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账-海螺系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9喜欢:15

根据 @管我财 谈到的$海螺创业(00586)$$海螺水泥(00914)$ 更划算,研究了下。

由于海螺创业公司主营业务有垃圾焚烧业务,属于比较稳步上升的业务,是有一定增长;还有电池回收,这个还没开始贡献利润,可以期待下;还有没多大增长前景的港口物流和建材生意。

主营业务每年是有盈利的,而且是有增长的,22年主营利润是20个亿,21年是14个亿。

另外持有49%的海螺集团的股份,而海螺集团持有36.4%的海螺水泥股份,我们用保守的海螺水泥H股来算,目前的海螺水泥H股是950亿港币,转换成人民币就是867亿,乘以36.4%再乘以49%=155亿人民币。

刚上面的主营利润20亿,减去所得税2.9亿,减去财务费用6亿,等于11亿,这个估值保守给40亿估值吧。

那么海螺创业应该是155亿+40亿=195亿人民币,港币就是213亿,而目前是116亿。

要知道我上面是非常保守的算法,海螺创业公司持有的海螺集团,里面还有其他公司,我是没给估值的,但我觉得这样也可以,因为大头就是靠海螺水泥赚的钱:

海螺水泥23年中报盈利65亿人民币,集团持有水泥36.4%就是24亿,海螺创业持有49%的集团股份,就是11.6亿利润了,而海螺创业23年中报,应占联营公司利润为12.7亿,所以海螺水泥的利润占比是91%。

海螺水泥22年利润是156亿,按乘以36.4%乘以49%=27.8亿,而海螺创业的年报中,应占联营公司的利润是29.4亿,占比是95%。

所以我保守的不给集团其他公司估值的。

全部讨论

为了别让大家误解,看我这两天老聊海螺系,聊海螺水泥,海螺创业,海螺集团等,我先说结论再把逻辑说下:
1、海螺水泥并不低估,产能出清之路还得很长。
2、海螺创业肯定比海螺水泥是划算的,我认为空水泥,多创业,这个做法也是个策略。
为什么我认为水泥行业产能出清还路长,因为水泥行业的销售半径只有500公里,这里导致一个问题,我在500公里内是有优势,但如果到1000公里了,我的价格是加上运费就比成本比我高的企业的售价还高,那么我是没办法跟他竞争,或者说我没办法把他并购,这个有点类似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味道。所以我判断十年都没办法把水泥行业产能出清,你看其实这两年水泥行业还只是利润减少,而不是到亏利润的时候,更没到亏现金流的时候,所以谈并购,谈淘汰,还尚早,而且按中国人是比较上进,不会轻易的退出躺平的,而是在原来的行业继续的奋斗,因为大家都清楚这两年生意都不好做,不可能退出这个行业就退休,一般是退出后再考虑进入另一个行业的,如果考虑到大环境不好,所以会选择坚守的,这样产能出清很难,再加上融资利率不断下行,更容易坚守。。。我就不退出
这里延申一个话题,我国的利率看起来是稳步下降,从表面看,有益于企业融资和发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导致很多行业没办法出清,也包括这些企业去股市IPO和再融资,,,我们吐槽美国那么高波动性的利率变化,前3-5年,基准利率基本是0,企业融资利率2-3个点,现在基准利率5.5%,企业融资利率8-10个点,这样生意怎么做,,但这也符合自然规律,该淘汰淘汰,该并购并购,大鱼吃小鱼,然后大鱼在股市继续做大做强,股民也受益,行业也规范,不会价格战,,,所以看待事物真的没有真相,只有角度,,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
从商业模式来说,海螺创业也不大好,除了低估,其他优点也不足的,除了刚说的水泥行业的苦逼外,本公司的主营是垃圾焚烧,这个虽然前几年发展比较快,但现在可开发的地区很少,基本饱和,而且在2023年7月份后投产的项目是没有国补这1毛补贴的,所以手头上的10来个未投产,效益也是没那么高,,,所以当你以未来十年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生意的时候,你的观点也许不应该只是看低估的。
好了,海螺系的研究暂时到这里,我要看别的了,现在好多便宜货啊,我认为看东西要以十年的眼光看,算估值可以算三年。前者比后者更重要。

直接持有海螺水泥跟间接持有根本不是一回事

控股型折价,很多这种情况,比如恒隆,比如华润医药,都折价很多。

01-02 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