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未来立足“用好”而非“多用”

“受进口煤量增加、国内产能持续释放和需求增长放缓影响,煤炭供应紧平衡状态已经打破。”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表示。

山西焦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建泽认为,未来3年到5年全国煤炭新增产能将达5亿吨,增幅在12%以上,煤炭市场将在较长时期内呈现供大于求局面,国内煤炭产量已接近峰值,上升空间不大。

姜耀东同样指出,随着核增产能潜力基本挖掘完毕,相比2022年,2023年主要煤炭产区产量增速均有所下降。

2024年,各主要产煤省区煤炭生产规划基本是“稳”字当头。除了新疆外,山西、陕西、内蒙古、山东的煤炭产量目标都强调了“稳”的重要性,其中山东省2024年煤炭产量目标低于2023年实际产量。

“今后的发展一定是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快速转变。”赵建泽说,“煤炭企业必须实施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资源调配、数字配煤,定制化生产、菜单式供应,不断创造市场、创造客户,才能够满足市场多元化、客户个性化需求。”

“增加生产能力,是为了更好地端牢能源饭碗,而非增加消费量。”李全明认为,“煤炭产能发展趋势,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综合判断。要立足‘用好’,而非盲目‘多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宏认为,煤炭在能源属性达到峰值之后,工业原料属性会越来越突出。应提高煤炭作为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开发高附加值、精细化、差异化产品,实现绿色发展。

“前两年煤市行情较好,让我们卸下了一些历史包袱。现在,我们一心一意谋转型,力求煤炭产业链迈向高端化。”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开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科舜说,“我们的目标是锁定传统产业链上的高端客户,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发展一些‘切口小但收益大’的项目,培育一些专精特新企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表示,下一阶段,要尽快突破煤炭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持续探索煤炭绿色低碳的生产开发模式,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全部讨论

03-19 22:23

转自山煤国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