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6回复:17喜欢:8
就消费上的选择问题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贵的东西并非不值得买,贵有贵的道理,对这个我深表赞同。所以十年前我买了一个录音之王的单板吉他,虽然我还不会弹,但是那音质真的是好,绝不是普通乐器的噪音可以比的。许多劣质的东西,在会享受的人看来是一种酷刑,带来的是负效应。但是只有在深入研究,亲身感受了之后,才能做出这种判断,如果不是亲身感受,就去购买贵重的东西,那就是只是受了舆论的愚弄花了冤枉钱了。譬如红糖被称为月子糖,卖几十元一斤,类似的事情很多。

对于电脑,很多人注重CPU,内存,显卡,但是我更注重外设,譬如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许多人觉得i3-6100和机械键盘太卡了,我认为这是使用场景不同,以及对电脑不熟悉,乱装了很多软件造成的。我的使用场景主要是电影,看年报,写程序之类的,根本不需要好的CPU。但是外设的质量很影响使用感受。有些人也不玩游戏,也不用word,就是看网页看微博而已,就去买七千多的电脑,好显卡,这个就是纯粹浪费了。有个人跟我说王思聪配的那台几十万的电脑能干比我的两千多的电脑能干更多的事情,使用体验更好,我很不认同。因为对电脑的使用体验,关键是看懂不懂,而不是硬件。像对于固态硬盘之类的,我也不是不知道这个东西好,但是我认为它根本不值那个钱,因为对于用记事本之类的软件而言,就是硬盘速度再慢一些,也是毫无感觉的。

对于有些人说到食品问题,说贵的东西就是比便宜的东西好,我也不是没有买过贵的东西,我认为他们说的并不对。五元一斤的西瓜并没有比一元一斤的西瓜好吃,我夏天经常买一元一斤的西瓜的,几乎每周都买。当然我买的一元一斤的西瓜,也都是昌乐西瓜或者东北西瓜等优质的西瓜,并没有买差的,这些西瓜只要是甜的口感就不错,但是普遍没香气。作为超市的常客,我很明白哪个东西好,哪个东西不好,亏都吃过很多回了。还是可以用便宜的价格买到不错的东西的。但是有些食品确实比有些食品好,举个例子,我种过甜瓜西瓜之类的,跟超市的根本不是一个味道,主要是香而不是甜,沁人心脾的香气,口感极好,我从未见到超市里卖这个,再贵的西瓜也没有这个味。还有蜂蜜,我今年养了一箱,主要也是香味而不是甜味,口感太好了,感觉超市或者网上卖的蜂蜜那就是白糖。

人吧,咱就从欲望角度讲,应该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他自己的欲望,那他就是幸福的。我想每个人都会这么认为,无论是不是反对我的人。但是,从社会道德和公平角度讲,人不应该啃老,应该对孩子和家庭尽到责任,之后才能谈到自己的享受。咱们先略过责任,只谈享受。首先一个人应该是赚的越多,他买到的东西就越多,所以赚钱多才能多享受,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但是996式的工作意味着痛苦,而钱赚的太多自己又不需要那么多钱,钱的效用会降低,所以赚钱的多少存在一个权衡,并不是越多越好。当然,有些钱,像投资之类的被动收入,赚的更多却不需要付出更多,所以当然是越多越好。其次,如果一个人能在同样质量的商品上花更少的钱,那么同样的钱他就可以购买更多的东西。我知道有些人不相信这个,他们认为一分钱一分货,但是事实上确实可以用便宜的价格买到好东西,举个例子,辛鹿咖啡豆我就是16一斤买的,现在卖39一斤,这两个价格卖的总是同一个东西对吧。显然的,如果一个人善于这样购物,他就可以用同样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即使是有些人认为的好的贵的东西,其实也可以降低购买价格的,譬如我当时买录音之王的单板吉他,淘宝卖880元,而京东当时有优惠,只卖690元,我就去京东买的,我当时还不太善于购物。人有钱最终的目的是享受,但是就享受而言,是商品而不是钱让你享受的,所以商品的质量乘以数量决定了你的享受总量,这个享受总量,既受你的钱的数量决定,也受你是否善于以便宜的价格买东西决定。很多人低估善于购物的影响,实际上,以50%乃至三分之一的价格买东西对于善于购物的人来说并非难事,而就购物的总量而言,增加收入100%,和在购物上节约50%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以善于购物和善于增收,同样的会增加福利,节约的目的是增加福利而不是减少福利。我想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就是转不过来弯来,我16元钱买的辛鹿咖啡豆和你39元买的咖啡豆质量完全一样,但是我却得到了更多的享受,因为我还剩下23元钱,我用这23又购买了很多东西,即使我不花这23,我存了起来,我以后也可以买东西不是?即使我不买东西,但是我有购买东西的能力,我不怕失业,我活的安心,活得安心也是享受不是?咖啡豆这个例子比较容易懂,许多其他的东西,像10元钱的购物袋和1万的包,就不太容易懂,因为这确实不是同一个商品,但是对于装东西这个目的来说,两者的价值没有差别,如果一个人很明白他的目的就只是装东西,那么他去购买十元的购物袋,要比购买一万元的包能获得更多的享受,因为他节省了更多的钱,可以购买更多的东西。

也就是说,人真正在乎的是他的欲望是否得到了满足,但是满足欲望的并不是钱,而是商品。对于同一个欲望,显然是更少的钱去满足比更多的钱满足要更好,这样,同样的钱就可以满足更多的欲望了。许多不善于购物的人,就是不肯承认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好的商品的可能性,这和某些人不肯承认股票是被不合理定价的类似。许多人对股票也是这个看法,他们总认为一分钱一分货,股票贵有贵的道理,便宜有便宜的道理,却不肯承认有些股票被错误定价了,去买错误定价的东西可以获得好处。如果一个人承认股票是被错误定价的,那么商品的种类更多,质量更不易分析,被错误定价有什么好奇怪的?当然无论是股票还是商品,分析质量都需要花时间,但是这样的时间总归是获得了价值,总比抖音微博强吧。再说了,人活着就有时间,你不花时间它也会流失,你不花也留不住不是?一个人把他的时间用于有用处的事情,这不就是一个明智的人做的最好的花时间的选择吗?所以我在赚钱和花钱上花的时间比较多,在内斗和攀比这类无用的事情上花的比较少,我觉得我做的比较对。

人的消费选择有多种,消费口味不同,有的人好吃,有的人好音乐,有的人好刺激,有的人好色,这些不同的欲望都是无可厚非的,而且也不能强求统一。但是评价一个人是不是明智的标准则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不是得到了更多的福利,而不是他花了多少钱。张三用一万元包了两个漂亮妞,李四用两万元只包了一个丑妞,显然是张三得到的福利更多,而不是李四得到的更多。因为是享乐本身决定了福利,并不是钱决定了福利。

当然我前面的文章说过,一个人对于事物的感受能力本身是更加重要的决定因素,一个舌头生病的人不可能感受到任何美味,山珍海味和臭狗屎对他来说毫无区别,那么他有什么享受可言呢?对于文盲来说,四大名著与浅浅的诗歌毫无区别,他又怎么能享受到四大名著的美好呢?正如洛克所言,健全精神之寓于健康身体,是获得幸福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如果有了此二者,其他的都没有必要,如果没有此二者,其他的都毫无意义。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保持健康的身体,学习渊博的知识,能带给人更多的享受。我相信,能读懂四大名著的人并不多,能读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就更少了,我国的经典名著《论语》,是我最喜欢的书,但是极少有人知道其内容,大多数人只知道这个书名罢了。当然谈论这个,许多人没有亲身体验,他们是不可能懂的。

所以我认为我和别人的追求毫无区别,都是享受。但是别人却认为我的生活毫无乐趣可言,因为花的钱实在太少了,可是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我只是在理性的追求享受,我追求的是享受本身,而不是麻木不仁,不是从别人的评价来评估享受的价值,而是从亲身感受评估享受的价值。实际上我对别人的生活评价也很差,因为我看不出来跟个奴隶似的成天被领导指挥还996有啥可享受的,也看不到自己本来没啥优点却被被人吹捧有啥可享受的,也看不出来把身体累垮了又去按摩有啥可享受的,也看不出来几十元一杯的咖啡比自己磨的两元一杯的咖啡有何不同。我看到很多人喜欢到饭店大鱼大肉还喝了很多酒,我自己也去尝试过,结果第二天就会像生病了一样萎靡不振,还会拉肚子,这样的体验毫无幸福可言。我也看到很多酒鬼得了酒精肝,需要每天吃药,但是凡是生过病的人都知道多么痛苦,除非他非常麻木不仁,我是一天也不想躺床上,我想出去活动活动身体。我以前的导师,是省部级的高官,他每分钟都被别人安排好了,生活在上下飞机之中,许多人艳羡他的生活,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酷刑,因为他没有任何自由。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是目的因控制的,他的倾向是实现他的隐德来希,也就是他的生命所赋予他的倾向,他的欲望,娇妻美妾,锦衣玉食,满腹才华,以及健康的身体来享受这一切。娶个漂亮老婆,每天衣食无忧,随便活动下身体,研究下学问,我认为并不需要花多少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实现人的隐德来希,并不需要拥有巴菲特那样多的财富,巴菲特贪图财产,搞得妻子出轨,孩子没教育好,他得到的幸福并不多。古人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消费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达到自己的利益为限度,过分了并不会导致更多的幸福,反而损害了幸福。

全部讨论

2022-08-28 13:47

真的,论治疗精神内耗,还得是雪球,各种角度各种疗法,说不上洗涤心灵,但确实帮我格局打开了

2022-08-28 15:39

前几年在天涯上看了个贴,一个男的在魔都省抠出二套房,同这经历相似,但层次没楼主这么高,只要不扰他人,开心就好。

2022-08-28 12:30

觉得你写的好

2022-08-29 08:32

活得自在、敞亮!

2022-08-28 16:53

现在产的钢琴音质不如日本二手的,同样回收,日本二手比国产买的出价

2022-08-28 16:42

写得真好啊,受教了

2022-08-28 15:04

受教了

2022-08-28 14:35

有文化!

2022-08-28 13:49

很少有人能懂

2022-08-28 13:46

论语,伟大的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