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2回复:8喜欢:19
巴芒实践者发了一个帖子谈论各行业的竞争态势,我认为研究这些事情是有益的。其实有个以前在香港券商行业工作的人也谈到过这类事情,他的原话说的可能更加简洁些,他的意思是只要看看政府保留了哪些行业就知道了。其实政府在二十年前进行国企改革的时候,说的也很明确,就是退出竞争性行业,但是要保持在关键性行业的控制性地位。现在的中年人正是当时上学的,凡是认真上过政治课的都应该记住当时的这些说辞。
但是我想提一点自己的看法。那就是政府维持对关键行业的控制性地位,是为了获取利益,功劳是人家自己的,所以也并不打算分给投资者。可见的例子譬如烟草,垄断利润其实都缴税了,譬如两油,油桶家都变贵了,这里面的其实还存在员工和管理层及税务的博弈,所以石化的管理层当初就装了几百万一个的大灯,而且给工人发很高的工资。当有些人指责管理层过于豪奢的时候,我当时就认为这点豪奢根本不是利润损失的大头,税收造成的损失其实更大。其实这就好比地方去修路,这条路的利润其实大部分都给了一包和他的后台了,二包啃了点骨头架子,三包喝了口汤,农民工只能嚼骨头渣子了。所以说路的利润虽大,但是到不了农民工手里。在投资上,投资者的议价能力可能都不如农民工,农民工还可以卖惨获取同情,投资者面对法律只能拔腿跑,最近的出版业不再免所得税,投资者就这么应对的。
所以我们投资垄断国企也是一样的,这里存在的问题其实是这个利润归谁的问题。当初巴菲特投资中石油,那是因为当时汽车还少,汽油还没被税务盯上,一旦税务盯上了,直接把利润划成税收就可以让巴菲特颗粒无收,所以许多人说什么巴菲特善于投资,神勇无敌啥的,我看主要还是他懂得投资者与政府之间的博弈,他不是卖在了最高价,而是卖在了税务盯上之前,如果不被税务盯上,中石油似乎仍是亚洲利润最猛的企业,而后来的投资者也不会亏损几十年。
因此,有些人非要去投资大型行业的国企,譬如煤炭,譬如电力,譬如石油,譬如高铁,譬如房地产,大家不要忘了,这些行业都是最合适的税收工具,当今房地产作为一个主要的税收工具垮了,那么其他的税收工具恐怕就危险了。事实上,房地产作为税收工具,最终让所有人,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房地产公司,还是消费者,全都受到了惨重的损失。
因此,当许多人在讨论企业之间的竞争时,我认为投资者还需要关心下另一类竞争,那就是对于利润的分配权也存在着竞争。我记得有一个寓言故事是狮子和羚羊去打猎,最后狮子把所有猎物独吞了,因为狮王的话就是法律。这个寓言故事对于那些企图虎口夺食的投资者是一个极好的启迪,告诉他们可能遭遇的后果。

全部讨论

05-22 14:46

哈瓦那最好的那一家股票,巴菲特至今留着一股放在钱包里,随时掏出来立正敬礼,各位韭菜总以为利维坦母体和自己站在同一片天空下,东大梦飞万年亚洲最赚钱的股票都留着给大家买呢,做好人听好歌买好股,多买

05-22 16:09

关键的不是税收,是你说的漏出去的那部分。

05-22 14:28

这个寓言故事对于那些企图虎口夺食的投资者是一个极好的启迪,告诉他们可能遭遇的后果。

视角不错

05-22 15:36

那这么说,但凡是垄断的坐地收租,都随时会崩:高铁公路煤炭电力水坝交易所……?

05-22 14:36

听党的话,房住不炒也不会亏待你啊,我2019年就卖房子,虽然少赚了50%,也不需要担心还贷款和房价跌。

05-22 14:29

写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