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2喜欢:8

好转了?CXO行业再回看及再展望

$药明康德(SH603259)$ $凯莱英(SZ002821)$ $泰格医药(SZ300347)$

三年前,写过一篇文章《CXO行业回看与展望,彼时对CXO行业的景气逻辑及核心的9家公司进行了对比,主要从业绩、人均产出及区间涨跌幅进行了分析。

那篇文章发表于2021年5月,谁会想到时至今日2024年7月,三年整的时间里,CXO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周末对行业再做个梳理,分享给大家。

一、三年以来的变化

(一)股价的变化

三年前发表CXO行业回看的时候,正值行业一路高歌,快意进取的时刻,我们以三个龙头公司为例,分别是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发文时距离行业的顶峰区域已经很接近。

当时也在文末提示了风险

换言之,2021年5月,CXO行业已经快走到山顶了,后面的时间无非是各公司股价在顶部徘徊时间的长短,有的山峰顶部是个尖,有的山峰顶部则是个平地



对比下来,在三年后发文的今天,似乎CXO行业见底了,但谁也说不清楚是不是底,底部到底有多长时间。行业公司市值从最高点下跌的幅度已经了70%以上,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从最高点到目前的股价下跌幅度分别是76.52%、81.64%和76.17%。

这样的下杀幅度使很多人心疼,包括实际控制人、机构股东以及广大中小投资者,高光的股价变成了纸面富贵,葛兰被无数人念及,但机会也孕育此中

我们要明确的是,CXO行业不会消失,这就像乙方永远也不会消亡一样,总是会为了满足甲方的需求而存在并壮大,包括资本中介、医药研发、各行各业销售中的乙方渠道等等。既然CXO不会消失,那么也无需绝对悲观,周期的魅力也体现在此,我在下文会有所解释

(二)上市公司数量的变化

Wind数据显示,三年前CXO行业的上市公司有15家,三年时间里,CXO行业有13家新的上市公司,目前已经达到了28家。也就是说三年时间里CXO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了将近一倍。

我们可以看到,从2021年6月皓元医药、阳光诺和等科创板公司开始,再到2023年下半年的金凯生科和万邦医药创业板上市,众多公司通过IPO募集资金,扩大产能,拼命地延伸产业链。

产能扩大、招聘员工,都会导致行业产能和人均产出的饱和,上图中部分公司的员工数量增加了不止一倍,最后造成行业的内卷,这个过程叠加新冠疫情的影响(后文会细说),还有IPO审核进程的收紧,后来的公司没有赶上IPO的末班车。

仅2024年1-7月就有7家CXO公司撤回IPO申请,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业的再扩张。预计2024年下半年乃至接下来两三年,CXO行业会像某些行业那样,融资受到严格限制,并有效地出清一部分产能,进而慢慢地从周期底部恢复。

(三)新冠疫情的影响

回首过去三年,自然不能忘记疫情,疫情的结果是延缓了CXO行业的周期属性

疫情发生后,国外CXO产能受到限制,使得国内CXO行业接到了部分国外的转移订单,包括再后来的新冠小分子药物订单,双重的订单使得头部CXO公司又续命风光了两年以上

假使没有新冠疫情带来的产能转移和新冠药物订单,则国内CXO的好日子也不会再持续两年多,因为我们最擅长一把卷到底,前期内卷的结果将迅速地像光伏行业那般出清。

我的理解不一定正确,但回头看确实续命了一把,不然的话药明康德凯莱英们的业绩也不会那么好。这种好日子也导致了后新冠疫情时期CXO业绩无法增长,甚至大幅下滑的窘境,更加助长了美国对生物医药产业依赖中国的担心。

(四)国际环境的影响

国际环境的影响包括两部分,首先是美国加息,三年前美国还没有开始加息,资本没有回流,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2022年3月开始,美联储开始了新一轮的加息周期,受加息的影响,生物药的投融资开始缩减,尤其是创新药公司,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生物医药上游CXO的订单。

另一个是美国对生物安全法案的立法进程,本意是贸易保护及中美经济对抗等一系列大国交锋,都会对严重依赖海外订单的CXO公司产生负面影响。

但话说回来,进入2024年7月,上面的双重负面因素都会有所缓解。加息自不必说,鲍威尔对加息的态度已经有所缓和,开始释放鸽派言论和预期管理,这些都是公开信息。

另一个缓和是生物安全法案的立法进程,从结果来看,立法是否通过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现在部分订单已经转移至韩国、印度及欧洲,对国内CXO公司的股价影响已经price in。国内公司现在正在积极应对订单转移的影响,开拓新的市场。

总之,三年前是负面因素开始影响的时候,而现在则是利好因素出现苗头的时候,是否能够进一步好转还有待观察,并且经历了三年的下跌之后,市场对CXO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和客观。

二、业绩对比

三年前,我选了核心的9家公司做了个简单的对比,借用Wind数据,选择市值在30亿元以上的18家公司,再来看看这三年的有趣变化,对我们有什么新的启示。

首先是市值方面,仅有诺泰生物勉强超越了周期,这个很简单,因为公司抓住了多肽业务的超级订单,这也是我很早分享《诺泰生物招股书阅读笔记的原因,当时减肥药产业链研究已经开始。要知道,除非特殊意义的CXO,我才会专门做招股书阅读笔记,去年上市的万邦医药金凯生科就没有专门做笔记

其次是人均创收,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公司的业务还是持续增长的,三年内人均创收都在增长,仅有药石科技皓元医药逆势下降,这不是很好的信号。

然后是人均创利,接近一半的公司在这三年里仍然保持了增长,如上图绿色体现,这其中的增长幅度也比较亮眼,都接近100%。但还有一多半的公司人均创利是少于三年前的,包括部分巨头公司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博腾股份说明扩张的边际效应下降的,特别是美迪西,人均创利已经为负

综合业绩实力,市值靠前的公司的盈利增长幅度都很亮眼,但排在中后部分的公司,就比较勉强,例如昭衍新药博腾股份药石科技这说明行业的集中度确实在提升,选择龙头公司至少方向是没有错的

最后是2023年业绩,即使行业周期这么明显,股价下跌了三年,但依然有小部分公司实现了持续的增长,包括龙头大哥药明康德,还有诺泰生物九洲药业阳光诺和等。

悲观与希望俱存。

三、未来如何演变

最后,简单总结下本文。虽然CXO行业经历了连续三年的股价下跌,幅度超过80%,但这些都成为过去,股价都完全体现了悲观的预期,所谓的price in。

无论是国内行业的内卷,持续扩张及招聘,还是国外的产业链转移及加息,都打击到了药明康德在内的所有公司。

但这些负面的因素正在逐渐转化为有利的苗头,包括降息预期、行业逐渐出清等,甚至包括国家对医药全产业链的支持,对资本市场的呵护力度,都是空前的。

这种预判是边走边看的,只能说行业正在好转,但好到什么程度难说,毕竟目前整体的生物医药投融资环境也不乐观。

再举个例子,两家CXO公司公告了业绩预告,市场反应都很不错,这可能是个值得关注的行业好转信号

凯莱英预告2024年1-6月扣非净利润4.3-4.8亿元,同比下降69.38%-72.57%。公司营业收入剔除上年同期大订单影响后实现微幅增长,2024年,公司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过20%,且二季度较一季度环比有较大幅度增长。这在脱钩的背景下,居然逆势增长了!

昭衍新药预告2024年1-6月的扣非净利润约-2.21亿元到-1.63亿元,虽然从数据上看到的是大幅下跌,但拆开单季度,可以看到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81亿元,二季度业绩则为0.60-1.22亿元,这行业背景下,小昭已经扭亏为盈了

其他CXO公司还得再继续观察一下,感觉可以稍微乐观地等待中报了。

全部讨论

看看除了新冠订单,去年增长了多少。

沪深两市跌幅惨烈,最低估的错杀股--药明康德。🤔👌🙄🙈🙈🙈

?续命都说出来了,我给你发个图,药明自己做的,看看里面的业务有多少增长了

今天 10:17

瞎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