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积少成多(TIAA026017)$ $进取养基场(TIAA026018)$

昨天天又跌了,熊了这么多年,不仅很多粉丝情绪崩溃了,连不少大V都崩溃了。有人问,为什么我一直都比较稳定,还一直那么乐观?

一,跌习惯了

可能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跌习惯了。

我是2010年开始买基金,刚入场就经历几年的熊市,2010年一直熬到2014年基金才回本,但也还没怎么赚钱,满打满算4年不赚钱,熬到2015年,半年时间从微盈涨到翻倍不止。

2015年股灾之后,我止盈了一次,然后重新开始定投。一直投到2018年的时候,还是亏钱的。2019年虽然行情不错,但2020年疫情大跌,其实又亏回去的。又是4年多不赚钱,然后2020年下半年行情启动,又一波肥。

这一波下跌,如果从2021年开始算,到现在一共跌了3年多。说难受确实会难受,但要崩溃的话,2011年就已经崩溃过了,到现在可能已经习惯了。

二,亏的不多

如果是2021年高点入场,然后跌下来之后完全没有任何加仓的话,那么到现在基金的亏损应该是30%多(比如鸡3)。

但只要不是这么极端,2019年就开始买基,下跌之后也有积极加仓,正常的亏损应该在10-20%之间。这个亏损也不算少,再加上三四年的时间成本,对于大多数以前主要投资低风险理财,这几年刚接触基金的小伙伴来说,确实是挺难受的。

但对炒过股的小伙伴来说,这个亏损可能就不算很离谱了。这几年跌50%,甚至跌75%以上的股票并不算少。今年小盘股暴跌,几个月股票就亏没50%的都不少。相比之下,基金亏30%,根本都不算事。

而我呢,是2015年杠杆投资过来的,亏损的痛苦阈值,比大多数股民还高。

2014年我曾经5倍杠杆投中行转债,刚建仓完,中行转债就跌了10%,我直接亏了50%。当时直接就傻眼了,感觉我像是被庄家给盯上了。

还买一个杠杆产品,高点时本来收益已经10倍了,股灾之后退出,收益只剩1倍,跌没了90%。

大部分人是从低风险投资往高风险投资走,所以比较难受。我是从杠杆投资往基金投资走,相比之下基金的波动确实比较温柔。

三,预期不一样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预期不同。

现在感到焦虑绝望的,焦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担心以后不会再有行情了,或者短期三四年里不会有行情了。现在亏损,未来还没希望,自然就焦虑了。

如果觉得未来一两年马上就要涨了,那现在下跌了,只会开心兴奋,可以低位积累更多的筹码。

而我从来没担心过股市会不涨,所以下跌不说兴奋(子弹都要打光了,兴奋不起来),但最少不会有多焦虑。

股市上涨不止是经济问题,更是货币现象。只要货币供应量增加,股市早晚都会涨的,经济好会涨,经济不好也会涨。

现在货币超发这么严重,但房价下跌,股市也不行,钱能流去哪里?对大资金来说,可以选择的方向其实很少。

目前主要都往债市流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降到2.22%了,而且还在继续降。10年期,2.22%,比普通人存银行定期存款还要低,普通人都没法想象到底是谁在买,实在是因为钱太多太多了。

好久之前好多人都说债市要崩了,但一直都没崩,反而越涨越离谱,主要的原因就是钱太多了。

但大资金也不是真傻啊,这么低的收益肯定是不值得的,只是房子不敢买,股市不敢投,短期资金无处可去而已。

但早晚会投的,整体上看股市起码比房子的机会多一点。

四,做好了资金规划

最后,我也没有不顾一切,一厢情愿的押股市涨。

首先我本身的收入不算很低,日常生活开支基本不需要用到投资的钱。

其次,我随时都留有10万的备用金,所以小笔意外用钱,对我基本没影响。

我还特别怕死,我每年都去体检,肠镜胃镜这种冷门项目都2年做一次,重大疾病,基本上可以早发现早治疗,费用不会很高。如果真的有超预期的大笔医疗开支,我全家的保险也都买齐了,绝大部分都可以由保险覆盖,对财务上的影响也很小。

剩下的长期不用的闲钱,才是我投资的钱。

我大部分都是投资基金,但也拿出一部分进行了分散配置。比如买了一份5万10年的保险理财,适当的配置了一部分债基。虽然这些资产长期的收益率应该不如基金,但确定性会比较强,降低了资产的整体波动,提高了稳定性。

我在投资之前已经做好了资金规划。基金亏损虽然难受,但对我的生活和日常花销,其实已经没有实质性影响,只有心态上影响,但我又有一颗大心脏。

总而言之,亏钱我也会难受,但可能再难受最多也就是躺平,应该不可能像很多人一样情绪崩溃,开始吐槽股市,吐槽社会。

最后,如果现在的股市亏损让你非常焦虑,有可能其实有可能已经过度投资了,应该要为自己做一个理财规划,对自己的资产配置比例进行调整。

定投从零开始,专注基金研究
获取更多投资理财、基金实操干货,关注我们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