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的回顾和预测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8喜欢:7

如图中的绿线,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人均投资越高,人均GDP越高,但是随着投资的增长,单位投资所创造的边际效益下降,因此,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即使投资再多,也不会创造更多的效益。

举个例子,在改革开放前,引进了苏联的技术和设备建设了大量的工厂,这些工厂的技术水平大多数都是二战以前的技术。在建立这些工厂的五十年代,那时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国,所以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增长,但是到了六十年到和七十年代,由于缺乏创新,依然使用这样的技术,即使追加了许多投资,但是效益低下,入不敷出,经济长期停滞,甚至到了八十年代,经济增长率仍远远低于日韩等国家。

而到了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量引进国外技术,增长曲线变为图中的红线,投资收益率迅速提高,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因为经济的长期均衡曲线已经因为技术进步而上移。

大约在2015年,经过多年的投资,许多领域已经饱和,投资的收益率下降,此时民营资本开始减少投资,但是政府通过供给侧改革,对部分产能进行了出清,同时通过棚改货币化,提高了对房地产的需求,暂时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投资收益率,获得了大约四年的收益率提高时期。

到了2019年,产能再次过剩,投资收益率再次下降,此时爆发了新冠疫情,政府进行了刺激,而国外由于疫情停止了生产,并且政府发现金维持需求,于是过剩的产能再次被利用,维持到了2021年年底。

现在呢,就是到了2022年,此时,国外的疫情已经结束,产能将要恢复,而国内的产能过剩将会继续严重。此时,政府给出的决策是继续增加投资,这些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维修道路,以及房地产建设。

从索罗增长模型可以知道,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投资饱和后继续追加投资,将会导致收益率急剧下降,产生的经济效率日益趋近于零,许多投资都将会是无效投资。而这些投资绝大多数都是依赖借债,因此,会有一个均衡点,就是投资的收益率无法支付利息。这时,有两个办法可以缓解,一个是收益率低于利息时,发生大面积的违约,另一个是降低利率,以将投资继续进行下去。当然第二个办法将继续降低投资收益率,最终还是会导致违约。

从索罗增长模型我们可以得知,要促进经济增长,最终要靠技术进步,否则必将会面临投资收益率下降的问题,只有在资本短缺的时候,追加投资才能提高人均GDP,而在投资饱和后,追加投资并不能提高人均GDP。此时如果继续追加投资,只能是无效投资,其最终的命运是资产成为废铁,无力偿还借款,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金融危机。而对互联网企业的约束政策,正在摧毁创新,从而让技术进步的动力衰竭。

计划经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他们不鼓励创新,而企图充分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进行充分投资。所以他们想要实现的目标是企图沿着绿线,从0点发展到A点,然后维持一个停滞的经济。而市场经济鼓励创新,所以他们的目的是不断从绿线到横线跃进。

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在投资上,要格外规避被过度投资的行业以及他们的上游行业,这些行业的收益率会不断下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以前的火力发电厂的投资火爆,而他们的上游东方电气投资收益率很高,但是随着火力发电厂的饱和和亏损,投资停止,东方电气发生了巨亏。

全部讨论

2022-05-21 18:43

我觉的不是计划经济不鼓励创新而是没办法创新或者说没能力创新。创新需要zy的思想,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2022-05-21 13:53

资本深化转向技术创新

2022-05-21 13:37

TISS哥,新能源,现在是否算过度投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