解论
13柏拉图与技术呆子
14礼法
15苏格拉底的申辩
16寻觅意义
17忽必烈的挑战
18维多利亚女王
19自由之路
20一个无政府主义的意外死亡
21时间地图
22伊丽莎白女王
23战后日本经济史
24思维的发现
25我也有一个梦想
26数字身份
27中西印哲学导论
28段永平传
29沃伦巴菲特的CEO们
30三百位私营公司创业者失败教训
31电动车产业的创新思考
2023年6月
1糖的故事
2新大博弈
3虚构的犹太民族
4西方世界的兴起
5天才为何成群地来
6布局天下
7巴西:未来之国
8清代地方政府
9士与中国文化
10百年战争简史
11厕神
12货币、危机与希特勒的崛起
13克里米亚战争
14宋茶
15伪造的艺术
16成功Succeed
17正义之心
18决策的力量
19原型与集体无意识
20创造力
21学会决断
22沃尔特·迪士尼
23迪士尼之最
24迪士尼大学
25游遍全球迪士尼乐园
26迪士尼魔力之钥
27资本的秘密
28取胜之道
29好投资与坏投资
30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
2023年7月
1决策的艺术
2洗脑术
3直觉
4设计心理学1
5大器晚成
6疯狂成癫者
7记忆
8女性脑
9界限
10养育的选择
11无处不在的人格
12听懂另一半
13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14顺从
15爱因斯坦的老板
16美国官僚体制
17苦酿百威
18社交天性
19走出恐惧
20对权威的服从
21美联储主席
22悟道
23投资大白话
24商社就是天网
25原则(实践版)
26商人的鼻祖陶朱公大传
27曾国藩兵法
28芒格之道
29伯恩斯焦虑自助疗法
30影响力
31从社交网络到区块链
2023年8月
1公司进化论
2伟大创意的诞生
3思想本质
4高胜算决策
5科学需要讲故事
6你一动,我就懂
7创始人精神
8TED演讲的秘密
9激活
10提问的艺术
11学会辩论
12内向者沟通圣经
13拆掉思维里的墙
14领导和颠覆
15七次转型
16谁说商业直觉是天生的
17爱彼迎
18大颠覆:从3D打印到3D制造
19迪士尼战争
20微创新
21抑郁症自救手册
22思维模型
23思维复盘
24跃迁
25洋葱思考法
26逆势者:彼得·蒂尔传
27像哲学家一样生活
28乔布斯、禅与投资
29富人思维
30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31我为什么要投资你
2023年9月
1解密无印良品
2迪士尼体验
3大商人
4智能时代
5让创意更有黏性
6下一个世界工厂
7成为独角兽
8柔道战略
9我就是风口
10领导力的精进
11甜与权力
12动画人生:迪士尼传
13资本的秘密
14与运气竞争
15韩国综艺节目如何讲故事
16赢
17第三道门
18宝洁制胜战略
19动物精神
20四季酒店经营哲学
21天使说
22愿你慢慢长大
23这是真的吗
24赌金者
25正路
26第一次做生意
27品牌帝国
28快消品营销与渠道管理
29菜根谭
30时代华纳
2023年10月
1自由选择
2活法
3改革的逻辑
4量子营销
5万万没想到
6谷歌时代的柏拉图
7让顾客自己来定价
8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9工业4.0大革命
10零边际成本社会
11暗网
12创业者手册
13硅谷之谜
14反对完美
15创新的起源
16黑石的选择
17华尔街之狼
18特朗普白宫内幕
19被误读的创新
20洞察人性
21万店盈利
22钟晱睒
23中美比较
24当下的力量
25达美乐
26餐饮进化论
27餐饮品牌塑造
28超级符号案例集
29你的天赋价值千万
30从零开始做餐饮-开店篇
31从零开始做餐饮-经营篇
2023年11月
1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
2算法之美
3深度学习
4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
5创造
6太阳系度假指南
7文明及其缺憾
8浪潮之巅
9数字黄金
10富足
11试错力
12华为饱和攻击营销法
13魔鬼数学
14美国种族简史
15代议制政府
16硬球:政治是这样玩的
17理性选民的神话
18美国政党与选举
19吾国与吾名
20自由的基因
21并购陷阱
22资本游戏
23华与华品牌五年计划
24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25餐饮经营与服务
26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27餐饮开店
28新品牌的未来
29洞察力
30华与华超级符号案例集2
2023年12月
1论平等
2美国不平等的起源
3土耳其简史
4穿越非洲两百年
5无畏
6政治学的思维方式
7失败者的春秋
8被统治的艺术
9金钱暗流
10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
11旧制度与大革命
12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3政治的概念
14权利话语
15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
16论民主
17谁将主宰世界
18公正
19民族主义
20公民文化
21庄子諵嘩
22可复制的领导力
23领导力的5个层级
24领导力21法则
25领导梯队
26打胜仗
27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
28茶饮店就该这样干
29中国并购指南
30成功并购300问
31零售心理战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又到了年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又到了年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又到了年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又到了年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又到了年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又到了年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又到了年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又到了年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又到了年

精彩讨论

陈奕贤01-03 13:52

确实,以前我不信邪用过一点杠杆,后面发现长期这样根本无法从杠杆中赚到钱,甚至大概率会有巨亏的风险,并且幸福感非常低,所以就戒掉了。

嬌生慣養2023-12-31 08:47

谢谢分享,多读书,多看书

陈奕贤2023-12-31 17:02

嗯,这是一本很棒的书,我很喜欢芒格的相关书籍,但是基本都看完了,还有《芒格之道》《查理芒格的投资逻辑》《查理芒格传》《查理芒格的投资思想》也都很棒!👍😁

一只小小散2023-12-31 16:27

穷查理宝典,要不要考虑一下,查理芒格一生的智慧凝聚!

全部讨论

2023-12-31 07:17

书看的越多就会越痛苦,认知能力提升并非总是好事。有时候很羡慕那些行尸走肉的猪。无论如何,祝新年投资顺利!!

2023-12-31 16:27

穷查理宝典,要不要考虑一下,查理芒格一生的智慧凝聚!

01-03 14:57

看戴维斯家族 不仅仅让你富裕一代

01-03 12:55

好久没看书了,今年就从陈大的书单开始吧。另外一天一本书,怎么看的啊这么快

2023-12-31 13:21

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不管怎样,定下目标,能坚持做到,佩服!

2023-12-31 07:09

谢谢老师的无私分享。㊗️投资顺利,收益长虹

感谢陈兄分享!我坚持了阅读8年才完整读完120本书,相当于每年才15本,与陈兄的阅读量差之千里,观了您的推荐佳品,我要在新的一年里择优细览,增补自己的不足!

好文
//由于金融类杠杆很难做到适当,一个认为自己只用了50%杠杆购买股票指数的投资者,能在1987年香港股市两个交易日暴跌逾40%中,几乎赔个精光。(1987年10月16日和10月19日两个交易日里,受到美国市场影响,香港恒生指数毫无预兆地从3 783点下跌到2 241点,跌幅40.8%。)因此,当套利投资者哪怕是短线套利投资者,由于套利标的的利润空间缩小就盲目扩大杠杆,有时会招来灭顶之灾,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不凋花基金公司当年都是这样死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