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苹果公司#2024年WWDC大会#,为何先降后涨?先说说为什么大涨:

第一,这届大会应该是苹果最大规模的一次软件更新,涵盖了:visionOS、iOS、iPadOS、WatchOS、Home、macOS,还多了一项Apple Intelligent,翻译成中文就是:苹果智能。这意味着,苹果用户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应用生态,最统一的使用体验。

第二,这也是苹果第一次充分展示自己的端侧AI逻辑,让AI真正地实现了跨端侧的落地。

一方面通过苹果在各个终端的OS实现了AI能力,举一个大家都印象深刻的AI应用,就是iPadOS中的“math notes”这个AI应用,这项功能核心之处在于,系统可自动读取并分析屏幕上的内容并给出计算结果。比如用户可手写一个公式,让计算器给出答案,如果用户更换了计算变量,计算结果也能同步更新,甚至还可以实时生成函数图。

另一方面,通过开放性地接入第三方通用大模型来弥补苹果自身无法实现的AI能力,比如这次展示了苹果接入OpenAI的能力,未来苹果肯定还会接入其他的大模型。

这内外两方面的能力,统一收口到SIRI,让SIRI来完成跟用户的交互。这其实就是业内一直讨论的智能体。智能体,就是要完全理解用户的意图、需求,再调用整合产品的AI能力,结合端侧用户个性化数据,从而满足用户的这些意图、需求。

目前苹果展示的SIRI能力基本就是智能体的作用。比如,这届大会上展示了SIRI可以帮助用户整理散落在各个APP上的信息,几秒钟内为用户提供推理判断后的答案。端侧AI能力不足时,SIRI会提示用户是否需要调用OpenAI。

苹果展示的智能体逻辑,整合起来被统称为“苹果智能”。实际上,这个逻辑并不新鲜,我半年前在联想工作的时候,当时内部主要讨论的工作就是如何实现跨端侧、跨系统的智能体,只不过苹果率先打通了。当然,具体的体验如何,还需要时间验证。

第三,这届大会再次证明库克是个销售奇才。他一方面展示了苹果生态的AI应用,一方面又提示大家,只有在 iPhone 15 Pro 和配备 M1 及更高版本的 Mac + iPad 上可以使用苹果智能。果粉们大多又都是各种想要高端化的人,他们哪儿受得了这个啊。全球22亿+的苹果用户,大概得有20亿用户想买新苹果吧。

以上这三点下来,苹果公司的市场空间再度被打开,股价自然上涨。但为什么大会召开当天股价反而下降2个点呢?

苹果发布的这些AI应用,在产业圈确实算不上领先的技术,商业逻辑也不是什么领先的商业逻辑,可以说是有失带头大哥的身份。

就像很多专业媒体总结的那样,很多系统功能都是安卓或Windows系统早就有的,比如通话录音功能、游戏模式、智能多窗口管理,等等。

苹果公司没有展现出,在AI时代应有的AI底座及底层AI逻辑。

看过微软Build大会及谷歌I/O大会的,应该都了解,微软虽然不研发AI大模型,但是它通过copilot的三个平台,Microsoft Copilotcopilot+PCcopilot堆栈,完成对大模型的整合,并实现Windows系统及Office软件、硬件产品、Azure云的革新。

谷歌则是通过掌握Gemini大模型,完成对谷歌旗下所有产品及能力的革新,包括搜索、硬件产品等。谷歌还进一步研发多模态的智能体项目,也就是Project Astra。

无论是微软还是谷歌,我们都能清晰地看到各自是从底层逻辑向上推进AI的应用变革。但是我们看苹果的AI,只看到一些简单的大模型应用,比如总结、归纳、优化文章、语义搜索等。这些应用到底是否来自苹果自研的大模型,也不得而知。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苹果有自研的大模型,叫Ajax,于2023年开始研发,曾预计在本年度WWDC上发布。但显然计划落空了。所以,很确定地说,在AGI时代,不掌握底层AI技术。发布会开得再花哨,应用功能再繁多,也都是镜花水月,跟着别人跑啊。

可以确定的是,苹果未来大概率就只是一个生态整合者,而非最初定义的那个改变世界的创新者了。苹果可能会把OpenAI等大模型的最后一公里应用做好,整合进苹果智能。但苹果能否控制大模型公司,继续掌握硬件产品的终极定义权呢?

正如马斯克质疑苹果的数据安全性,苹果连用户数据都喂给OpenAI这样的第三方了,自己又没有大模型,没有底层AI逻辑,无法开发自己的AI,谈何隐私保护?

关于未来,我个人更看好微软和谷歌苹果老本很厚,但能吃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