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收入超1.2万亿元,未来还会有多少市值千亿的快递企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23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快递行业收入达到了12074.0亿元,同比增长14.3%,我国快递市场的规模与日俱增。

截止到2024年5月14日,各快递公司的市值表现参差不齐。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经上市的快递企业中,仅有顺丰与中通两家市值超过千亿,其它快递企业的市值不高。现阶段,快递行业展现了市场规模大、企业市值小的现象。

快递企业的市值为什么被低估?

快递行业的收入规模与快递企业市值不匹配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行业特性、公众认知与信息披露等原因都会造成营收规模与市值不对等的情况出现。

市场规模大,但竞争压力也大

虽然市场规模庞大,但众多快递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竞争也异常激烈,导致企业的利润率和盈利能力受到挤压。这种竞争态势使得一些企业的真正实力和价值在表面上看起来并不突出。

行业特性导致公众认知的偏差

快递行业具有一定的公共事业属性,消费者往往更关注服务的价格、速度和便捷性等方面,而对企业的技术实力、创新能力、管理水平等深层次实力了解不多。因此,公众对于快递企业的认知可能存在偏差,导致企业实力被低估。

过度依赖电商行业

我国快递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电商行业的驱动。由于电商平台的强势地位,快递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电商生态链中的一环,其业务增长和盈利能力受到电商平台的较大影响。这种依赖关系可能导致快递企业的自主性和议价能力受限,进而影响其市场地位和实力的评估。

信息披露与透明度低

一些快递企业在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导致投资者和公众对其真实实力和运营状况了解不够。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使得企业的真正实力被低估。评估快递企业价值时,采用的估值方法和标准可能并不完全准确或合理。因此,信息披露与透明度低,可能导致企业实力被低估。

总之,由于在市场规模、竞争态势、行业特性、信息披露透明度以及估值方法等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的真正市值是被低估的。这反映了市场对于企业潜在价值的忽视,同时也为企业未来的增长和突破提供了机会。

快递企业突破的点都在哪些方向?

快递企业的市值虽被低估,但这反映出当前快递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结构性增长空间,从区域增长与未来发展走向看,快递行业将进入优质供给阶段。

改善供给端,突出区域快递的增长空间

当前,快递行业正逐渐进入优质供给阶段。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从去年的快递公报中,我们观察到快递业务的新动态,乡镇服务站的增设显著推动了人均快递使用量的提升,人均增长了15.4件。这不仅彰显了快递服务在乡镇地区的广泛普及和日益增长的需求,也体现了快递行业在供给端的持续优化和提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区域快递业务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频频转型,抓住同城与出海的机遇

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经历了一场业务转型的风潮。随着同城业务与出海战略的崛起,市场需求的深度与广度被不断挖掘,产品类型也日益丰富,品牌与业务更国际化。然而,尽管行业活力四射,快递企业的市值却始终难以达到令人瞩目的高度。

这一现象的背后,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企业所承载的类公共事业属性。这使得其发展空间和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难以像其他高成长性的行业那样迅速扩张。另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电商行业的强势崛起,使得快递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被其主导,成为电商生态圈中的一环。

但快递企业并非没有破局之道。科技的力量将是其重要的助推器。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快递企业将在提高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其未来会进一步迸发商业价值。

随着快递进入行业优质供给阶段,快递企业也在不断迈向成熟,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让我们共同期待快递行业的持续繁荣,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诞生更多的千亿市值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