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2喜欢:5
这次618,我提供一点不成熟的建议,那就是远离善于营销的公司。我们得承认,消费者去研究每一种商品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他只能给他自己服务,不会给别人分享,即使分享了也无法收费,因此,他不会花大量时间去研究每一样商品的细节,他至多是把一些指标与商品联系起来,但是影响商品质量的指标其实很多。举个例子,电视有大小,有分辨率,有亮度,有色彩,还有CPU处理能力,有运动补偿,除此以外,还有最核心的指标,就是这些零件的耐用性。像小米电视,靠价格屠夫把价格砸下来了整到了销量第一,但是坦白说电视质量不行,出了保质期就坏,就跟是他们计划好的似的,事实也是他们计划好的。海信也出了一个子品牌,据说质量也是极差,也是出了保质期就坏了。
商家是为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服务的,他研究的成本可以分摊到每个消费者头上,所以他们对产品的每个质量都很精通,这时如果他知道了消费者的心理的话,就可以只突出这个方面,而把其他方面做烂,这一点最近被称为“雷军对比法”。我这也是做久了消费者才得出的经验来。如果注意名声,那就出个子品牌,譬如海信和创维都出了子品牌,质量都很差劲。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消费者的局限性,认识到我们的消费品类多而且每类只消费一个,而商家则不同,商家是只生产一类产品,但是每类产品都生产巨量的,这就导致了消费者在与商家竞争时处于绝对劣势,而且这个劣势还找不到解决的方法。事实上,应该有一个中介机构来做商家的对立面,由中介机构来帮助消费者鉴定质量,并且让消费者付费,从而让这些机构服务于消费者。这样如果中介机构能够服务于众多客户,那么就能摊薄成本,消费者也能受益,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值得买(SZ300785)$ 有商业价值的原因了,事实上国外也有类似的购物导引网站。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一行业做得并不是很好,看来这些网站并未做好这一工作,并未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他们很可能选错了服务对象,转为给商家服务推销商品了。
因此,其实经常购物的会经常注意到,凡是商家强调的,一般都是货真价实的好料,但是凡是他们不强调的,一定用了最次的。因此想购买某个方面的商品,凡是没强调这一点的,一定都没有这方面的优点。其实这并非雷军独创,而是大多数商家的共性,只不过雷军智商高,把这一条用的炉火纯青罢了。
因此,在消费者大受局限的人情况下,如何购买商品才是最佳的购买方法呢?欢迎大家群策群力,站在我们消费者的角度,说出自己的好办法。

全部讨论

要控制电器过保就坏的成本比过保不坏都高,别在这里胡说八道了。

06-15 12:05

能在保质期内不坏,已经算中规中矩了。想要用市场的售价买到超出预期的产品。要么是商家出了问题 要么是消费者出了问题

雷老板这算不算厚道人

06-15 13:55

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

06-15 12:13

好钢用在刀刃上
用在支眼皮的地方
消灭信息差就是最大的慈善

06-16 09:37

明白了,远离hw

不需要智商高,需要的是底线低。
之前国产摩托车在海外依靠低价大杀特杀,把日系打的不能自理,然后价格战愈演愈烈,质量愈来愈差,最后一溃千里,日系什么都没做,市场份额又被日系夺回去。
天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一幕又在重演罢了

06-16 00:01

小米产品质量也没那么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