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时长两年半——长春高新投资复盘与展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2喜欢:5

我在2021年11月1日早盘258.65元买了一手长春高新,到本月底,掐指一算,也有整整两年半了。

两年半,能让一个什么都不会的男孩练习成一个唱跳RAP篮球都擅长的真正的MAN,也可以让一个备受追捧的明星上市公司变成一个人人嫌弃的垃圾股。

说完了梗说正题。

之所以买入,是因为之前8月我在266.66元买了一笔,又在10月以314元卖出,这笔短线交易获利颇多。10月底长春高新股价又回调到了我当初买入的价位,就买了一手做观察仓。

当时市场对长春高新的生长疫苗的增长还是信心满满,没想到后面股价就再也没有上过300元了。

长春高新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在2022年1月,传出生长激素集采的传闻,1月19到21日股价连续3个跌停。我也在暴跌前后加了仓,加仓成本205元左右。

当时坚信的逻辑是集采不会影响到生长激素的竞争格局,只会让长春高新的产品优势更加突出。现在看这个逻辑并没有太大的问题,问题是这几年下来,虽然长高在生长激素这块蛋糕的份额没有变少,但是这块蛋糕却没有变大的迹象

后面只要一有集采的传闻,长春高新的股价立马大跌,期间经历了多少个跌停我也不想数了,更是诞生了A股历史上首次投资者集体索赔造谣自媒体的官司。但是本着看好的越跌越买的原则,每次大跌我都会加一些仓位。

当然长高高新的股价也不是没有反弹过,我在2022年10月也在200元以上的价位减仓了一些,做了差价。

各地集采的政策不断落地,后面的报表也证明长高的业绩没有受到集采的影响;我也认为管理层利益和股价绑定,和大小股东是一致的。

对管理层看法的转变发生在2023年一季报后,管理层为了报表数据更好,隐瞒了之前提前压货,确认收入的动作。(我还专门发文《给长春高新一次黄牌警告》)

这个事件我认为比后面的金磊离婚还恶劣,创始人离婚分割财产是个人的事情,对于公司的运营,研发的推进影响不大。但是管理层藏着掖着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

本来我决定后面不再加仓长春高新的,但是忍不住低估的股价,又加仓了一些,加仓成本136.88。

本来希望长春高新23年也有一波像去年一样的反弹,但是剥离地产失败,最大的利好预期落空,长高股价也没有再上200元。

然后就是今年年初一波市场下跌,长春高新股价也一度跌到了106.33元,我也继续加仓,成本在117元。

一番操作下来,长春高新占了我13.6%的仓位,成本约148元,现在浮亏了26%

截至发文,今年长春高新下跌了22%,如果我在年初就选择清仓,其实亏不了多少。

但是现在我不会轻易割肉,不到10倍市盈率的估值,4%的股息率,即使不怎么成长,也没什么可怕的。

经过两年半的磨练,长春高新已不会动辄跌停,一季报公布后,股价也只下跌了6.4%。

当成长股变成价值股时,持有的心态就要变化

好的地方在于,长春高新的营收和净利润还是每年在创新高;不看利润,金赛今年的收入还会保持双位数的增长;巨额研发投入的创新药管线也有几款进入了报产阶段,虽然还要等一两年才见效益。

个人投资者最大的优势就是等得起,不像机构为了业绩手起刀落,造成投资者永久性的本金亏损。

满足以上前提,如果管理层不出幺蛾子,我可以再持有两年半

当然如果有反弹,我会保本减仓。现在我已经认识到,医药行业我还认知不足,买的股票亏得多,等认知再深入些了再进入。

$长春高新(SZ000661)$

全部讨论

我佩服啊,都跟踪了两年半,而且每次砸新低都补仓,然后一合计才占仓位的13%。 你的这个套路我感觉跟我是腾腾爸一样啊,他说他的万科,虽然跌了70%但对他的账户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号称30元万科是送钱的人,最近6块多的时候呼吁大家要谨慎了。。。雪球这类人还真多。。。无耻的很啊。

04-23 19:16

经历差不多和你一样,不过我做了几次大T,现在差不多快把利润亏光了。

长高跌得有些离谱了,甚至怀疑还有什么大雷,按理讲跌到10也就差不多了。所以补仓最多补到100块,跌穿100就不动了。

04-24 09:03

能持续加仓,占总仓位不到15%,真是极度自律和理性啊

04-24 07:06

人才呀,跌了那么多,才套了20%,才占总仓位的13%。

04-23 14:35

今年没有高新什么事,明年可以展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