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妷美(轻医美未来三年你做不做都是趋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近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增加,医美市场也呈现蓬勃增长的态势。非手术类等轻医美项目由于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逐渐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根据12月14日新氧数据颜究院发布的《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非手术类医美市场近年增长势头不减,2019~2021年非手术用户占比持续提升,从72.6%提升至83.1%。非手术项目中紧致抗衰、除皱瘦脸、玻尿酸的消费规模占比最高,在整体市场中占比分别为14.55%、11.73%、9.53%。

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后,“颜值经济”下医美消费热度更胜从前,白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达1846亿元,同比增幅超过20%。

消费市场下沉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医美接受程度也不断增加,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22年,我国医美消费用户规模将超过2000万。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男性医美用户增长迅速,男性消费者同比增长65%,增幅为女性消费者的6倍。

白皮书显示,目前一线、新一线城市仍是医美消费的“兵家必争之地”,医美消费人群占比70%以上。与此同步的是,二线城市消费人群数量近三年来持续增长,2021年消费数量已经达到18.33%,形成与一线、新一线市场同场竞技的格局。

不同区域的医美消费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白皮书中“全国医美消费地图”显示,一线城市的消费更为精细化、对非手术项目也更为关注,例如北京消费者偏爱美白嫩肤项目、上海消费者下单最多的是冷冻溶脂项目;而新一线、二线城市地域特征明显,例如南京消费者的私密整形订单最多,长沙消费者下单肉毒毒素去川字纹最多。

消费者对医美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体现在非手术类项目的受欢迎程度上。根据调查,2021年,消费规模占比最大的项目是紧致抗衰、除皱瘦脸、玻尿酸,在整体市场中占比分别为14.55%、11.73%、9.53%。此外,以肉毒毒素注射为主的除皱瘦脸消费,则成为2021年下单人数最多的项目,消费人群占比高达16.93%。玻尿酸类消费规模和下单人数均牢牢占据第三位。光电仪器、注射类项目加速医美消费走向大众。

此外,美白嫩肤、冷冻溶脂等项目成为2021年消费增速最快的项目,同比增速分别高达416%、300%。消费者的身体塑形需求逐渐转向精细化、非手术化,选择冷冻溶脂等非手术项目减脂的人数随之提升。非手术项目的火热使得多疗程消费成为中国医美消费人群的日常,医美用户黏性较强。白皮书显示,2021年,人均下单量同比增长30%。

手术类消费方面,吸脂成为消费体量最大的项目,在手术类领域消费占比17.07%。鼻综合、眼综合、面部提升和隆胸紧随其后,消费规模占比分别达8.64%、8.11%、8.00%、6.11%。

未来,随着年轻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二线城市医美市场的不断扩张,二线城市有望成为医美市场新增长极。白皮书显示,20~25岁人群2次或2次以上消费占比逐年提升,25岁以下人群仍是医美消费的主力,为医美市场提供了更多潜在消费者。

轻医美引领行业增长

随着医美市场的不断下沉、新媒体营销背景下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以及供给端产品的逐渐丰富,肉毒毒素、光电项目、透明质酸等成为促进医美市场持续增长的“重要武器”,相关项目持续火热,轻医美逐渐引领行业增长。此外,医美电商对行业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氧APP等医美电商平台中的社区,不乏有消费者分享医美项目体验和经验总结。

肉毒毒素自2002年被正式批准应用于医美领域后,市场稳步上升。目前,国内市场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注射用A型肉毒素包括衡力、保妥适、吉适、乐提葆四种产品。白皮书显示,2021年,以肉毒毒素注射为主的除皱美容消费,占据注射类医美消费的52.9%,居第一位。

热玛吉、光子嫩肤等光电类项目因其更高效、直接的效果,成为消费者美肤抗衰的热门选择。白皮书显示,2021年非手术类消费市场在医美市场占比49.2%,光电类项目是非手术类消费中最受欢迎的项目。

在中国整形美容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医美分会候任主委杨蓉娅教授看来,医美行业的光电技术一直在大踏步向前发展,同时在很多方面代替了医生传统、笨拙的慢功夫,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产生了突出效果。

“现在医美的趋势是微创化。风险程度低、恢复时间短,做完就能上班,我把它称为是‘午餐式美容’,就像吃饭一样方便,同时价格也较为适中,偏大众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欧阳天祥表示。

而竞争激烈的玻尿酸市场,华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爱美客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均有相关业务布局。随着“再生概念”的火热,“少女针”“童颜针”“天使针”等产品的上市,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医美热门项目“水光针”今年亦迎来迈向“合规”的机会。8月,国家药品监督局医疗器械技术评审中心发布《医美相关产品问题答疑》,我国尚没有按医疗器械监管并获批上市的合法“水光针”植入剂。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对外发布关于征求《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调整意见)的通知。通知显示,部分医美产品将调整监管类别。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由注射器以及预装在注射器中的填充材料(一般以透明质酸钠为主要成分)组成,产品用于注射至面部真皮层,主要通过所含透明质酸钠等材料的保湿、补水等作用,改善皮肤状态,拟按照III类器械监管。

随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调整以及光电项目、肉毒毒素、透明质酸项目的持续火热,未来医美市场将获得新的增长。

打造行业新格局

作为“黄金赛道”,医美行业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乱象,并体现在供需两端资源的分配不均。

据了解,医疗美容行业产业链分上中下游,上游主要包括医疗器械生产商和材料耗材生产商;中游通常指代理商和经销商;下游主要包括公立医院的美容科,民营美容医院和美容院。

上游医美器械及药剂品牌集中化程度高而利润丰厚,国产替代仍面临较高的行业壁垒,同时与消费者的链接欠缺,且市场中仍然大量存在不合规产品而影响消费者决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医疗美容服务渗透率仍然很低,面对正规医美需求的增加,医美人才短缺成为行业发展制约的关键因素。此外,医美机构市场分散,品质机构稀缺,营销成本偏高。加之消费者普遍缺乏足够的甄别能力,如何选对渠道寻求合规、优质的医疗资源成为一大难题。

2020年,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今年1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一批医美市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11月26日,公安部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医美产品等犯罪活动。伴随着政策层面加强监管,医美行业已进入由粗放式向精细化发展转型升级的临界点。

面对多重行业乱象,白皮书显示,让医美专业化建设推动行业回归医疗本质,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不仅需要在药械端增强正品供给、提升品牌认知,与消费者建立更广泛和直接联系,同时还应在医美人才端,要完善培养机制,强化激励与培训体系建设。对于医美机构来说,面对竞争激烈的医美市场,通过投放和营销获取新客源的方式已捉襟见肘,精细化运营成为抢占市场的关键。据天眼查数据,截至2021年11月8日,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医美、医疗美容、整形”类的企业2021年注销数量同比增加64.32%。通过政策监管、机构自治、行业自律以及社会监督,打破医美行业信息壁垒,促进专业化发展。

互联网医美平台的崛起和线上医美平台的兴起为医美消费者提供了透明的行业信息,实现了更为广阔的消费者覆盖。与此同时,降低了医美机构的营销门槛,医美电商模式促进了价格的透明化,为医美机构和消费者提供了新的沟通渠道。

有业内专家认为,“中国医美产业可以提升的空间非常大,合规化、数字化、内容化、品质化,还有很大的空间。同时,中国医美市场依然会保持增长,这会给坚持做提升的医美从业者带来更持久、更丰厚的价值回报。”

全部讨论

2022-11-05 11:49

轻医美行业最近三年都是一个蓬勃发展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市场有需求(可查大数据)第二:相对于爱美人士同重医美比较费用低无修复期。第三:市场入行门槛低易学易上手,利润也较高!

2022-11-04 17:19

医美现在还行吗,我之前看快查大数据,感觉医美行业最近不是很好过啊,快查的数据还是很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