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泽医疗IPO:绑定院士、背靠北大肿瘤的生意经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又一家民营医院上市

作者:郑敏芳

编辑:松壑

近期,Bayzed Health Group Inc(下称“佰泽医疗”)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作为一家民营肿瘤医院管理集团,佰泽医疗拥有6家民营营利性医院的控制权及2家民营非营利性医院的管理权。

北京京西肿瘤医院(下称“京西医院”)是佰泽医疗旗下的重要医院。2023年贡献了四分之一左右的收入。

佰泽医疗旗下的京西医院乃至其他肿瘤医院能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下称“北大肿瘤”)。

后者虽然与之并无股权关系,但其旗下多名医生却在京西医院执业。

这或许与佰泽医疗的“话事人”、高级副总裁徐旭及董事长赵永凯有关。

徐旭曾任北大医药(000788.SZ)的股东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大医疗产业”)的副总裁及董事会秘书;而赵永凯曾是北大医药董事长。

除了北大肿瘤,佰泽医疗旗下的天津石氏医院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合作,后者以1元的价格获得了天津石氏医院20%的股权。

佰泽医疗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对优质医生的绑定,但这种方式是否具备可持续性、可复制性,或仍待观察。

报告期内,佰泽医疗仍未实现盈利。2021年至2023年,佰泽医疗的收入分别为4.62亿元、8.04亿元和10.72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46亿元、-0.58亿元和-0.26亿元。

01

股东的“北大系”背景

佰泽医疗并非首家向港交所递表的肿瘤医院。

早在佰泽医疗之前,号称中国最大肿瘤医疗集团的海吉亚医疗(6078.HK)就已经登陆港股市场。

不过从整体收入情况来看,佰泽医疗与行业龙头海吉亚医疗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后者2023年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40.78亿元、6.83亿元。同期佰泽医疗仍未扭亏,2023年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0.72亿元、-0.26亿元。

目前佰泽医疗旗下坐拥6家营利性肿瘤医院,分别是京西医院、天津石氏医院、天津南开济兴医院、太原和平医院、合肥佰惠长荣医院、以及河南的武陟济民医院。

报告期内,这6家医院合计为佰泽医疗贡献了7成左右的收入。2021年至2023年分别创收3.15亿元、6.18亿元和8.14亿元。

从这6家医院的运营情况来看,京西医院是重要的收入来源,2023年创收2.73亿元,占比为25.47%。

不同于眼科医院的消费医疗属性,患者对于肿瘤医院的需求更具刚需。而随着疫情后线下人流的恢复,京西医院的床位利用率等各项指标均有所提升。

截至2023年末,京西医院的住院人次、注册床位利用率分别达到0.49万、93.9%,分别较2022年提升了36.93%、30.7个百分点。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京西医院2022年在北京所有民营肿瘤医院中收入排名第五,能够脱颖而出,离不开北大肿瘤医院等“三甲公立”的支持。

“受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技术指导、人才及其他相关方面的支持,我们的北京京西肿瘤医院在医疗技术和服务提供方面拥有强大的优势。”佰泽医疗指出。

从股权结构来看,京西医院和北大肿瘤医院并无关系。但北大肿瘤医院的多名医生均在此执业。例如北大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杜鹏、消化系统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张晓东、胃肠外科三病区副主任的姚云峰等均是京西医院医生。

不仅如此,社交平台上还有用户反馈前往北大肿瘤医院就医,但被该医院的医生推荐转诊京西医院。

北大肿瘤医院与京西医院的紧密联系,或许与股东背景有关。

京西医院原名是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京西医院”)。2014年北大医药的子公司北大肿瘤医院、北京北大医疗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计划共同设立基金购买京西医院65%的股权,但最终在2015年8月北大医药基于项目后期投资、对经营的影响等方面的考虑,并未完成对京西医院的收购。

但不到3年后的2018年,时任京西医院院长、现任佰泽医疗高级副总裁徐旭请来了北大医药的前董事长赵永凯,共同收购了京西医院65.8%的股权,成功控制了京西医院。

徐旭本人也有北大医药的相关背景。

2005年至2012年,徐旭担任北大医药的股东北大医疗产业的副总裁及董事会秘书。2014年北大医药计划收购京西医院时,其还是北大医疗产业下属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运营副总裁。

直至2016年后,徐旭才前往京西医院担任总经理,全面负责医院的日常管理。

换言之,徐旭与赵永凯均有北大肿瘤医院的股东方的任职经历,与北京大学旗下产业联系紧密。

这或许是二人在并无股权关系的情况下,却能够撬动北大肿瘤医院等资源的原因之一。

另一重助力或来自持有京西医院30%股权的第二大股东北京北肿科技发展中心,其受北京卫健委旗下的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控制。

但北京北肿科技发展中心正在筹划转让其所持有的京西医院股权。

信风(ID:TradeWind01)注意到,今年4月30日某机构发布公告称,北京北肿科技发展中心拟以1.29亿元的底价转让京西医院30%的股权。

对于这一信息,佰泽医疗并未在IPO招股书中做出说明。

随着国资的退出,京西医院能否与北大肿瘤医院保持紧密合作,仍待观察。

事实上,北大肿瘤医院所赋能的不仅是京西医院,还有佰泽医疗旗下的众多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专家会在与我们合作的过程中提供顾客及/或患者咨询、实施手术,亦会在需要时就疑难病例出席会诊。我们体系内的大部分医院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瘤防治远程协同平台成员单位。”佰泽医疗表示。

02

股权绑定院士

除了与北大肿瘤医院建立紧密联系外,佰泽医疗的子公司天津石氏医院还通过股权关系与院士实现绑定。

天津石氏医院的灵魂人物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

2022年,佰泽医疗操刀将所持有的天津石氏医院20%的股权以1元的对价转让给了石学敏。

对此,佰泽医疗称主要基于石学敏的背景及团队给医院所带来的贡献。

“上述名义代价乃参考石学敏的背景【其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泰斗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药行业的最高荣誉之一)】、石学敏及其团队对天津石氏医院带来的附加价值及贡献厘定。”佰泽医疗指出。

目前天津石氏医院已成为当地少数几家能够提供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的民营医院之一。

不过石学敏的专长似乎并不是肿瘤防治,其主攻针灸。公开资料显示,石学敏在针灸治疗中风病、延髓麻痹、中枢性呼吸功能衰竭、各种痛证、病窦综合征以及老年期痴呆等领域颇有建树。

石学敏加入后,天津石氏医院的门诊服务收入占比逐渐上升。2021年至2023年,门诊服务收入分别为0.15亿元、0.27亿元和0.40亿元,占该院的收入比例为43.26%、54.50%和63.70%,三年间提升了20.44个百分点。

据佰泽医疗介绍,凭借与石学敏的深入合作,其体系内的医院得到了石学敏及其医疗团队的巨大支持。例如石学敏中医针灸团队人员全职就职于天津石氏医院,以及石学敏还会不定期到现场提供临床指导、开办学术课程及开设研修班。

背靠北大肿瘤医院、院士的参股,都帮助佰泽医疗与优质医生资源实现绑定,这确实解决了肿瘤医院的痛点。

医疗机构不仅需要完善的放疗设备,同时更需要的是优质医生的诊疗服务,这也是获客的关键。

好医生需要真金白银。佰泽医疗旗下包括员工薪酬的“一般及行政开支”是最主要的支出,2023年达到1.47亿元,占收入的比重为13.71%。

“因业务增长令管理及行政人员数量及其绩效奖金增加。”佰泽医疗指出。

此次IPO,佰泽医疗的目的之一是收购医院,以扩大收入规模。

“用于在有适当机会出现时在拥有庞大的人口及相对较高的肿瘤医疗服务需求的新市场收购医院。”佰泽医疗指出。

但寻求当地知名医院和院士合作的打法,是否具备可复制性仍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