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0回复:11喜欢:0
$比亚迪(SZ002594)$ $赛力斯(SH601127)$
比亚迪的事件使我深夜有感,令我深思如下问题:
在智能驾驶、大数据等AI加持下的汽车行业,隐私问题终是无法回避的一道坎。消费者究竟对何种企业更加青睐?换句话说,企业须具备哪些特点可能令用户天然的放心?
首先在这里声明,本人不对比亚迪事件做出对错评判(请莫要上来血口喷人,金口玉言请您自重)。
1、第一点:看创始人和企业文化。
(1)看创始人说的话后续有没有做到?承诺的事情实践的如何?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分析人物画像。
(2)看企业文化,多年dd的经验告诉我:要首先看员工是否开心乐于在此工作,有无荣誉感?员工和消费者有无同时得到尊重?公关处理是“平级”姿态还是“上对下”的姿态?
2、第二点:我觉得可以参照智能手机中高端机的案例作为类比参照。
原因为:汽车在某种程度上愈加趋近于“手机”,更加私密化和定制化。而且,一般来说高端机用户对于隐私信息的在意程度更高、这类人属于高净值人群的可能性更高。
2023上半年国内高端机(600美元以上)的市场格局为:苹果占据67%的份额,第二名的华为的市场份额为15.6%。
是何种因素令“隐私敏感型”人群更多选择苹果和华为?
(1)苹果文化的包容、平等和友爱。
(2)苹果和华为的画像均带着“圣洁”光圈,不屑于做用户隐私发财的宵小行径,对于科技追求的纯粹、尊重人性。
(3)苹果和华为均花了巨额支出和科技投入在隐私技术。
(4)最重要的是,这两家公司对待消费者的姿态,是“平行并肩的友”。
那么,我们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里,目前来看谁在这方面可能做得最好呢?
我认为,答案只有“汽车中的苹果”+“华为”:即特斯拉和华为系车企。
为何如此?因为,特斯拉不仅是特斯拉,它背后有space x、neuralink、starlink、paypal(曾经)等随时都产生巨额数据的公司;华为不仅是车BU,它背后是数以亿计的消费者移动端数据。
一言以蔽之,一家只做车的纯粹型制造业公司,是在此刻难以博得消费者隐私信息的信任。

全部讨论

2023-12-03 21:58

恶意抹黑你是只字未提,危险驾驶违法犯罪你也是只字未提。车企养一堆自媒体天天抹黑毫无道德法律底线你是只字未提,现在来说信息安全了。涉嫌危险驾驶的数据不是个人敏感信息,姚十八都已经直播了,他自己都说了没有超速。已经形成舆情了,不公之网络,岂能容忍他们践踏道德与法律的底线?

2023-12-03 21:56

那阁下如何回应特斯拉第一个在国内公开汽车行驶数据的,既没有应警方要求,也没有征得车主同意哦,就是车展闹事后就第一时间公布了行车数据,全网分析!

2023-12-03 23:37

车速算个屁隐私

2023-12-03 22:27

宗教品牌不能聊,更何况最近还套人呢,一聊就神经敏感对号入座要咬人

2023-12-04 08:52

手机app点同意的时候没看你说隐私,现在应警方公布才发布的,提这个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2023-12-04 00:38

讨论已被 知行合一xyz 删除

2023-12-03 22:03

抛开被告有没杀人不说,难道检方就没有一点不文明吗?

2023-12-04 06:29

你咋不提特斯拉呢,人家出事故了后台数据记得清清楚楚,现在换成比亚迪,就罪大恶极了?

2023-12-03 22:00

马仔 还不随父移居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