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逃脱资源诅咒:俄罗斯和挪威的比较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0喜欢:0

资源诅咒其实也是一种正儿八经的经济学原理,而且是被屡次检验过的。它证明,人的理性思维是有限的,人只会朝着伤害最小收益最大性价比最高的方向前进,而不是长远最优的方向。

至于哪种选择才是长远最优,最好的办法就是比较,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比如解体后的俄罗斯,既想维持大国地位,又想经济快速发展,最优的选择就是利用苏联的工业和技术遗产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中,不断升级换代技术,补齐苏联时代的轻工业板块,进可继续称雄于世,退可自保不必万事求人。事实上当时苏联高素质的工人和技术远比中国多,融入全球贸易的难度远比中国小。但搞现代经济哪有那么容易?那需要整个国家脱胎换骨,需要触及各方面的利益进行彻底的变革。比如像中国80年代至2000年那二十年间,经历了多少深刻的改革?哪有卖油这么简单,躺着赚钱还不得罪人,何乐而不为?

就目前而言,全世界成功逃脱资源诅咒的国家只有一个,就是挪威。挪威自身资源丰富,完全可以靠卖油过上好日子,但仍然坚持创新,坚持稳健财政,积极为未来布局。挪威人虽然完全可以像沙特人那样躺在油罐上天天数钱玩,但他们却在高科技领域频繁创新,积极拥抱新能源,逐步在21世纪成为全世界高科技公司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他们的危机感也很强,虽然很富裕,但个人所得税高达40%,财政相当稳健,并且很早就成立了主权基金在全世界投资。挪威只有500多万人,但却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主权基金,比中国的中投还大。

但挪威之所以能够逃脱资源诅咒,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发现石油的时间太晚,直到1969年,北海油田才被发现。在之前,挪威人一直都被旁边的瑞典人瞧不起,被称为乡巴佬。虽然挪威地处偏远,但挪威人的历史文化还是有相当的基础,挪威的第一所大学奥斯陆早在1811年就成立了,而早在1814年挪威就制订了宪法完成了君主立宪制改革。所以到了挪威发现北海油田时,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挪威人的整体素质已经相当高,国家理性也相当成熟,这才有了发现油田后的明智选择和集体克制。

另外,挪威很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几百万人,普遍理性,达成共识就相对容易。但俄罗斯却不一样,体量很大,想要达成改革共识非常艰难,所以只能靠卖油换汇产生的收入来缓解各方面的矛盾,但谁曾想卖油上瘾,最后不可避免地陷入资源诅咒。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因为自身某种资源很丰富,从而不可避免的陷入严重依赖这种资源的陷阱,进而被其反噬。比如中国,就是人力资源太丰富。

——————————————————————————————

补充:有人提到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是资源丰富的国家,为什么它们没掉进资源陷阱呢?我认为,资源丰富的国家,是大概率要掉进资源陷阱的,美澳加也不例外。

事实上把美澳加放在一块是不合理的,因为按人均占有量来说,美国算不上一个资源很丰富的国家,要不然也不会在70年代被石油危机拌一跤。直到最近15年,因为页岩油革命,美国才实现了完全的能源独立。

真正称得上资源丰富的国家,必定是储量几倍甚至几十倍于自身的需求量,单靠卖资源就能养活本国人的那种才算。比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但这两个国家为什么没掉进资源陷阱呢?原因就在于他们在资源能够大卖特卖,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步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虽然这两个国家资源非常丰富,储量远超自身的需求量。但在二战以前,由于全球经济的体量还很小,对铁矿石和石油的需求还不是很大,加上远洋运输费用高昂,所以在二战前这两个国家的资源对来全球各国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吸引力。直到上世纪的石油危机爆发后,加拿大的石油才开始大规模出口到全世界。而直到2000年后,中印两国的钢铁需求爆发后,澳大利亚才真正进入了靠卖铁矿就能过上好日子的时代。在之前,澳加两国的经济其实主要还是靠制造业和技术行业,卖资源只是副业,整体也远非现在过得这么滋润。就现在情况而言,澳加两国由于技术底子比较厚,在国际市场上还是很有竞争力,所以这两国的人也不必依靠卖矿过活。但也不排除未来两国的竞争力下降后,只能靠卖矿过日子,从而掉进资源陷阱里加速衰退。

所以,不能凭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案例就能否定资源陷阱的概率。从俄罗斯的案例就可以看到,当苏联解体后,正值西方石油需求高峰时,铺根管道就能收钱,谁还愿意苦哈哈地改革呢?如果当时石油需求不旺盛,估计俄罗斯人也会苦了几年后最终走上全面改革的道路。但石油阻止了他们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