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一帖:2016年,也许会很性感(深夜凌晨完整版)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72回复:104喜欢:199
一到过年过节,TTB就很忙,所以这几天,就忙了。原本是打算写一点2015年的总结的,打开电脑一看,雪球内外,全是这一号文章,写的都很好,我很同意,想法立马变了,大家都写这么好,把该说的都说了,我就算了吧。翻翻以前的文章,扬扬洒洒也有几百万字了,尤其是股灾以来,我尽到了作为一个人应该尽到的责任,表现自我感觉还算对得起观众,也是该说的都说了,也实在没有什么特别好总结的了。
投资嘛,看过去是为了总结,总结是为了应对未来,所以还是多看看未来吧。再说,总结过去,一套一套的,没有压力,基本上属于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怎么说都不能算错的范畴,不能当饭吃,看两篇就行了,看多了,腻味,没意思。
明天就开盘了,2016年,对于股市投资者,就算真正开始了。在真正开始之前,我聊点对于2016年的总体看法,想来还不算晚。
行文风格,一贯,想到哪写到哪,也许很长,也许很短,无法预告,慢慢看吧,如果写得不好,也别怪我,我本来就没准备惊天地泣鬼神。
我只是一只股市老鸟,所看到的只是我能看到的,所叙述的也只是我能叙述的。我只是在我衷爱的财富森林里浅浅地鸣唱,没有把自己打扮成大尾巴狼的计划。
抱歉,又罗嗦了——开讲!

第一部分:我们现在面对什么样的环境?


我打算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和叙述这个问题:经济面,政策面,情绪面,和市场面。

先看经济面:大家都认为,国家的经济很糟糕,恐怕在2016年还得继续探底,国家统计局公面的一些相关数字,也完全支持这个观点,所以市场上,好几年了,经济硬着陆的声音总是此起彼伏。今年也不例外。但我不悲观。我们首先要看到,现在死的都是一些什么企业,说句不好听点的话,很多企业早就该死了,早死早托生,不是坏事;其次看到这轮经济调整中我们国家的主动性质。比如楼市,基本上可以说泡沫是主动刺破的,所以现在看似被动的局面包含着很多的主动。毛病有了,看到了,死不了人,所以不用害怕。最近我在企业层面上做了一些基本的调研,我发现企业家们对未来都有一个谨慎但不失乐观的预期。大家都认识到以往的发展方式不行了,必须寻找新的商机。这一点,让我看到光亮。最后,想一想中国的人口,中国人勤劳节俭不怕吃苦的品性,南北差距、东西失衡的结构,忍不住叹一句,中国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呀。这一点,不是小日本、小阿根廷可以比拟的。别动不动用失去的多少多少年来吓唬中国——要说失去,中国已经失去了200年,200年还不长吗?要说翻身,现在才是刚开始。耐心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所以我对中国经济的判断:一是很难硬着陆,二是再差也有6%以上的增长,能实现这两点,中国还是中国。2016年可以确定的事,改革,转型,虽然艰难,但将继续。改革会触动利益阶层,所以反腐先行;转型也是小步慢跑,不会一蹴而就,但新生力量的萌芽,会逐渐地壮大。2015年初,支撑牛市基础的理论之一就是改革与转型,难道一场股灾,就把这一切都冲垮了不成?我们看到,没有的。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报全稿,讲的其实全是这两个词。国家对未来的经济,有着满手的一把好牌。套用雪球上最近常用的一句口头禅:你若悲观,你就输了——输在了起跑线上。不要光看消极的一面,更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否则,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我们的一切活动,包括投资,都以此为基础。真要实现了,基本上决定了我们买什么都赚的格局,真要崩溃了,买什么恐怕都很难真正的独善其身。投资就是投国运,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其次,看看政策面:宽松,继续的宽松。这恐怕是2016年相对比较确定的主题。货币政策,对降息不敢有太多的奢望,但对降准,还是有很多的期望。我们要看到,我们的存款准备金率虽然几经下降,但目前还维持在变态的16%下下。这个数字,全球首屈一指。再往下降一半,恐怕也不能说就到了危险区。现在大家动不动就批评国家放水——其实美国早就放水放了七八年了,而反观中国自身,池子还很大,水还很多,不放才是真正的危险。财政政策,也已在新年初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定调,适度宽松,财政赤字提高到3%。中国人讲话含蓄,当年国家一把投了四万亿,提法也叫适度宽松——所以中国的适度宽松,就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意思。最后,让我们再来看看国家的股市政策:管理层对股市的重视史无前例,事实摆在那,用不着多说了,谈点具体的事儿:我认为有两件大事,对2016年的中国股市具有重要里程碑式的意义——一是养老金入市,二是注册制的实施。这两年事在2016年是注定要发生的(实际上已在进程中),推动到哪一步不好说,但明显是在推动过程中。前者是一种长期的直接的输血,后者是一种股市制度的根本性变革。说到养老金,我很遗憾——前两年最应该入市的时候,没有入市,管理层失误不小,但2015年的股灾,的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亡羊补牢的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次机会,我想管理层一定不会放弃。说到注册制,很多朋友会辩解,中国式的注册制,和国外的注册制是不一样的——很对,但要看到前途和根本,再是中国式的,它也是注册制,企业的批量上市会慢慢体现出影响来的。现在看到一些股市大V在那感叹:还是不实行注册制好,像以前那样暴涨暴跌的市场,其实挺好——一副典型的割韭菜的嘴脸,在TTB看来,丑陋无比。至于什么资产荒、储蓄大搬家、财富再分配之类的老生常谈,大家都已经讲得好多,有兴趣的自己到网上搜搜。2015年这些因素存在,2016年这些因素继续存在,而且很多还在强化中存在。一句话总结:2016年,水很多——2016,可能会很性感![大笑]
再是看看情绪面:股灾的确重伤了市场的情绪,这个疗伤的过程恐怕得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我前期判断“调整将痛苦复杂而漫长”的根据之一。但是我们要看到,股灾能重伤情绪,但行情又绝对能培养和激发情绪。而我一贯的观点,任何一次大的股市行情,从来都不是小散户能够发动起来的——纵观国内国际股市历史,任何一次大的行情,首先都是由大的机构大的资金点火的,散户只有跟随和被激发以及最终被收割的份儿。现在从5000点降到3000点,市场没有情绪了吧?那好,将来市场再从3000点上升到5000点后,情绪又会汹涌澎湃的。这一点,我敢打赌。2014-2015年的这一波行情,让我彻底看透了这一点。年中,看了一本奇书——法国人勒庞写的《乌合之众》——我明白了一点:大众情绪,就是那么回事儿——当神圣的时候,比谁都神圣,当愚蠢的时候,比谁都愚蠢。盲信盲动盲从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规律。股民来自于五湖四海,虽然彼此不相见,但共同的致富梦想把他们聚合到一起,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群易被操纵和激动的乌合之众。平时散漫,一旦为利所诱,群起而效,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摧毁力。据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不是嘲笑股民,股民的记忆也不会更长久。所以,我对情绪面的观察,很大的程度是借鉴和思考,常常反其道而行之,从来没有作为正向的判断依据和行动准则。一句话:是股市行情决定了情绪面,而不是情绪面决定了股市行情。很多人都弄反了——希望我们别再弄反了。什么事弄反了就不好了。
最后,让我们重点看看市场面:我们现在的市场,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节上?雪球上最近发了那么多能人雄帖,林林总总,洋洋洒洒,其实根儿上都在探讨这个问题。我看,悲观的情绪很多。每当看到这样的帖子,我都很奇怪,这有什么好争论的?市场的格局那么明显,怎么就看不到呢?一方面,小票贵得吓人。现在神板又100多倍的估值了。按神粉们的算法,每年神企利润增速50%,一年之后估值就会降一倍的。所以2016年,神板的估值——至少动态市盈率吧,会一下子降到50倍上下的(能不能实现我不知道,反正按照神粉们的逻辑,就是这个样子吧);另一方面,很多优质的蓝筹股,还在变态的低估中。著名的“金三胖”,低者估值五六倍,高者十余倍。按最悲观的预测吧,0增长,2016年估值还将维持在低位,负增长,降一半,估值还不到二十倍,连降三年,才能成神票。这就是定盘的星啊。二元失衡结构,就这几个字,2015年管用,现在还管用,不知2016年会不会继续管用?这两天晚上,看书累极,我就跑电脑上扒拉扒拉这几项数据:沪市整体市盈率还不到20倍,全市场总值不过60万亿,流通市值不过四五十万亿,整体证券化率不过百分之七八十,能算高吗?如果国家规划的6-7%的增长率能维持10年,那么10年之后国家GDP总量将轻松突破140万亿(未计通货膨胀),与未来的增长潜力相比,现在的市值顶多就算一个小小的零头啊。证券化率已达150%的美国股市不悲观,证券化率还不及其一半的中国,反倒黑云一片完全没有前途了?这是什么逻辑?神逻辑?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现如今的,中国股市面临的基本状况。至于什么人民币国际化,A股入篮,也都是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事儿。都很重要,但还都属于外围性质。市场上也都炒作很多了,我就不多说了。姑且一笔带过,让我们转入下一下有趣的话题。

第二部分:我对2016年股市的总体分析

2015年初的时候,TTM告诉我:雪球大V说了,这是我们人生中能经历的最后一场大牛市了,也是我们能抓住的最后一次财富快速增长的机会了——要是不买股票,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彼时大盘在3200点左右。当时我就训斥她:胡扯!股市涨跌,乃如潮涨潮落,谁说机会只有一回?
果然,不幸被我言中。3000点很快就又见到了。当初撺掇我太太说再也见不到3000点的人,又到处发帖,说这一辈子再也见不到6000点了——基本上可以肯定,这都是一帮人。一帮披着大V外衣的菜鸟。[大笑]
倒不是我对未来太过乐观,而是市场的现状,决定了我们不必太过悲观。
如上所述,经济面不算太差(如果6%以上的增速都叫差,那6%以下的国家是不是人民都没活路了?),政策面又空前宽松,情绪面完全可以无视,市场面,还有那么多、可以说是批量的低估蓝筹可供炒作,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去受悲观主义者的影响去相信崩溃论、熊市论。
我最近没有响应雪球号召、迟迟没有写帖总结2015展望2016,除了工作忙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认为我对市场的基本判断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而N形牛市理论,已经让我说道得朋友们脑浆子疼了。
今天再梳理一下总体思路,我发现惟一可以强调的是:N形牛市,越来越成形了。
我对N形牛市的四个基本判断,依然有效——怀疑的朋友,尽可以耐心的等待,让时间来判明对错就是喽。
最近来了不少新朋友,索性再把那四个基本判断重复一遍吧:
第一,牛市还在;
第二,牛市中途的调整(股灾以及后股灾时代)注定痛苦、复杂而漫长;
第三,牛市第二阶段将缓慢而悠长;
第四,市场风格必然转变。

这四点,以前多次分析过,刚才在叙述和讨论基本面时,其实也都已经夹叙夹议了。

很多朋友,不相信慢牛——认为中国股市从来都是暴涨暴跌,从来也没有过慢牛。我以前看到类似的回帖,从来都没有正眼相看过。这类回帖的出现,只能证明一点,大多数股民的记忆和鱼类差不多。
有时候,被挑拨的不耐烦了,我顶多回一句:打开K线图,看看年线!
但就是很少有人真的这样做。
其实看看年线,我们就能发现,无论在总体的大趋势上,还是在一定时期的小范围内,慢牛在中国,都是活生生地存在的。
大的趋势就不说了,从开市之初的100点,到现如今的3500点,事实摆在那呐——单说局部范围内的牛市,也的确存在过横跨数年的慢牛市的。
我平时是不喜欢掉书袋的,今天破例一次吧:1995年,上证综指收盘在555点;1996年,收盘在917点;1997年,收盘在1194点;1998年,收盘在1146点;1999年,收盘在1366点;2000年,收盘在2073点——一场横跨6年之久的大牛市,就活生生地发生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而中国股市至今为止,寿命还不到三十年。也就是说这场慢牛,从年度的占比看,占了整个中国股市历史的近四分之一的时间。怎么就能说中国从来没有过慢牛呢?
我非常非常地奇怪:2000年到现在,不过15年,我们怎么就把那一段历史忘记得那么干净呢?
不光雪球,网上网下,回顾和分析那段历史的专家和学者,几乎没有。真是戛戛乎怪哉!

1995年到2000年,知道那一段牛市背景是什么吗?
工人下岗,国企倒闭,倒逼改革;金融不振,经济凋敝,通货膨胀——也就是在那一个阶段,朱氏改革在艰难中起步。
那个时候的中国崩溃论,比现在疯狂。
那个时候的中国经济,比现在困难。
那个时候的中国银行,比现在更脆弱。
但恰恰就在那个时候,中国股市走出了一轮气势磅礴、横跨6年之久的大牛市!

危机,倒逼改革;改革,催生牛市。

等经济好了,你再找牛市,恐怕已经晚了。
巴菲特说:聪明人开头干的事,傻瓜结束的时候才干。
这话说得很对。我借花献佛,送给大家。[大笑]

股灾以来,我一直在分析和推演,分析来分析去,我发现当初鼓动大牛市的那些基础条件几乎都还完好无损地存在,有的,甚至还得到了强化——我准备拿当初那些糊弄我太太的大V神话来为这一段文字做结:这是我们人生中能经历的最后一场大牛市了,也是我们能抓住的最后一次财富快速增长的机会了——要是不买股票,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大V们说得很对——虽然现在不多说了,但我们不能忘记,要相信他们![大笑]
当然不会是最后一次大牛市——但肯定会是一次大牛市。
据我分析,也许目前只走了一小半。

记住我的一句话:08年以来的大熊市已经结束了,就不要总想着大熊市了。
老少爷们,杯弓蛇影,也是一种悲剧。

第三部分:我对2016年大盘指数的具体分析

没出现股灾之前,我曾以市盈率、市净率、分红率、证券化率等几个简单指标进行分析,得出这轮牛市的高点有可能出现在7000-9000点间。彼时大盘万点论是颇为盛行的。我虽然对未来充满乐观,但对暴涨、尤其是小票的疯狂充满警惕。所以,当时的预估,还是比较矜持的。股灾发生后,我意识到牛市极有可能被延长了。对于此轮牛市有可能最终上万点,反而充满了更多的期待。计算方法相同,我在此就不再浪费时间了。有兴趣的,在腾腾爸文集中找到那篇帖子,看看,自己算算,并不太困难。
我之所以坚信牛市还在,原因如上所述,我认为牛市存在的所有根据都还健在。股灾不过是对杠杆和市场在方向上作了自我误导性的选择后所作的一种惩罚而已。
我一直认为这轮牛市的起点是非常健康的,就是一种低估的价值进行一种理性的回归,只是后来被急功近利的媒体和管理层误导了,从而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股灾,就是走错路了,重新回到起点,从头再来。
2015年上半年,是快牛姿态,按当时的体量来衡量,上证能上7000点,就已经算是疯狂了。而股灾拯救了这一切。如果TTB的N形慢牛理论成立,以时间换空间,几年后大盘上万点,真的不是什么难事儿。刚才似乎计算过了,十年后中国GDP达到140万亿的体量并非难事,以今天的中国股市市值与之比较,还是比较小儿科的。
这个推算虽然简单,但是靠谱。
只是现在恐慌笼罩了常识,很多人对熊市的记忆太过深刻,已经忘记常识,也已经进退失据了。
这是一件很搞笑,也很遗憾的事情。
TTB是党员,愿意做个活雷锋,适时地提醒一下。[大笑]

但是这个万点论,是有前提的——真的慢牛,真的慢得足够长,至少五年吧。我对暴涨充满警惕。暴涨只会终结牛市,不会助力牛市。2015年上半年发生的事情,说明了一切。而经此一劫,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普通股民,都更谨慎了。也许这正是好兆头。
有钱,没处花,慢慢来。
然后,走起。

以上所讲,还是对整个牛市高点的推断。实事求是地说,臆想的成分大于理性的成分。对于已经到来的2016年,我们还是要冷静地分析,客观地对待。

分两种情况:
如果风格转换完成,蓝筹实现估值回升,大盘上4000点、5000点,甚至再创新高,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别以为4000点、5000点不可逾越,眼界放长一点,根本就不是个事儿。拿现在的估值看,到5000点,也不过30倍估值的事儿——30倍的估值在中国股市的估值体系中,根本就算不上一个多高的数字。要是考虑到增长的潜力,这个数字恐怕更是不在话下。
但是——一定听我讲完,如果2016年大盘真的重回巅峰,一定不是好事情。记住TTB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暴涨是暴跌之源。
到时候别人疯,你不要跟着疯。你要学会舍得和放弃。能不能舍得,能不能放弃,那是你的水平。
如果风格不能有效地转换,那么没办法,还是老话,调整还将继续喽——进二退一,震荡上攻。
虽然缓慢,但是亦步亦趋。
2016年年底,大盘落在3800点之上,应该不是难事。
2015年我测算大盘的价值中枢的下轨在3500点左右,2016年底,我将这个数据上调至3800点。
原因无它,就一条:企业更值钱了,而钱更不值钱了。

那么,TTB就认为2016的大盘,一定会扶摇直上,不会往下寻找空间吗?
不是的。
既然是慢牛,我们就要摒弃以前暴富的心态。慢牛的过程,绝对不是一气呵成的。比如1995年-2000年的慢牛行情,就有一年好像是相较于前一年稍微下跌的。
所以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慢牛的行程——某一年应该是允许稍微的下跌的。
考虑到15年的股灾,考虑到现在高估的神票,考虑到即将推行的注册制,我们对短暂的下跌,还是应该做好一定的思想准备的。
一般而言,牛市很难回调20%以上的,一般能达到10%,就算力度不小。
所以,2016年的沪市低点,我看在3200点之上,极限位置3000点左右。

综上,对整个2016年的股市行情,低点我看在3000,高点看在5000点之上,年终收盘能站到3200点之上,那就意味着慢牛行情依然存在。

记住:2016年,沪市的价值中枢的下轨,在3800点。
如果大盘能最终定格在这个点位之上(别超过太多),可能是最健康的一种走势。
会不会呢?
我也不知道。未来的变量太多,我们今天所做的所有的分析,都是站在今天的环境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待事情的。
若有重大变化,到时再说呗。

3000到5000,2000点的落差,这还叫预测吗?
问得好啊——TTB本来就没准备预测,我以上所作的,只是一种分析。
既然是分析,就应该考虑到至少两种以上的可能情况。

和神棍们相比,我已经算是比较乐观的了。
别要求太高。

短期的观察目标,是看否能有效突破3800点——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这个点位,是我股灾期间非常重视的一个心理点位。当时行情让我惟一产生瞬间恐惧感的点位,就在这里。
前番大盘从2850反弹至3400多点时,我也一再提醒:小心3500点上方的套牢盘。后来大盘果然在这个点位之后,开始步履蹒跚起来。
这个区域,还是需要一点时间来进行消化和换筹的。
所以,短期来看,要继续密切观察大盘在这一区域的表现。
如果有效突破了,后面的行情,会走得好看一点。否则,调整继续。
磨吧,反正死不了人。

上帝说:你别开口,我将重视你的态度;你若开口,我就笑了。
预测具体的点位,从来就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哪怕是有一定事实根据的推断,也常常与后来发生的事大相径庭。
所以巴菲特一再告诫我们:不要预测宏观。
TTB今天瞎扯鸡巴蛋,胡吹海谤这么多,此心可鉴——胃口深,还没恶心的,应当点赞。

且罢,这一章节,到此为止——再转话题!

第四部分:需要重点厘清的几个问题

写到这里,TTB忍不住想多说几句,对市场中一些带有根本性的观念问题,想谈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关于港股的问题。


很多人一提港股,开口就是边缘化,好像港股真的已经被边缘化似的。其实港股和香港一样,都是有出路的。背靠大陆,面向世界——这样的地位没有出路,什么样的地位才有出路呢?
未来很多年,香港还会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很多东西,在香港实验比在内陆实验风险小;未来很多年,香港与内陆的融合,还将不可阻挡地进行,内陆城市香港化,香港城市内陆化,此势恐难逆转;与此同向,港股市场成为中国股市第三极,将会愈来愈有可能成为现实。
所以,自从沪港通实行以后,在TTB心目中,香港的股票市场就已经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一部分了。
很多人还没有完全看到沪港通以及即将推行的深港通的重要意义——邱国鹭先生在最近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大陆股票市场与世界股票市场的连通器效应,我深以为然。而且不仅如此,关于港股,我比他看得更积极与乐观。
我说了,沪港通后,我就不再把港股作为境外市场了,我已经把它看成中国股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目前A股和港股两个市场还有一些隔绝,但这隔绝已经被有效打开,未来会进一步、最终将完全地打开。
香港如果整合不好,也许会有边缘化的问题——但港股,肯定不会。
原因很简单:同样一件商品,在A商场卖10元,在B商场卖5元,你会到哪里去买,答案显而易见——网络时代,在两个商场里买东西的成本相同。
所以,我大半年重复很多的一句话:当前情况看,中国股市最大的机会,在港股。
这句话,最近讲得更多了。希望不要厌烦。

第二,关于趋势性机会的问题。

最近,常看到大V们悲叹:像以前那样的趋势性机会恐怕再难出现了。
我看到这样的言论,就想笑。
趋势永远都在。怎么难说趋势性机会不存在了呢?暴涨暴跌,是大趋势;几年的缓涨或阴跌,难道就不是大趋势大机会吗?
这些人悲叹的,恐怕还是还是那种暴涨暴跌的短期趋势吧。其实说白了,还是一种暴富的心态,赌博的心态,搏傻的心态,投机的心态,以及割韭菜的心态。
我们始终都处在某种大趋势之中——你看不清,只是因为你眼界还不够宽泛而已。

第三,关于囚徒心态的问题

有一位强奸犯曾经对我说过:有些女人吧,你只要扯开她裤裆一次,你就能扯开两次,原因就是她顺从了,顺从了,就不是强奸了。类似的心态,在几年前的洛阳性奴案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几名被囚禁在地洞里的女子为囚禁她们的歹徒而争风吃醋。心理学家对这一现象,称之为囚徒心态。
其实就是受虐心态。
可悲的是,股民也是——也常常有这样的不健康心态。
可能是上一轮熊市太长了,把大家都折磨成精神病了,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上浮想联翩了,好像又一轮大熊市真的又要开始了。
比如半年前的股灾期间,无论从哪个角度计算,有些好股票明明已经被严重错杀了,但是大家还是不敢买——只听见满市场的鬼哭狼嚎!
现在想来,真是可悲,可怜,可叹。
别说2850了,在7月8日敢于抄底的,至今都收获颇丰吧?
所以,八年大熊市之后,我们既需要警惕重蹈覆辙,又需要警惕囚徒心态,但二者之间最需要警惕的是,囚徒心态。

熊市一定还会来的,但未必就是现在。千万不要因为恐惧而恐惧。
因为恐惧而恐惧的恐惧,只会制造更大的悲剧。
这是历史定律,不得不防。

第五部分:未来一年,我会怎么做,你又应当怎么做?

股灾之后,在3500点之前,我基本上又完成了自己近年来第二次最大幅度的调仓换股:半仓H股,半仓A股大蓝筹;高度分散化,组合中已经二十余只标的了。
股灾之前及其初期,我还适时适当地分散了一下主仓位的资金配置:拿出一部分配置了政府债券,一部分购置了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还拿出一部分做生活费。
这些计划,雪球上公开过的。
而且在主仓位之外,于3500点之前,我又启动了工资账户的定投计划。目前收益率还是不错的。
我认为,我现在对自己的资产已经布置完毕。目前的心境非常的恬淡,安定,未来会看淡短期起落,安心持股。没有大的基本面变化,不会再瞎折腾了。
这些策略及计划,完全取材于上述整体性分析。

对于球友们,我不敢建议太多、过细,但一些基本的原则,还是可以聊聊的:
一是港股很便宜,这是一件比较确定的事,尤其是长期有稳定分红、经营状况比较稳定的国企H股,已经便宜到一种变态的地步了。这是机会。建议抓住。
如果资金少,可购买一些港股指数基金进行中长期持有。
二是对3000点上下购入的筹码一定要怀有一颗珍惜之心。也许以后还会有机会重见3000点,但那一定是机会,而不是陷阱——廉价的筹码从来都是带血的。希望到时你是拣筹码的人,而不是流血的人。
三是对新入市的股友,我只想说一句话:如果是抱着学习和投资的目的来到股市的,那么欢迎你成为中国千万股民大军的一员,希望你至多拿出你积蓄的三分之一的钱来小试身手,如果你是想一夜暴富来的,那么我只能说,哪儿凉快到哪儿凉快去吧。

长期看,股市只剿杀满腔热情的投机者,从不剿杀冷静理性的投资者。

今天就讲这么多了。以后有机会再聊。886![大笑]




我是腾腾爸雪球文集: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16-01-03 20:10

每篇必读!好文章l

2017-04-17 17:28

继续拜读

2016-10-25 09:30

写的真好

2016-01-19 01:50

据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不是嘲笑股民,股民的记忆也不会更长久。所以,我对情绪面的观察,很大的程度是借鉴和思考,常常反其道而行之,从来没有作为正向的判断依据和行动准则。一句话:是股市行情决定了情绪面,而不是情绪面决定了股市行情。很多人都弄反了——希望我们别再弄反了。什么事弄反了就不好了。

2016-01-07 23:14

睡前又仔细拜读了一遍。。

2016-01-07 16:22

伟大!伟大!伟大!

【冷静观察】今天(1月7日)A股熔断了,H股却继续交易。近期一再发生的现象又发生了:大跌中,H股跑赢A股,A股中,大烂臭跑赢小票。TTB半仓H股半仓A股烂臭,又不出所料地跑赢市场。前边两个头像,您说我是该选择哭呀,还是该选择笑?

市场的失衡问题,早晚得解决,只是没想到竟然是以这种惨烈的方式进行修复。
中华威武!

已经这样了,看谁能活到最后吧。
活下来的,就是笑到最后的那个。

我从井岗山来,顶多再打回井岗去。

谁怕谁呀?

暂时继续保持下面这张母帖及其续篇的所有分析和判断,郑重推荐!
多捞两个粉,将来打脸,好响亮!


$上证指数(SH000001)$$深证成指(SZ399001)$$创业板指(SZ399006)$

2016-01-06 06:57

ttm, 憋说话, 吻我...

2016-01-05 19:36

标记一下

2016-01-05 15:33

好长,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