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1喜欢:0
【央行:钱去哪了,钱在哪呢?】
目前,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已超300万亿元,存贷款规模也十分庞大,而且还在较快增长。但同时,我国经济内需不足,通胀水平保持低位,市场有疑问:这些钱去哪了?是否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资金有没有空转?
对此,5月10日,央行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专栏2中通俗地解释了“什么是钱”,并通过分析银行存贷款流向,用详实的数据解答了“钱去哪,钱在哪”的问题和市场关于“为什么金融和经济数据走势会不一致”的疑问。
存款主要留存在居民部门
目前,我国的货币分为M0、M1、M2三个层次。M0,即我们常说的“现金”,最活跃,流动性也最高;M1,是M0加上流动性稍弱一点的单位活期存款;M2,是M1加上流动性更弱一些的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存款等。通过统计银行负债端的存款可以体现出“钱在哪”。
由于M2可以通过贷款等渠道派生,因此也可以通过银行资产端来分析“钱去哪”。
从“钱去哪”角度看,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和实体经济的供给端。分析钱去哪了,先要看贷款的流向。
分部门看,3月末,我国企(事)业单位贷款、住户贷款分别达163万亿元、81万亿元,分别占全部贷款的66%、33%,企业仍是贷款的大头。
也就是说,贷款投放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和生产、居民购房和消费。
分期限和行业看,目前我国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等重资产行业约占全部贷款的五成,而居民的非住房消费贷款占比不足10%。实体经济供给端和投资领域融资相对较多,而需求端尤其是消费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央行可以适度引导“钱去哪”,但主要还得靠经济主体的自身需求。业内专家表示,近些年,央行已在主动引导资金投向,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信贷结构也在优化。但总体看,由于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实体经济供给端和投资领域得到的融资更多,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我国通胀仍保持低位。网页链接
$沪深300(SH000300)$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全部讨论

M0 M1 M2 存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