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大幅增长真实性遭问询,天工股份:钛材销售与客户产品发布节奏一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瑞财经 张林霞6月5日,江苏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工股份”)在北交所更新上市申请审核动态,该公司已回复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的问题主要有,收入大幅增长的真实性及持续性,与第一大客户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创新特征披露不充分等。

天工股份主要从事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将原材料海绵钛与其他金属元素通过配比、熔炼、锻造及各种精加工工序,制作成能最大程度发挥钛及钛合金材料技术性能的产品。

2021-2023年(简称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83亿元、3.83亿元和10.35亿元。线材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021.00万元、1.47亿元和8.8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5.28%、40.60%和91.12%,线材几乎全部销往第一大客户。

北交所要求天工股份说明,报告期内尤其是最后一年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对此,天工股份表示,公司2022年和2023年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尤其是2023年收入增幅较大,主要因自2022年11月开始公司向常州索罗曼的销售大幅增加,而这与公司和常州索罗曼关于钛材在消费电子终端产品应用的探索节奏、下游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的发布节奏、销售情况一致,具有合理性。

公司自2020年开始即与常州索罗曼的前身合作,与下游品牌厂商共同探索钛材料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公司在2021年开始向常州索罗曼连续小批量供应钛材用于下游的研发、测试等,经大量摸索、实践后下游产品逐渐成熟定型,故2022年公司钛材供应量逐步加大,并自2022年11月开始量产供应,2022年11-12月实现的向常州索罗曼的销售收入占全年比重达62.75%。

2023年9月,A公司推出钛合金边框的iPhone 15 Pro/Max系列智能手机;2024年1月,S公司发布使用钛边框的S24 Ultra系列。公司分别自2022年11月和2023年7月开始批量供应相关线材,考虑到下游供应链在产品发布前的生产准备周期,公司的钛材销售节奏与下游终端产品的发布节奏一致,2022年和2023年收入大幅增长具有合理性。

关于第一大客户成立后即采购天工股份的产品合理性,相关销售是否真实。天工股份表示,公司总经理蒋荣军与常州索罗曼股东熟识,双方一致认可钛材在消费电子行业的应用前景,并积极筹划结合各方资源发展该类业务。2020年3月墨力科技与合伙人设立常州索罗曼的前身公司,并从公司采购少量钛材进行前期研发测试,2020年末双方合作设立常州索罗曼,继续从公司采购钛材进行研发、测试、小批量生产等直至后期量产。

可见,常州索罗曼是为钛材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而设立,在常州索罗曼设立之前双方核心人员已有长期沟通,且天工股份在常州索罗曼成立之前已向其前身实现销售,故常州索罗曼成立之后即向天工股份采购并非偶然,而是双方前期紧密合作的结果,具有合理性。

综上,报告期内公司向常州索罗曼实现的销售是真实的。

股权方面,天工投资为公司控股股东,朱小坤、于玉梅及朱泽峰通过天工投资间接持有公司 75.58%的股份,朱小坤直接持有公司 2.47%的股份。朱小坤担任公司董事,朱泽峰担任公司董事长,朱小坤与于玉梅为夫妻,朱泽峰为二人之子,三人共同为公司实际控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