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矿是个好生意吗?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7喜欢:6

$紫金矿业(SH601899)$ 如果身边有个矿老板,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和开了印钞机一样,躺着挣钱,而当资本市场有一个靠挖矿每年净赚200亿的企业时,很多人就犹豫了,开始说什么周期股之类的。那就扒开了好好看看,挖矿到底是不是个好生意。

挖矿和制造业其实是有相似之处的,本质都是通过生产产品并销售赚钱的行业。而现在制造业30PE,挖矿10PE,显然市场是觉得挖矿更不靠谱,风险更大一些。我想了想挖矿和制造业的区别,欢迎评论补充指正。

挖矿的相比制造业的优点:

1)不用考虑下游的销售,不管铜矿还是金矿,只要生产出来就有人买,不需要额外的营销费用,而制造业即使是最基础的产品,也需要考虑产品的销售和竞争力。

2)无需担心产品过时,或者技术落后。即使是隆基这样的龙头,也要担心自己的技术有被颠覆的可能,而这一旦发生,对公司的生意就是毁灭性的,会让人怀疑公司永续经营性,然后压低估值。但是金和铜,至少在我能看到的人类的未来,永远存在需求。

3)更少的不确定性,努力比选择更重要。当年隆基押注单晶硅奠定了现在的龙头地位,技术路线的选择,是制造业尤其是前沿制造业绕不过的话题。对于挖矿来说,努力比选择重要,像紫金一样能踏踏实实干事的企业,我相信是比那些老牌的白左外企强的。不过也不是说挖矿企业不需要选择,紫金当年选择了铜矿,现在又选择了锂矿,但这本质是公司业务范围的选择,和技术路线的选择还是很不一样。

4) 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身为一个中国的资产,罕见的成为去全球化时代的受益者,而非受害方。俄乌战争后,供应链的本地化让欧美警醒,友岸外包已替代全球化成为新的方向。新能源的故事摆在眼前,美国的inflation reduction act,欧洲的rePower eu,都强调对新能源的投资,但是投的是本地的新能源(即使他们成本更高),中国的资产越来越难从全球的需求中获利。但是铜不一样,即使欧美把需求转移出中国,该用的铜一点不少,挖矿的同样能从铜价上涨中获利,甚至是,将需求转移给东南亚等欠发达国家后,当地需要建设工厂、道路、住房、电路,对铜产生更多的需求。

挖矿的相比制造业的缺点:

1)终端产品的价格波动不可控。这也是周期的来源,矿产的勘探周期长,高价收的矿投产时价格可能就跌了很多,很多矿企就是这么死的。这点就是体现企业判断力和定力的时候了。

2)上游成本向下游传导的能力。这个和第一点可以合并为一条,如果锂价上涨,宁德时代可以立刻传导给下游电池价格,因为从上游原材料->生产->销售的整个周期很短。但是矿山不同,因为时间周期太长,收购矿山与矿石的销售可能面对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甚至可能处于完全不同的经济周期位置。

3)政策风险和地域风险。很多矿都在发展中国家,还有不少面临战乱。政权转换,工会等等都是个问题。

4)扩产慢。制造业在行业上行时的发展速度可以很快,宁德时代的电池产能1-2年就能翻番,完全取决于下游的需求,矿企显然做不到,产能都是很多年前布局好的,因此注定收入增速会更慢。

先想到这么多,欢迎评论补充

全部讨论

2023-01-13 11:21

玩游戏第一个就是刷资源。人类世界最终就是争夺各种资源的一场游戏。对于优秀矿企的偏见期待纠偏的一天。钢铁厂买了几十年的高价垄断铁矿石毫无一丝精进难以置信。

2023-05-29 10:59

$紫金矿业(SH601899)$ 看到光伏龙头隆基跌的这么惨,又有了新的体会,制造业的扩产快是个双刃剑,优点是短时间内可以使得利润迅速增长,缺点是也会突然造成狂欢后的产能过剩。而挖矿则不同,即使利润丰厚,但是因为增产周期极长,企业介入时会很谨慎,这也导致已经有矿的企业可以产生长期丰厚的利润。

2023-01-13 12:12

跟我想的一模一样,赞

2023-01-13 11:55

根本原因就是你说的,产品价格波动,你前期花出去的钱,包括买矿,勘探,场地设备投入到最后产品出来,有可能你当初是按10万一吨做的收益率预算,结果等你出产品它只有5万一吨了,根本不可控,小的公司直接就倒闭了,因为矿企的投产周期太长了,远比制造业长,转身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