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心为戒”,以观察者的身份“不 介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天正月十六,想着说点什么?但不知道说点啥合适,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就随便聊聊天,心走到哪里就聊到哪里。

可能我们平常经常会提到“高能量”和“低能量”这一组对比的名词,总是认为高能量才能带来愉悦感,低能量会带来失落感,因此,常讲我们要跟高能量的人为伍,远离低能量的人群。

我觉得吧,认为愉悦是好的,悲伤是坏的,高能量是好的,低能量是坏的,是一种误区。也进一步让人产生“喜悦就是高能量,悲伤就是低能量”这种进一步的误区。

本质上,无论是愉悦还是悲观,都是被情绪带着走,都是由情绪主导的所产生的人的行为,这称不得“高能量”。

那你即便是远离了“低能量”、“负能量”的人或者事,但依然没有脱离情绪,根本就做不到“放松”和“宠辱不惊闲庭信步”。

一个人高能量的表现形式,应该是不悲不喜,天人合一。你根本就看不出来、感觉不到他有啥不妥,即你的内心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不随“人、事、物”转,而发生情绪,最终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那样的境界。

可能,一个稳定的精神世界,“心的内核”的平衡态才是人类智慧能量的源泉。从我了解的几乎所有的信仰,那个顶峰都是讲这个事情,如何达到这个目标的修行过程。

我感觉到,本质上就是我们自己自我价值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和下限。

因此,不再产生情绪,不受外在影响,才能够按照最真实的自己的理解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并且是按照客观规律去做。

比如讲,唐代以胖为美,如今以瘦为美。如果,你一个现代的瘦女回到唐代一定三观崩塌。那你说,她到底是美的还是丑的?

本质上,没有对错好坏之分,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哪里需要那么多的情绪评判呢?

我们凡人都是从众的,众口铄金,三人成虎,在这种环境下好的可以是坏的,坏的也可以变成好的。

春节前,我写过一个文章,标题就叫做市场的错误奖励和错误的惩罚!

这就是典型的、极致的情绪氛围下所产生的事例了

买在情绪崩溃时,卖在人声鼎沸时。这话都明白,就是做不到。要审视自己的内心那个内核,达不到稳定态,要修心。

“一切唯心造”,我不是唯心主义者,我只是描述一种情景。我感觉到心境在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心境下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要时刻警惕自己的“恶念头”,但凡那些苟且、小人的行径必将逐渐瓦解掉他对这个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

“摄心为戒”,重点在于“摄心”,而不是戒。你起心动念一下子十万八千个念头,你怎么戒,没法戒,是要控制住它。

发心要正,如果发心不正,行为一定也不会正,这就好比是“程序正义”。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做事就是要做明牌,做人就是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

发心如果正,久而久之就会吸引正向的东西,能量是向上不断升腾的,他就绝无可能流向阴暗扭曲的地域。西方文明发明了一个词,叫做“吸引力法则”。

我们东方文明叫做明心见性、正知正觉,初心使命。

那么,啥是不正呢?比如“贪嗔痴慢疑”等等都算。

可能,做到以上这些还是不行,可能还需要一个以观察者的身份“不介入”。

啥叫做“不介入”呢?

比如,我们去旅游,我们都是外地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以陌生人的视角看待,一切都是美丽的,根本就不会触动你的情绪,此时你获得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情绪体验。

保持正心正念,“不介入”站在观察者的角度来观察你观察的对象,你将会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选择。人们称之为“道”、“自然、“规律””。我们人按照这样的观察的结果去做,就将被大众称之为“神”!

今天就聊到这,抛砖引玉,希望可以让我们早日“远离颠倒梦想,”成就“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