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书裁员千人 记者探访字节跳动上海大楼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字节跳动“瘦身”,飞书“飞”不动了?

作者/ IT时报记者 贾天荣

编辑/ 钱立富 孙妍

3月26日,飞书CEO谢欣发布全员信,宣布进行组织调整。谢欣表示,团队规模较大,组织不够精干,导致效率降低和力量分散,这不利于业务的长期发展,因此,经过多次讨论和慎重抉择,飞书决定适当精简团队规模。

有知情人士称,飞书目前员工约5000人,此次裁员比例是20%。有被裁员工向《IT时报》记者透露,自己已于3月27日被约谈,预计本周内被裁员工的约谈将告一段落。

此次裁员在业内引发震动,激起了关于SaaS产品未来是否有发展前景的大讨论。

被裁员工

“N+1”赔偿加1个月缓冲期

3月27日,《IT时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徐汇漕河泾的字节跳动大楼。当天是“人人都是飞书大使”线下活动日,现场气氛活跃。多名字节跳动员工向记者确认,这里正是飞书在上海的办公地点,但他们对于飞书裁员并不知情。

而在互联网平台上,飞书裁员所产生的焦虑情绪开始发酵。记者了解到,已有飞书员工被约谈,不少猎头在线招聘收留“心碎”的飞书员工。

一位已被约谈的飞书员工向《IT时报》记者透露,早在今年1月,公司内部便有裁员传闻流传,直至全员信发布,“靴子”终于落地。这位员工在3月27日亲历了约谈过程,被告知方案为“N+1”赔偿加1个月缓冲期,缓冲期内可以寻求内部转岗的机会。

该员工同时表示,预计本周内被裁员工约谈流程将告一段落。据介绍,此次裁员多涉及基层员工,他猜测,下半年飞书或许还将进一步裁员。

互联网平台上,不少处于待定状态的飞书员工们围绕着“如何获得比N+1更多的赔偿”“裁20%还是40%”与“什么时候谈完”讨论,弥漫着不安的情绪。“暂时还没被约谈,恐慌中。”另一位飞书员工表示。

成本投入百亿

赚钱遥遥无期

事实上,这并非飞书第一次陷入裁员风波。据了解,2022年10月到12月初,飞书团队规模已减少超过 1000 人。

尽管如此,飞书仍被视为字节跳动内部倾注极大耐心的部门。飞书于2016年正式立项研发,初期是为了解决字节跳动内部的员工协同办公问题。2020年,飞书正式上线。

彼时,钉钉用户基数已突破2亿大关,企业组织用户数过千万,稳居行业龙头,企业微信则以6000万活跃用户和250万企业用户紧随其后。2020年11月,在飞书的首场大会上,时任CEO张楠直言中国To B市场方兴未艾,商业化前景需着眼未来五至十年,强调飞书短期内的盈利与否并非首要考量。

如今“五年之期”未到,飞书已深陷困局。相较于钉钉与企业微信,其在用户活跃度等关键指标上难以比肩。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2023年9月协同办公App月活跃用户规模数据显示,钉钉MAU为2.2亿排名第一,其次是企业微信1.1亿,而飞书只有840万。

尽管疫情为协同办公软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字节跳动并未充分利用其在C端的巨大流量资源来推动飞书快速崛起。目前来看,飞书在用户基数和产品功能丰富度上与钉钉、企业微信存在显著差距。

Saas行业从业者王明(化名)表示,类似飞书的产品须精准契合市场需求,“直白地说,就是有用户愿意为之付费,而且是持续的规模足够大的付费用户,才能覆盖销售成本、研发和技术服务成本、服务器和硬件成本,以及其他成本。”有数据显示,销售成本、研发和技术服务成本占SaaS企业成本的50%以上,其中员工成本又占大头。

据媒体报道,飞书员工数峰值达6000多人,目前为5000人左右,相比钉钉与企微约2000人左右的规模已显臃肿,巅峰时期其成本更是高达百亿。

2022年,三大平台集体终止疫情期间免费政策,飞书开始向企业收费,年费标准设定为每人420元,同时,钉钉年费起价为9800元,企业微信则按互动账号数量计费,每个账号年费50元。

2023年,飞书调整收费标准,同时积极拥抱AI潮流,于当年4月推出交互式AI助手“My AI”,又于去年11月发布“AI Ready”战略,并借力大模型技术推出“飞书智能伙伴”。

虽然作出了诸多调整,但从现实来看,飞书赚钱难题未解,实际上,这也是整个在线办公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在今年春节后的飞书全员会上,谢欣公布2023年飞书软件订阅收入超2亿美元,同比翻倍。但相比庞大的成本支出,可谓“杯水车薪”。据媒体报道,字节CEO梁汝波曾在内部表示,对飞书的研发投入不低于抖音和TikTok,但ROI(投资回报率)不是很划算。

中国式SaaS走不通?

飞书裁员事件不断发酵,在业内引发了关于SaaS前景的探讨,“SaaS在中国市场此路不通”的议论甚嚣尘上。

王明在接受《IT时报》采访时表示,不仅是SaaS行业,当前各行各业都在采取裁员等措施以降本增效,相较于开拓新的市场,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内部成本管控实现效率提升,这种策略更为直接且可控。

资本市场的风向也发生了转变,投资者愈发重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稳健经营,而非过去那种依赖大手笔烧钱换取市场规模的粗放增长模式。“从2022年开始,SaaS行业逐步回归理性,SaaS企业的融资和SaaS上市公司股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现象。”王明说道。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1—7月,SaaS行业共发生投融资50笔,金额为43.52亿元。对比之下,2021年、2022年同期为153笔、120笔,金额分别为258.2亿元、142.37亿元,态势非常明显。

在王明看来,SaaS资本开始变得短视化,与SaaS商业模式的核心——持续订阅、复利增长特性不符,也和SaaS要求资本要用更加长远的投资视角看待并且持续投入的特点互相矛盾。“飞书、企微、钉钉、微盟等SaaS企业,比拼的不是赚多少,而是活多久,无论是组织调整,还是业务调整,都是为了有足够的现金流,比对手多活一天。”他表示。

在协同办公类软件这一赛道上,钉钉背靠阿里云强大云服务能力,企业微信则凭借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构建企业内外生态网络的优势脱颖而出,尤其是在C端,通过与微信生态无缝对接,利用小程序、扫码等功能降低企业触达用户门槛,为企业经营私域流量提供了便利通道。

飞书的诞生最初为满足字节跳动自身需求,以OKR管理哲学为设计中心,专注提升内部协同效率,用户体验优异,口碑良好,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决策者会为此买单。相比之下,如企微能助力员工拓展业务、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这样的产品更易获得管理者的认可。

王明进一步分析,尽管飞书可能更适合中大型企业复杂的业务流程和高度的协同需求,但在经济压力下,企业往往选择通过裁员实现组织精简、扁平化管理,以更直接的方式提升协同效率。

在业内人士看来,产品定位、盈利模式都是绝大多数SaaS产品的核心。而飞书所面临的挑战,正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资本寒冬中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东方IC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E N D

大家都在看

请加「星标」不错过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