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收入、净利润同比大增,市场为什么不买账?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2

 #财报大炼金#    #如何读懂公司财报#   

在2021年半年报公布期限的最后一天,伊利向投资者提交了一份似乎看起来很满意的半年度报告。从其公布的半年报中可以看到,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2.94亿元,同比+18.90%,归母净利润53.22亿元,同比+42.4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0.10亿元,同比+33.06%。可能,有投资会认为,与去年同期相比,由于疫情的影响不存在可比性。但是,事实是在去年同期,伊利受到疫情的影响十分有限,2020年上半年与2019年同期相比反而增加5.45%,从这个角度来讲,伊利确实是实现了高速增长的目标。

从单季度来看,2021年2季度,伊利实现营收290.35亿元,同比+8.34%,归母净利润24.91亿元,同比-3.9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82亿元,同比-0.62%。也就是说,与去年2季度相比,伊利的营收和利润同比增长并不令人十分满意,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出现下降。2021年半年度的业绩得益于一季度的高速增长,二季度的增长趋势有所放缓。

从今年一月份开始,伊利的股价达到最高50.77元以后,开始出现步入了持续阴跌的状态,直到年前,受到春节产品需求上升的影响,股价小幅度上涨过一波,好景不长,又持续走低,在4月29号,一季度财报公布的第二天大涨之后,再也没有谁能够阻挡伊利那六亲不认的下跌趋势了。在半年报公布的今天,虽然报告公布在收盘之后,但对于今天来说,股价的大幅波动,主要还是受到业绩的影响。伊利股份以涨2.66%收盘,盘中一度冲高到35.55元,似乎市场对伊利公布的业绩有所不满。

从公布的财务报告来看,伊利的可圈可点之处颇多。比如上文提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均是令人满意的,也达到了市场的预期。但是,往深里分析报告中的数据,也不难发现,其中藏在很多隐忧。


比如说,保持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保持60%以上,比隔壁的蒙牛还高5个百分点左右,资产负债率高的好处在于可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但是,为此付出的代价是连年增长的利息支出,伊利半年的利息支出在4亿元左右。长期负债75亿,同比增长447%,非流动负债同比增加341%。不仅如此,伊利的短期借款为112亿,同比增加62.32%。如此巨大的负债,对于目前的盈利状况来说,不值得一提,目前看并不存在还不起的风险,只能说明伊利缺钱扩张,最佳的融资方式就是发债和借款。既然是缺钱,那么为什么每年都要保持着70%左右的股利支付率呢?从公开的数据,可以很容易查到从2013年开始,伊利的股利支付率从30.51%,一下子增长到2014年的50%,从此以后逐年上涨,2020年的股利支付率是70.47%,2013年到2020年公分红288亿元,2020年分红接近50亿左右。很难想象,一边保持高资产负债率,一边保持高股利支付率究竟意味着什么。


再比如,合同负债较年初大幅度降低。从年初的60.55亿元,变成了2021年的37.76亿元。合同负债,虽然是负债,是指企业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对企业而言是好事,也就是相当于预收款,合同负债越多,说明后期确认收入的金额也就越多。合同负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40%,与收入的同比增长基本相当。


 也有值得夸奖的地方,比如实际的坏账损失较小。即使采用比较谨慎的坏账计提方法,伊利将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将应收账款按照账龄分为3个月内、4-6个月、7-12个月,按照单项和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即便如此,其实际的坏账并不高,报告期内仅核销100万坏账。要知道隔壁的光明是按照6个月、6-12个月、1-2年、2-3年、3年以上全额计提的。

需要关注的是目前原奶的成本在不断增加,后期的伊利能否保持现有的毛利率水平也就很难说,净利润的的增长能否像一季度那样更加无法保证,毕竟,2季度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并不好看。

 $伊利股份(SH600887)$   $蒙牛乳业(02319)$   $光明乳业(SH600597)$  

全部讨论

2021-09-01 13:00

种牛、私聊、巴氏消毒、包装,这些才是伊利背后获利大户,伊利除了块牌子,就是个壳,过眼富贵,不具备太多投资价值,纵向一体化未完成前,21块以下比较合适

2021-09-01 10:11

赢利几千万的天齐在疯涨,赢利几百亿的太保在爆跌,股价涨跌不看业绩看热点和炒作资金

2021-09-01 10:10

五粮液中报其实蛮好的,结果不也是开盘直接-3%

2021-09-01 10:03

因为没有资金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