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人唾弃的固收+,究竟做错了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固收+基金,是近年来比较火热的一类产品。

尤其是在去年,固收+的规模增速较2020年末增加52.2%,反映出投资者对这类产品的热爱。

投资者在不亏的同时,还能赚到甚至是货币基金两倍甚至三倍的收益,仿佛回到了15、16年投资银行刚兑理财的快乐时光。

但是今年以来,固收+产品表现不佳,跌落神坛。投资者们对这类产品的态度,一如对于那些明星基金经理的心态——“此前爱得多真,现在恨得多深”。

我最近和银行渠道聊,发现投资者们已经非常抵触听到“固收+“这个名词,像躲瘟疫一般,唯恐避之不及。

甚至一些产品的定位本身并不是固收+,但底层会配置一些固收+类产品,比如偏债类FOF,在产品营销宣传时都不愿提到这个底层策略,希望以偏债类基金来代替表述。

遭人唾弃的固收+,究竟做错了什么?

01

罪状一:今年市场行情不佳,股债双杀

固收+的高风险仓位里,一般会配置一定比例的股票,但今年年初至4月26日股市大跌,为产品表现带来明显拖累。

股和债的风险收益特征是差别很大的。债券总体来说涨的少也跌的少,股票的波动区间比债券大得多。因此即使股票的仓位本来并不高,债券的部分也能赚到钱,但因为股市的波动幅度更大,导致抵消了债券资产的收益,甚至进一步拖累产品整体的业绩表现。

再说债券的部分,其实今年来业绩波动也比较大。

固收+基金的低风险仓位中配置了债券与可转债部分,债券提供的“安全垫”保护是低于预期的。可转债也由于溢价率居于历史高位,陷入估值的调整之中。

罪状二:短期考核压力导致动作变形

刚才提到了可转债。

可转债品种具有特殊性,其风险收益特征会比一般的信用债和利率债都高,体现出一定权益属性。因而可转债的波动更为显著,导致配置可转债较多的固收+基金波动性提升。

从这里可以看出,部分“固收+”产品在定位稳健的同时,实际上走向了博取高额收益的路线。

这与部分基金公司的状态有关。

一些基金公司在考核基金经理的表现时,会参考行业内同类型产品的排名。这就导致基金经理不得不去追求高收益,放松对波动性风险的控制。

另外,对于很多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只有把阶段性业绩冲到最前面,才能获得曝光率,才有可能做大规模。小公司由于生存压力较大,先把规模做大,保证公司能存活,当然就比追求长期业绩的优先级更高。

罪状三:名字带来的误解

要说这个产品全是本身运作不好的问题,可能也有点儿冤枉它。

投资者的失望除了来自产品业绩,也和对这类产品的预期有关。如果预期与实际表现的落差很大,自然是要骂的。

我问了一些投资者对这个产品的理解,发现与产品本身的定位普遍存在一定的偏差。

有投资者认为,”固收“的部分等于固定收益,”+“的部分则代表会增加额外的正收益,然而这两个理解无一正确。

”固收“最初是从英语“Fixed Income”直接翻译过来的,实际指的是拥有固定票面利息的债券类产品。所以固定的部分是利息收益,而非总收益。

债券类产品的投资收益既包括固定利息的部分,也包括债券价格波动的部分,由于债券价格可能出现下跌,所以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可能为负。

其次,“固收+”中的“+”,指的是组合里面除了债券,再“+”上其他高风险收益特征的资产或者策略,而并非保证在固定的收益上“+”一个额外的正收益。

02

投资者对产品的预期也蕴含了其对产品的定位,固收+的定位究竟是什么?

要首先声明的是,“固收+”并不是官方认定的分类标准,所以也没有严格的配置范围限定。行业普遍认为的“固收+”,是在债券打底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弹性收益。

那么在产品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究竟应该侧重对收益的追求,还是对风险的把控?

其实如果去追溯固收+产品的创设源头,就会发现这类产品原本的定位还是以控制风险为主。

此前购买银行理财“隐形刚兑”的客户,在资管新规出台后转而去寻求固收+产品。那些银行理财,就是在不亏钱的基础之上,再有收益的提升。所以说,一切的根本,仍然是不亏钱。

资管新规之后,保本保收益的产品不复存在了,保本虽然不可能,但减少波动,仍然有可能贴合这类客户的需求。如果本金波动太大,像是有些固收+产品的亏损甚至接近20%,这显然就与投资者「想要获得在保住本金的基础上获得一点点收益」的需求背道而驰。

所以总结而言,固收+产品的定位,我认为应该是在最小化波动的基础之上尽力提升收益。产品对风险的控制,远比对收益的延伸重要。

同样,产品的定位也应该是追求绝对收益,而非只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绝对收益指的是获取到正收益,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才是有价值的。如果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假使比较基准亏了很多,产品大幅跑赢比较基准却仍然亏了很多,对投资者而言也是没有意义的。

进一步来说,“+”的意义可能也就不在于增厚收益,而是通过固收与其他类型资产的叠加,降低投资组合整体的波动风险。

这也是选择固收+产品,而非纯债类资产的核心优势。

只购买一类大类资产,就无法分散这类资产本身的系统性风险,如果同时配置了多个类型的资产,且各类型资产的相关性较低,就可能在一类资产表现不佳时,另一类资产恰好表现较好,从而平滑投资组合的整体波动。

不少机构在产品宣传时,会把“+”的资产或策略种类或数量多作为产品亮点,我想这是没有理解固收+产品的本质。

资产或策略不一定是越多越好。分散风险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各类型资产的相关性较低。如果配置的数量较多,但仍然属于一个类型的资产,就可能出现同涨同跌的情况,反而放大波动。

因此+的核心不在于+的数量,而在于质量。

03

回到开头的三个罪状。

其实归结起来,这类产品最终落得骂名,与市场环境有关,与基金公司对产品的定位不清有关,与投资者对产品不够了解有关。既然定位不清楚,也无怪乎产品不能满足投资预期,看着拧巴。

市场环境是相对容易解决的。随着市场回暖,产品的“可憎面目”或将逐步被人遗忘。

近日A股“以我为主”的特征明显,国内的盈利复苏预期和流动性都有所改善,叠加全球股债双杀的局面,A股或将被全球资本当成避险市场,近期北上资金大幅流入可能就反映了这种心态。

海外市场的波动可能会在短期对A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由于国内基本面因素改善,仍然会对市场信心起到托底作用。

后两者却是不那么容易解决的。在市场的回暖之中可能掩盖这些问题,等到下一个熊市来临,才会再次揭开伤口。

虽然说互联网的记忆只有三秒,投资者也可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但这不是辜负投资者信任的理由。信任是有限的,也是经不起反复磨损的,若这类产品真想走的长远,怕还是得双方都努力,对这个产品的定位与预期走向一致。

#沪指重返3300点!券商股继续飙涨# #牛市来了?500余只基金反弹超3成# #固收+#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