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2喜欢:0
之前看您分析中药配方颗粒的一大优势前景就在于拓展及取代很大一部分的中成药市场,而法规中29、30(古方仅需非临床安全研究资料)、31(鼓励院内制剂)、32条(传统工艺院内制剂仅备案不需批号)对成药的研制和生产要求大为放宽,请问可能会对配方颗粒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引用:
2016-12-26 00:31
$中国中药(00570)$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权威解读:中医药发展的里程碑—中医药法的立法背景、意义和亮点
2016-12-25 19:17:49 出处:中国人大网 作者:张涛
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16-12-26 15:18

沒影響的,因為用的地方不一樣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 (中醫就有這麼牛) ,孟景春的書,南京中醫藥大學的教授,裡面有不少孟教授治療疑難雜症的過程。在治病時,孟教授辨症論治,在初診或二診使用飲片煮成的藥湯,等病治好了,可能會用本來的方子稍做修改,製成藥丸讓患者服用。飲片和成藥的差別是,成藥是固定的成分,初診二診時對症下藥,藥的份量拿捏要準確,就不能使用固定成分的中成藥(除非那個成藥剛好對症),而是使用飲片配製適合患者的劑量,熬成藥湯。等到病治得差不多了,要鞏固成果避免復發,為了方便就能製成丸劑之類,如果有了配方顆粒,也可能不用中成藥,而是從頭到尾用配方顆粒。
中醫的辨症論治很複雜。就一個頭痛,西醫可能開給你頭痛藥解決,中醫辨症是要看引發頭痛的主因是什麼,可能不只單純頭的問題,肺、腎、肝才是引發頭痛的主因,也有可能是肺腎同時問題,也有可能是腎肝同時有問題,後面還分陰虛陽虛實症虛症之類,用的藥都不一樣。花點時間找本中醫學概論,就可以知道在精準用藥上,成藥不完全符合傳統中醫師的需求,飲片或配方顆粒才能配合醫師做辨症論治,隨症加減的動作。
所以給個結論,飲片和配方顆粒主要就是給中醫師開的處方藥,是中醫師的主要武器,和中成藥重疊比例有限。
整個中醫藥法裡,中醫師的認證方法和對中醫診所的備案制,對配方顆粒都是非常有利的

2016-12-26 14:18

先來個轉貼
中醫藥法全文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