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53喜欢:21

长安汽车,协议看了,简单来说

1、hw要将技术、资产、人员剥离到这家公司。且后续说的很清楚,竞业限制。所以剥离车bu无疑了。其实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是华为车BU最核心的业务,7000人团队,已经投入几百亿,全球最顶级的团队之一,那又有一个问题,Tesla目前5万亿左右市值,FSD是Tesla最大的技术优势和标签,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业务值多少钱。
2、入股的关联方上限是40%,这和之前传的比,多了点。且没有传的版本里的其他方。但协议也说了,后续可以纳入其他投资者。那么后续的这部分,所以后面还是会有其他车企进来,长安的股权还是会稀释,但是就是先带着长安汽车玩。
3、从竞业以及剥离技术来看,之前的自选车后续是要向新公司购买技术及服务的。这家合资公司,将来随着董事会上越来越多车企提着钱坐进去,慢慢会变成中国智能车时代的博世,最终水到渠成上市也是大概率事件。$长安汽车(SZ000625)$ $赛力斯(SH601127)$ $比亚迪(SZ002594)$

精彩讨论

归真视角2023-11-26 18:45

资本盈利要求,以及脱离华为机制,也许会逐渐平庸。

快雪时晴兰亭2023-11-26 18:18

这是解决灵魂问题最佳方案

风城浪子2023-11-26 18:17

华为车BU之所以强大,是靠其他部门的技术积累,现在华为车Bu没了,还玩什么!

天那边的云2023-11-26 19:14

这是为了上市铺路了

山区小股民2023-11-26 19:36

德赛西威不妙

全部讨论

2023-11-26 19:57

那么解决方案重要还是核心零部件重要?方案容易模仿,而核心零部件特别是几种的组合是难以替代的。所以还是关心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运算芯片 吧

2023-11-27 14:06

这是华为出售了灵魂!获得了自由。上海汽车参股是绝对愿意的,保有灵魂,还收到股份。比拿走利润而言。上海汽车是最大的蠃家。

2023-11-27 07:45

在这里做生意,都知道,股东多了必然做不下去

2023-11-28 08:38

鸿蒙也可用类似方法吧

2023-11-28 08:26

信菊花呵呵

2023-11-27 14:17

长安汽车,先不说比肩特斯拉了,超越比亚迪应该妥妥的,毕竟长安要销量有销量,要资金有资金,要工厂有工厂,要知名度也比刚开始比亚迪没崛起前要有名气多了$比亚迪(SZ002594)$

2023-11-27 13:49

同意这推理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阿斯麦的模式搞啊。

2023-11-27 08:42

长安不妙

2023-11-27 08:39

零部件企业想要在智能汽车市场活下来,除了创新,技术遥遥领先以外,还需要和主机厂深度战略合作,最好的方式就是投钱,成为股东。电喷市场博世深谙此道,并大获成功!
华为智选是标杆,但华为想要的是塔山!$北汽蓝谷(SH600733)$ $长安汽车(SZ000625)$ $赛力斯(SH6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