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3000点是A股的魔咒?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3000点就像是A股的一道魔咒一样,或者说是万有引力,我们打开股市的年线图,你会发现,自打2007年上证指数,突破3000点以来,几乎每年都得跌破3000点,只有2021年是个例外。其他时间,都得有3000点保卫战。2017年最低也是跌到了3016点,也是岌岌可危,这种努力没有跌破3000点的年份,也只能撑到年底,第二年就都是暴跌。2018年跌了25%,2022年跌了15%。所以3000点,就是一道梦魇。

但是此3000点,又非彼3000点,现在跟2007年肯定又是完全不一样。2007年的3000点,市场市盈率在42倍,到了2010年的3000点,降到了30倍,2015年的3000点,差不多是13倍,而现在的3000点,已经是12.5倍。

再用市净率的绝对估值来看,2007年的市净率是接近4倍,2010年也有3倍,2015年是1.7倍,而如今的3000点,只有1.3倍不到。所以点位还是那个点位,但估值已经大幅下降了。2007年-2010年的3000点是严重高估,甚至泡沫的位置,而2015年之后的3000点,则是代表了低估和机会的位置。所以我们也看到,最近几年,只要一看到3000点,就会有救市,有呵护资本市场,也用不了多久,就会看到市场的反弹。老股民也都知道, 3000点了,就肯定是可以赚钱的机会,3000点是套不死人的。

我们可以简单总结归纳,为什么16年了,还在3000点这里,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就是通不过去,说白了就是因为前几年估值太高,所以要消化6000点这波特大牛市所带来的影响。估值下降四分之三发生的时候,通常都会出现10几年不涨的情况。不光我们,美国股市也是一样。我们也可以看看百年道琼斯的表现,

1921到1929年是一波特大牛市,从不到70点,涨到了380点,然后又暴跌到了40点,从此之后,150点就是他的噩梦,一直持续到1943年,才彻底摆脱了150点的困扰,在1955年创出新高,也就是说用了14年摆脱中位线,用了26年才创新高。接着就涨到了1966年,1000点又称为道琼斯的噩梦,每次涨到1000点就都掉下来,74年更是从1000点跌到了570点,跌了40%多。在这10年,他的中位线就是800点左右,一直到1982年才摆脱800点,82年底,创出新高,摆脱1000点。从66年到82年,又是一个16年不涨。再然后就是99年的高点11000点了,到了08年跌倒过6500点以下, 直到了2012年,才正式消化,历时13年,这次算是最快的。2022年的最高点是36952点,现在也有33414点。

所以美国人当年肯定也有这样的困扰,为啥150点就过不去,为啥1000点过不去,为啥1万点就过不去。但是如果放在大的空间里,这些东西我们说的都能很轻描淡写。即便你买在了29年的最高点,100年也是100倍。买在60年代的高点,现在60年也有30几倍。但是身处其中你可太难熬了,毕竟人生也没几个十年。

所以这本身就是股市的规律,之前的坑太大了,爬出来就比较困难,而十几年的时间去爬这个坑,让投资者就会感到无比崩溃。于是快爬到坑口的时候,就会有70%的人选择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