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强光下,“ST”们还好吗?——从溢价协同角度看ST板块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2

近期ST板块连续下挫,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各家上市公司也是战战兢兢。投资者们更是直接“用脚投票”,多只ST个股连续跌停。

新国九条实施以来,监管的强光照向了整个A股市场,加之恰逢年报披露期,光各类年报问询函就发出近300份。

同时,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也备受大家关注,一大批不健康的上市公司正在被实施ST、*ST,一批ST敲响了退市警钟,对“僵尸空壳”“害群之马”出清力度不断加强。

截至2024年6月5日,全市场披星带帽公司共计169家,其中,今年4月以来披星带帽的就有90家,占比高达53.25%。

今天就让我们从溢价协同角度来看下“ST们”的情况。

ST板块市值表现长期不佳

近五年来, ST板块并未经历大风大浪。从ST板块市值规模和两大指数的走势比较也可以看出,ST板块表现长期弱于大盘,甚至在2020年大盘上行的大趋势下,逆势下跌。

近期随着各类监管政策落地,严监管下,ST板块再度逆势下跌,且幅度较大。

市值规模普遍较小

从市值分布来看,ST企业的市值规模普遍较小。截至6月5日收盘,169家ST公司中,仅6家市值过百亿,其中市值最大的为*ST正邦,304.05亿元。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值对上市公司的重要性,小市值公司被ST的可能性更大。

市值健康状况较差

从评级分布来看,通过微信小程序【市值透视】对ST公司进行体检,我们发现,大多数ST公司今年一季度的评级都不高,基本都在C以下,表明ST的公司市值健康的确存在较大的问题。

少数公司评级靠前

当然我们也发现ST中,也有评级比较靠前的公司,比如2024年一季度1年期评级为A的ST新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ST新潮共被5只公募基金重仓,是被公募重仓数量最多的ST股。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5只基金共持有ST新潮7314.06万股。

从【市值透视】小程序可以看到,ST新潮主营石油及天然气开采,第一大股东为宁波国金阳光股权投资中心,一季度净利润6.13亿元。

但就在4月27日,ST新潮发布公告称,因其2023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机构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公司股票自4月29日开始停牌一天,4月30日复牌后股票简称从新潮能源变为ST新潮

公司董事会随后立即发布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涉及事项的专项说明。说明显示,审计机构对其2023年度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主要原因为其子公司宁波鼎亮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变更事项,未能按规定事先取得新潮能源的批准,反映出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但是新潮能源董事会在该专项说明中表示:“本次转让仅为公司股权结构的内部调整,不涉及任何资产或者权益的对外转让/出售。”因此并不认可审计机构的意见。

但这一说明似乎并未得到市场认可,公司市值持续下行。

从公司溢价协同水平来看,公司市值完全没有反映内在价值,溢价协同远低于合理区间下限。这也表明市场对公司未来预期长期不看好,或不认可公司披露的信息。

溢价协同的变化可以之间看出市场的观点,并且可以预警公司可能存在问题。

具体来看也可以发现,虽然公司内在价值持续上行,但市值在2017年三季度达到高峰后便长期停滞不前。

面值及市值退市日益增多

除了像ST新潮这类因审计机构对其2023年度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而ST的公司外,还有许多面临1元退市的公司以及因市值不达标而面临退市的公司,例如*ST深天,6月4日晚间,*ST深天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该股将有可能成为史上第一只因为市值不达标,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的公司。市值及市值健康的重要性在当前大环境下不言而喻。

从【市值透视】小程序结果来看,截至6月5日收盘,*ST深天最新市值已经只剩下2.78亿了,相较于一季度末的5.43亿已经腰斩。公司市值健康评级从2023年四季度开始就掉至E,且2024年一季度1/3/5年期评级均为E,表明公司市值健康状况堪忧。

而这其中,公司最核心的问题是来自内在价值经营层面,因为公司经营状况不稳定,其内在价值已经连续6个季度无法准确计算。市值也是持续下行。

所以从【市值透视】的结果来看,公司近年来内在价值恶化以及市值持续下跌等问题凸显。同时,公司还面临着资金占用问题的困扰,这使得公司的经营状况更加严峻。如果无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公司市值健康,*ST深天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市值健康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对上市公司来时,一旦‘披星戴帽’,尤其是被*ST,往往面临着相对较高的退市风险。近年来,监管越来越完善,待2025年1月1日退市新规正式实施后,市值健康不佳的企业面临退市的风险概率还将进一步加大。

而且当前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投资决策体系,大量ST股甚至小盘股已逐渐淡出上述机构的投资范围。同时转向投资基本面扎实、流动性好、市值更健康的优质上市公司。

持续提升上市公司市值健康,有利于A股健康投资生态的构建,也有利于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都可以通过【市值透视】小程序来规避可能存在风险的公司,对评级较低的上市公司应谨慎看待。

全部讨论

ST新潮共被5只公募基金重仓,这句话有点意思,公墓这么菜吗? 还是有什么见不到人的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