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下高人出道家?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7

熟读中国历史的同学可能都会留意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每当国家民族处于极其危难之时,总会有一个神一样的人物及时出现,救黎民于水火,扶大厦于将倾。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以高超的智慧和手段辅佐杰出的君王匡扶正义,平定祸乱,还天下以太平。在了却君王天下事,拯救百姓于水火之后,也使自己赢得了生前身后名。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神一样的极少数人群中,还有极个别境界更高的完人。当一切都尘埃落定,大业已成,该要享受荣华富贵时,他却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地及时隐退,徒留世俗之人扼腕叹息。

这样的人物,尽管大都知书达理,满腹经纶,琴棋书画通常也是样样精通,颇有大儒的风范。但认真品味起来,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地地道道的道家做派,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是也。只不过,他们不同于那些完全离群索居的隐士们只顾自己的逍遥人生,而是有着一颗胸怀天下的慈悲心肠,不愿在乱世中独享清净,不得已才牺牲自己的惬意人生,出山扶正而已。由于道行深浅的缘故,他们在功遂身退这件事上可能有所差别,但在个人智慧和功业上却是相差无二的。我们熟知的姜太公、范蠡、张良、李泌、刘伯温等等皆是如此,不知道的或许还有很多很多。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智慧超群的神人们大都出自道家呢?我想,简而言之,那是因为他们都有一种“视下”的功夫。

什么叫视下呢?庄子在逍遥游讲过这个问题,“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很多人只是根据这句话来解释“视下”,意思是换个角度看问题,逆向思维去考虑。这种解释不能说不对,只是个人觉得不够全面。有没有想过,为何前面庄子在讲鲲鹏,突然笔锋一转又讲到“苍天”这个问题呢?这两者其实是有关联的。怎样才能视下?当然是站在高处才能视下。鲲,未化作鹏的时候,它当然是不能视下的。而只有当它化作大鹏飞上九万里高空的时候,才有能力视下。潜在水下与飞在高空,二者在高度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高度不同,视野自然亦是不同,境界与功业同样也是天差地别。

中国有句古话叫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讲的其实也是这个问题。你只能看见树木而看不见森林,是因为你高度太低身在树林之中。视野所限,所以,只能看到眼前的一棵棵树木。看不到整片森林,你就无法洞察和把握身处的整个环境,也就无法对接下来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而当你站在更高的高度,俯视整个森林的时候,那种一览众山小带来的不仅是心胸的开阔,同时也是智慧的升华。

那些道家的高人们为什么就能具备如此超越常人的智慧呢?同样也是高度的问题。这里所说的高度,不是指外在物理的高度,而是指内心学识和思维的高度。达到了这种高度,你才能具备“视下”的功夫,见人之所不能见,察人之所不能察。明察秋毫、见微知著,准确预知变化发展的端倪,从而提前做出正确的策略和部署,赢得先机。那为什么道家的高人就容易达到这种高度呢?我想,这跟道家的文化内核是分不开的。

道家严格来说分黄老之道和老庄之道,前者主要讲谋略,后者主要讲修心。但无论是谋略还是修心,他们的内核是想通的,那就是以道观天下,追求道人合一,或者说天人合一。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其实有两个,一个是看得见的现象界,或者称为表象。一个是看不见的本体界,或者称为本质。有些类似于康德所说的现象与物自体。现象是纷繁复杂的,也是变幻莫测的,它时时刻刻都处在变化之中,我们很难把握。但无论现象如何变化,它内在的本质是不变的。如果我们透过现象把握住了内在的本质,那我们将能够提前预知现象的演化,从而做出相应的对策。

道是什么呢?道与万事万物是相对应的存在。万事万物是表象,是现象,道则是本质,是物自体。它不仅是特殊的个体意义上的物自体,也是一般的普遍意义上的物自体。作为个体的道,它是“多”的,但是作为一般的道,它又是“一”的。如果我们掌握了个体的“多”的道,也掌握了普遍的“一”的道,那我们就可以做到以“一”贯之于“万”,以“道”统摄于万物,以不变而应万变。

怎样才能做到“道统万物”呢?除了在学习和实践上提高自己的思维,训练自己穿透表象的洞察力外,至关重要的就是用老庄的修心之道来滋养身心。普通的人之所以达不到那些智慧超群的神人们的高度,除了在认识能力上的差别外,最重要的就是内心被欲望蒙蔽的缘故。《庄子》中有一句话,“凡外重者内拙”。外重,就是太过注重外物,太过注重外物就是欲望太强,欲望越强自身的心智和良知就被蒙蔽的越厉害,最终使自己迷失在物欲的海洋中,从而丢弃掉先天的灵性和智慧,变得愚蠢而笨拙。

因此,可以说,当一个人,外,训练出了穿越表象的洞察力,内,修炼出了超然物外的定力,那么,他就会从一个潜在海底的鱼鲲质变为翱翔在九万里高空的大鹏,从一个只是拥有圣贤潜力的普通人质变为真正具备圣贤之智的站在人类历史金字塔塔尖的神人。达到了如此高度的神人,在他视下万物的时候,一切便也了然于胸了。

-----------------------------------------------------------------------------------------------------------------------------

闻道不等于悟道,悟道不等于得道,悟道与得道是此岸与彼岸的差别。有生之年,我多想去对岸看一看那里的世界啊。

bye!

全部讨论

2017-02-05 15:04

2017-02-04 13:02

高见!!!

2017-02-04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