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这周末有关微软正在推动OPENAI转变成为营利性公司 其实一点也不觉得惊讶 宫斗靴子落地那会 Sam Altman的24小时迅速回归以及Ilya Sutskever的离开 当时就感觉OPENAI会顺势把董事会结构和性质彻底做一个改变 正式成为一个商业化公司 去掉Nonprofit的标签
其实怎么说呢 OPENAI在市场上超领先了这么久 这段时间放慢了Foundation Model本身迭带进步的发展步骤 貌似并没有在模型本身能力的提升上下足功夫 更像是一个Incremental Progress 像一个大礼包 产品体验上更好了 但是AI Infrastructure层面上有没有更优呢?没发现大的进展
我想5应该是遇到了一些瓶颈和问题 不然像Sam这样强力营销的领导者 一天5条试用应该可以更好的吸睛吧 Sora发布后也一直没有应用落地 只能说Sam是一个超级Product guy 营销更优
其实对OPENAI商业化的路径来讲 可能也并没有表面大家看得一帆风顺 C端的流动性强 粘性却弱 一开始OPENAI就想大规模做B端 B端会有非常大的订单 可以拿到高质量的工业数据 对产品的植入和发展很关键
OPENAI也不甘心只是做微软的分销商 微妙的是 同时微软对Inflection的投资 削弱了OPENAI的溢价 以及对他的依赖(彼此都心存芥蒂与设防)微软更多想在自家Copilot Plus体系里加各式其他AI元素 试图准备好有一天给MetaGoogle强而有力的一击 $微软(MSFT)$ $Meta(META)$ $谷歌A(GOOGL)$ #openai# #纳斯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