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投资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3喜欢:7
1 少数股东的Roe高是因为大部分权益为上海海港陵园,这个陵园的roe很高。
2 产生大量商誉的收购并不能说是溢价收购,25倍pe收购贵州茅台也会产生大量商誉,最重要的还是看收购后的自由现金流。
3 管理层也想直接从政府购地,但当地政府不可能低价卖给福寿园(除非有关系),收购的行为是一种利益分配。
4 福寿园优秀的财报数据和管理层问题是共生关系,没有管理层凌驾于规则上的关系优势,就不会有福寿园。
5 墓地是必须消费品,而福寿园的产品确实是可选消费品,拥有良好经济特征,在库存充足的情况下,利润会随着人均收入的上升而上升。

热门回复

高端的墓园,面向头部人群,的确是可选消费,就看大家是否看好头部人群的消费力了。
跟白酒一样,这些年,总量不断下滑,增长的主要是头部品牌

通过港股通购买,无论持有多久,都需要交20%的分红税。

问个事通过港股通买港股不管持有多久都要交20%的稅是不。

我记得农夫山泉的股权结构和小股东没什么冲突啊,老板持股比例很高,难道农夫山泉和养生堂有大规模资金业务往来?
如果说农夫山泉上市前把公司的钱分了,其实这件事很正常,上市就属于卖掉自己手中一部分股份,我先把股份中的钱分了,然后在卖股份,反正这个市场中对每股现金也不太在意(并不会因为每股有1元的现金资产,导致每股涨一元),那上市前分钱最符合我的利益。

无论白先生是不是代持者,背后的大股东都不能明面大张旗鼓的赚钱,因为最初并不是通过正规途径获得的资产,所以把钱放在公司里,自己通过不需要披露的方式来运作一大笔钱来获利是风险最低的获利方式。
国有企业和小股东的利益不一致,所以在国有企业经常能看到小股东利益被侵犯的情况,所以有些公司大股东和小股东利益完全一致时,在估值上是可以加分的。

当时有很多私T国有资产的例子,我不评价这件事的性质,只能错误的发生是因为当时制度的漏洞,这种事和正当渠道获取资产不同,不能放在明面上,如果白先生真有这么多股权,然后大规模回购,拉升股价,自己卖出获利,这么做太明显了,很可能被盯上,大规模分红是同理,只有把钱放在公司里,自己掌握大额现金的控制权,通过不被发现的方式来获利才最符合自身利益。

2023-06-28 22:58

总结太到位了,句句都是价投要思考透彻的必修课[很赞]$福寿园(01448)$

2023-06-27 22:56

我知道那些事,新京报的旧文也看过,我的意思是,不管藏不藏,只要白晓江真是大股东,有足够多的可分红股权,那么他就该回购。
除非账上现金早就不翼而飞了,或者一部分不翼而飞了

目前的股权架构目的就是让大众看不清,不过白先生可以分得利益很多,不需要纠结在白先生持有多少股份,换一个人经历了和白先生一样的事,也会故意隐藏股权架构。
如果你真想弄明白白先生为什么这么做,那你可以去了解大概30-35年中国发生了什么,把所有事串起来,你就明白了。

中肯[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