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交易策略之动态再平衡

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4喜欢:19

19世纪中叶,美国有一位非常厉害的牛散名叫海蒂.格林,在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时说道,“赚钱其实没有什么秘诀,你需要做的就是低买高卖”。海蒂.格林虽有许多性格上的缺点,但不妨碍她成为一名出色的投资家,人称华尔街女巫,在她1916年去世的时候留下了11700万美金的遗产,即便按照今天的可比价格计算也能排在全美前40名,这笔遗产的价值甚至超过了在同时期资本市场上叱咤风云的摩根。

当然对于低买高卖,由于人性的贪婪要想实现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人性的弱点更容易使大家习惯于追涨杀跌,最后大多数人都会买在高点而卖在低点,这就不是低买高卖而是高买低卖了。

在前面的几篇文章里,我曾经和大家介绍过ETF的优点总结下来就是天然具有优胜劣汰的个股退出机制,但同时由于满仓持股的特点,也会在熊市环境下出现较大的回撤,因此今天就利用ETF的这些特点给大家提供一个经典的高抛低吸的解决方案即动态再平衡。

动态再平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低买高卖,但通过权益类资产和固收类资产的动态再平衡,事实上有高抛低吸的效果,下面上两张图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这两张图数字比较多,刚一看可能有点蒙,但这就是动态再平衡最基本的原理图,以第一张图为例,反应的是在上涨过程中是如何进行动态再平衡的。假如现在的你的资产是100万,其中50万是沪深300ETF,50万是国债ETF,沪深300ETF:国债ETF=50%:50%,未来沪深300ETF涨了20%,国债ETF也涨了6%,现在总资产从100万增加到了113万,沪深300ETF:国债ETF=60万:53万,这样由于沪深300ETF大幅上涨原来50%:50%的平衡被打破了,现在要使他们的资产比例恢复到50%:50%,就必须卖掉3.5万的沪深300ETF买入3.5万的国债ETF,这样才能使沪深300ETF:国债ETF恢复到50%:50%的状态,从而做到高卖,这就是上涨过程中的动态再平衡。同理,下跌过程中的动态再平衡也是一个道理。其实动态再平衡主要就是利用了权益类资产波动速率大于固收类资产的特点,通过资产再平衡,在动态过程中进行一个高抛低吸的操作,固收类资产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国债、甚至可以是黄金,总之就是不同于股票的且波动比较平缓的资产,如果你一点波动都不喜欢,那就直接以现金替代也是可以的。

接下来再向大家展示一下,资产在波动过程中的一些测试数据。

以上图B基金为例,假如在100万资产中B基金与货币的比例是50%:50%,B基金净值从1元-0.7元-0.5元-0.6元-1元-0.7元-0.5元,这一过程中我们对B基金和货币资产进行动态再平衡,大家可以明显看到每当B基金的净值在波动过程中从一个原点经过波动再回到该原点的时候,此时无论是你的持仓份额还是总资产都要比上一次原点的时候显著增加,这就是动态再平衡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当然在总资产中权益类资产和固收类资产的比例,其实也是可以调整的,对于稳健型的投资者我还是建议50%:50%就可以了,至于动态再平衡的时间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交易习惯,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一个月,甚至是一个星期。总体来讲,动态再平衡不仅是一个经典的交易策略,其实也是一个经典的资产配置策略。下一篇文章我再向大家介绍ETF交易策略之定价定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文中所使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第三方公开资料,本文不保证上述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也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股票、ETF、基金等都是具有较高预期收益及较高预期风险的投资品种,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定之前需了解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指数的魅力(一)

指数的魅力(二)

指数的魅力(三)

指数可以买吗?

投资前需要掌握的逻辑—不可能三角

ETF的缺点是什么?

全部讨论

2020-02-27 17:36

其实就是高抛低吸,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克服贪婪

2022-02-26 19:31

资金太少就没意义了

2020-03-06 00:23

动态再平衡不仅是一个经典的交易策略,其实也是一个经典的资产配置策略。

2020-02-27 17:37

不过这个形式可以作为一个纪律约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