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益丰隋广义投资观察:在全球文化竞争中寻求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香港鼎益丰隋广义在传统文化产业分析表示,中国的新文化变革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和深度融入现代世界体系,决定了中国新文化变革是世界文化新秩序重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同国际文化资本的较量过程中,重建中国文化发展的力量结构,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伟大崛起,成为这一次新文化变革的战略意图和直接目的。

中国正在经历着的这场深刻的新文化变革运动是从文化产业开始的。文化产业正在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形态,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创新和实现。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新文化变革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呈现新的走向。

(1)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将成为校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走向的指南

和谐社会是对理想目标的一种表述,同时也是对未来中国社会运动形态的一种生态描述,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同时并存时提出来的一项既要抓住战略机遇,又要克服各种矛盾冲突的国家发展战略。落后的文化生产关系和先进的文化生产力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落后的文化生产力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构成当前中国文化危机的主要因素。克服文化矛盾、消除文化危机,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实现、公民文化利益的充分享有和公民文化民主的充分建立,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内容的实现程度,将影响和决定中国新文化变革的民主化走向和新文化价值观的缔造。文化产业发展要为社会提供新的文化权利和文化利益实现方式和实现途径,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和产品支持。把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成果转化成可供公共文化消费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把切实的经济效益转化成可行的社会效益,为社会公平和公民精神健康提供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支持,将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新的价值取向和衡量标准。文化产业无论是作为途径还是作为方式,它都应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表达与诉求、沟通与协调力量,成为公共议程设置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为核心价值的建构和对多元价值的尊重提供积极的文化空间。

(2)文化体制改革将为中国国家文化创新体系的建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和制度形态

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必须经历和完成的一项重要的战略过程和目标。它是正在发生的中国新文化变革最为主要的内容之一。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不同,这场将改变中国文化发展前途与命运的新文化变革,是执政党根据发展了的世界文化形势而主动做出的制度革命选择和意识形态执政方式的战略性转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一的文化建设体制,转变成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轮驱动”双重发展形态的新体制,成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内容和要求,和增强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和重要途径。这是基于对冷战结束后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重大转型的崭新判断。意识形态执政方式的战略性转变,必然导致对意识形态生产资料占有形态的战略性转变。积极推动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文化制度创新的战略安排,必然构成了中国文化力量格局的调整,从而形成在转变意识形态执政方式的历史进程中“执政为民”和“为民执政”的全新理念。多元文化资本的进入构成了与原有文化利益格局的冲突,形成了新的文化利益冲突和需求。新的文化利益需求包含着对和谐文化建设的深刻诉求,包含着对公民文化权利充分实现的深刻诉求。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得到有效克服,公民文化权利得到充分的实现,成为中国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

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了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质是国家文化权力构成形态的转变,是从文化集权向文化分权的转变。这种转变不是放弃政府的文化权力,而是通过这种文化权力的转移,充分实现公民文化权利,通过“文化民权”的中国化实现重新提升政府文化权力的质量,是向民主型转变。这种转变是文化生产力构成质量和构成形态的革命性转变,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执政能力的现代指数,使得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果能够转变成大多数人的文化利益,形成政府、社会、公民共同办文化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