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典前言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刘黎平

网页链接

“人在草木中”,“草” 头,“木”底,中“人”—茶,抚摸着人的心灵。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是压轴的。有了茶,烟火味的生活才变得空灵隽永。乾隆帝要退休,大臣们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回答 “君不可一日无茶”。

林语堂说,只要有一把茶壶,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快乐的。

唐代诗人卢全,号玉川子,诗风浪漫,嗜茶成癖。他的《茶诗》传唱千年而不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这诗传到日本,成为日本人建立茶道的理论依据。日本人现在喝茶,仍讲宄“七感”“七境”。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众多辐条组成一个车轮,当中的空洞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用泥土烧成的器皿,当中的空腔可以盛放东西,这样才有了器血的作用。开窗户造房子,当中的空间可以放东西和住人,这样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和无是共存的,利和用是共生的。茶壶,正是 “埏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壶在唐代以前就有。唐初称壶为 “注子”,类似瓶,腹大口小,肩下鼓腹,腹下渐收,壁厚,足平,流短,把粗。若有系孔,在流与把的两则。流、把、系,全聚集在肩部。唐末,将去掉柄的 “注子”称“茗瓶”、“偏提”。陆羽《茶经》说:“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阉茶。” 阉茶用的“瓶缶”就是壶,即“茗瓶”。投茶入瓶,以汤沃之。

唐代盛行“煎茶”,饮茶重程序。茶叶生产过程是 “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唐代茶的饮法是煮: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水加热至“一沸”,水面出现细小的像鱼眼一样的水泡时,加入一些盐调味。水加热至 “二沸”,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舀出一瓢备用,以竹夹搅水并将茶末从锅中心倒入。水加热至 “三沸”,锅中的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时,将舀出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汤就算煮好了。煮好了的茶汤,是要舀进碗里饮用的。

宋代盛行“点茶”,饮茶重情感。“点茶”是在唐代“阉茶”的方式上发展起来的,亦称“点花”。步骤是:将炙、碾、罗后的茶末投入烘热的盏中,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将深腹长嘴瓶内的沸水注入盏内,同时用茶筅击打搅动,茶末上浮,产生泡沫(称为“汤花”),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状态。炙茶、碾罗、烘盖、调膏、候汤、击拂、烹试,是情感的渐次宣泄。

明代盛行“泡茶”,饮茶重实际。靠紫砂壶为生的宜兴人,称春秋时的范蠡为陶祖。但紫砂壶的兴盛,实在是因为一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其出身贫寒,以龙团凤饼助长奢靡风习为由,公元 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九月,诏......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茶芽以进,有司勿舆”(见《明会典》)。朱元璋的诏令,使散茶兴起。散茶须泡饮,饮茶方式也就由煮、煎改为泡了。团茶改为散茶后,点茶用的小盏不利保温和清洁,于是唐宋大器皿“煮”茶后“舀入”杯中的饮用法,被明代盛行的用小器皿“泡”茶后“注入”杯中的饮用方式取代,茶壶得以盛行。泡茶的壶有盖,散热慢,壶盖上又有气孔,盖的内壁少有凝水滴入茶汤,茶水不易走味。要泡饮,茶壶就“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以利茶香”,茶壶的造型逐渐向小巧、朴素、典雅的风格发展。

宜兴,位于江苏省南端的太湖西岸、苏浙皖三省交界地。周初名 “荆溪”,属吴国;春秋末年勾践灭吴,改属越国;战国时为楚地;秦代改称“阳羡”。

古阳羡,山山有溪、岩岩有潭,兩水丰沛、气候温润,大溪小泉潺潺流,澄洌清澈如晶玉。“阳羡茶”在唐代已蜚声南北,所谓“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卢仝句)。茶圣陆羽曾住在宜兴南山种茶、采茶、制茶,“汲南岭活泉、烹北园之茶”(见《茶经》)。

宜兴紫砂壶,始于宋,成于明,盛于清,繁荣于当代。名师辈出如群星,技艺完整成体系。1915 年,曾在美国旧金山“大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获头奖;1926 年又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特等奖;1930年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 银牌奖;1932年获美国芝加哥“世界工艺博览会”优秀奖;1935年获英国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金奖;1984年获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 金奖,1991年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宜兴紫砂壶,泥料材质独特、成型工艺独特、文化表达独特。既是实用品,又是工艺品,是用与赏的结合;既是物质的,亦是精神的,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材质独特,是说宜兴紫砂泥,化学、矿物、颗粒组成合理,可塑性能好,生坯制成强度高。干燥、烧成时收缩率小,成品致密度理想,气孔率适宜,可冷热急变。因含铁量不一,烧成后分呈不同的红、棕、紫色,且色调丰富。贮茶不变色,泡茶不走味,盛暑不易馊。

成型独特,是说手工拍打、镶接成型的工艺,与世界各地陶器成型方法有本质不同,不论圆、方、侧角、筋囊,不论高、矮、曲、直,均可率性制作,并能结构严谨、口盖紧密、线条清晰。

文化独特,是说素形、素色、素饰,本就质朴无华、简洁大方,加上文人切茶、切水、切壶、切情的设计、书铭、题诗、绘画和印章,使“诗书画三位一体”的风韵,在一把壶上完美展现。热衷于文化的艺人,与热衷于紫砂的文人携手,将紫砂壶的文化内涵扩展着、深化着。

紫砂壶自古价格昂贵。

明代崇祯年间任宜兴教谕的熊飞,在当时就感慨 “景陵铜鼎半百沽,荆溪瓦注十千余”(《坐怀苏亭焚北铸炉以陈壶徐壶烹洞山界片歌》)。他是说:从北魏宣武帝陵墓出土的铜鼎,一个能卖50钱,而一把紫砂壶得卖一万多钱。“一壶重不数两,价重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明• 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清•汪文柏《陶器行赠陈鸣远》)。天下的玉器珠宝都不值得收藏,因为它们都比不上宜兴的一丸紫砂泥。

春安夏泰,退休终赋闲;秋吉冬祥,野鹤翔闲云。2010年冬月,笔者在太原双塔寺街,见“庆远茶业” 宾客如云,牌匾为徐汉棠题写。遂进店,入座。正与嗜壶诸君海阔天空时,店主吴建军、马利敏伉俪执一壶,置磁铁于垂直壶身,竟吸附不坠,问余:蒯氏“三瓣如意壶”,知否?眼前一亮,接壶再三揣摩…...自那时起,得暇则徜徉茶肆壶坊。既非 “品茶人”马马虎虎耽于茶香,混些许好茶;亦非“识壶者”,浑浑沌沌痴于壶雅,捡若干妙壶。 “半瓢秋水一壶茶”,遇好茶,执异壶,常不忍卒饮。

紫砂壶,“方非一式,圆不一相”,本已名称繁复,艺人们又自有创新和衍变,故壶式难有恒范。常见错字、别字用于壶名并刊于名家著述,使初入门者往往一头雾水。

知识,需要验证,需要传承。在“不懂想懂”的起步阶段,海量阅读,良莠兼收,不是难事;在“似懂非懂”的验证阶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难上加难。

对于紫砂壶,笔者本是门外汉。读者看到的,是笔者的一本入门学习笔记,是十赴丁蜀,口问手记的积累,是浏览图书,翻检资料的汇总,是对照验证,请教专家的结果。

一把好的紫砂壶,可集哲学思想、茶人精神、自然韵律、书画艺术于一身。紫砂泥的自然色泽加上坯手的艺术创造,可给人以平淡、闲雅、端庄、稳重、自然、质朴、内敛、简易、蕴藉、温和、敦厚、静穆、苍劲等种种心灵感受。

友朋建议把经海量阅读、广泛搜集,分类耙梳、对照分析,包含“古贤”255 人、“今巧” 238人,涉及壶型 1581把,答问 776 题,释铭221 条的这本学习笔记付梓,以便利初学,以就教专家,以共飨同好。

2013年冬 于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