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5回复:41喜欢:14
【闲读偶拾 1103】年少不识曲中意,再读方懂说书人

昨晚睡不着,把《活着》又读了一遍,读完已是半夜一点。最大的感受是,为啥二十几年前初次阅读时的感受和今天差别这么大。那时是震撼,对福贵一家多舛命运的震撼,怎么什么坏事都被他们一家人全赶上?所有无辜的善良的亲人都离福贵而去了,就福贵这个曾经的纨绔子弟、家道中落的罪人,反而一直活到了最后。

冯唐讲《活着》时说过一段话:初学写小说的朋友,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往下写时,就把书中的人物写死掉一个。因为我们天性中有对死亡的恐惧,你把一个人物写死,读者的精神就会为之一震,就会全神贯注地继续读下去,情节也能就此展开新的路径。

我听他这么说,立刻想到两部经典,一部是文学中的《百年孤独》,一部是美剧中的《权利的游戏》。特么就是这么回事呀,真的是一个一个地把人物写死了,但情节也因此起伏跌宕、百转千回,紧紧抓住你的眼、你的心,跟着剩余的人物继续未知的探险旅程。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看来经典文学(影视)作品也是套路满满。

说回来,再次读《活着》,因故事情节大致都还记得,初读时的那份震撼也就基本没有了,但那种从僻静处瞥见别人苦难而生出的同情、悲悯甚至一丝丝的羞愧还在。

但更深的感受是对福贵一家人经历的那个时代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时代之下,普通人的命运不如蝼蚁。

想起我妈讲过的一个故事,说我父亲还是学步小童时,爷爷十分宠爱,每日工作之余,都要背着父亲去成都少城公园(解放后改叫人民公园)玩耍。某日出发前,父亲不知缘由的大哭不止,说什么都不肯去少城公园,爷爷没有办法,只有改去别处。

结果当天日军轰炸成都,少城公园成为重灾区,死伤数百人。

我回查历史资料,那应该是1941年7月27日,日机108架分四批对成都西、南、北三区进行轮番轰炸,投掷爆炸弹、燃烧弹446枚。锦江两岸82条街巷被炸、被烧,3500多间房屋被毁,市民死亡575人,受轻重伤1368人。

那一天父亲两岁零两个月。没有他那莫名而起的小脾气,后面的很多事、很多人都不会发生、不会存在了。

我今年在几个帖子中反复说自己总结的一句话:对普通人而言,时代大于个人,选择大于努力,出身大于选择。这并不是人到中年后的消极懈怠,而是真正放下“人定胜天”的愚蠢想法后,浅读一点历史就可以得出的结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反对一切以伟大使命之名对普通人命运的裹挟与糟践。话只能至此了,倘若时代列车真的把我们引向那幽暗叵测的深谷,那我们剩下能做的,也就是像福贵一样,不为任何意义,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吧。

全部讨论

2022-11-03 12:26

反对一切以伟大使命对普通人命运的裹挟与糟践。

2022-11-03 12:40

有的人看似悲观,只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反而经得起浮沉,能够在逆境中乐观的活。有的人看似乐观,一直都想着越来越好,反而最脆弱,一有波折就郁郁寡欢。以渔民兄的智慧应该能够宠辱不惊,物来顺应

2022-11-03 12:15

写的真好

2023-07-26 20:29

十户之内必有忠良,再黑的夜也有尽头,活着就有希望

2023-07-26 20:00

所以,看到宏大叙事就想吐

2022-11-03 21:03

通往地狱之路,由鲜花铺就。

2022-11-03 17:10

福贵少爷run了,留下我们为活着而活着@福贵少爷

2022-11-03 16:44

我们应该感谢时代,,!

2022-11-03 15:38

和老兄弟观点有所不同:
1、时代大于个人,大势不可违。
2、晚清、抗战的历史,说明国家、集体很重要。
3、近十年的gdp曲线,整治吏治,扶贫,现在打压房产,我觉得都还不错。外交,环保也没错。通假是我觉得难受的地方。
4、润感觉也不是一个好办法,总不能降低一个等级的生活吧?而且现在灯塔国也不是以前的灯塔国了。
5、做投资,只能乐观了。况且按第一个观点,大势不可违,也只能适应。了。

2022-11-03 14:02

我痛恨任何形式的道德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