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普家居投资价值分析2024/2/18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8喜欢:2

奥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奥普家居(SH603551)$ ,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公司是一家集浴霸、晾衣机、照明为主的家电产品以集成吊顶、集成墙面、全功能阳台为主的家居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商,公司致力于围绕三个顶部空间:浴室顶、厨房顶和阳台顶进行产品布局,旨在让更多家庭享受智能、年轻、健康的美好生活。公司于2020年1月在上海主板上市。

公司浴霸、晾衣机、照明等产品可以细分为家居行业中家用电器子行业,公司集成吊顶、集成墙面等产品可以细分为家居行业中的住宅装饰装修子行业。公司是浴霸和集成吊顶行业的领军者,长期深耕浴霸和集成吊顶产品,坚持“电器+家居”双基因并行,注重产品功能研发、设计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投入,引领行业内产品质量标准,并多年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

行业分析

家电行业发展概况:根据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今年自3月份开始,我国家电市场迎来修复周期,整个二季度市场呈现脉冲式复苏,家电零售迎来触底反弹。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4.4个百分点。

家居行业发展概况:家居行业作为房地产的下游产业,其发展与房地产市场息息相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59,5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2.8%。商品房销售额63,091亿元,增长1.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7%,正稳中修复;从二手房市场上看,2023年二手房表现好于去年同期,6月以来国内多地购房政策放开,购房用户规模增长明显,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增速也呈现急剧攀升。

根据奥维云网(AVC)地产大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精装修开盘楼盘项目个数1,663个,同比下降26.5%;精装套数35.57万套,同比下降39.1%。可以看出整体房地产精装市场已进入平稳发展期,市场需要更精细化运作。

综合分析

——SWOT分析——结论:稳健保守经营应对行业白银时代

——综合性分析——结论:业绩调整修复投资价值有待继续释放

奥普家居$奥普家居(SH603551)$ 作为家电和家装的头部企业,在经营管理、盈利能力、财务管控等诸多方面,具有较强的稳健经营和抗风险能力,但未来成长性逐步走弱,业绩随着行业波动大幅下滑调整,目前仍处逐步修复期。

不足的地方还在于,目前随着房地产市场步入“白银时代”和家居、家装行业需求低迷,未来的需求恢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业绩恢复还有待观察。

仅对结论感兴趣的朋友,读到这里可以退出了。

后面是对上述结论的展开分析与讨论,无新内容。

强烈声明:

投资有风险,如实需谨慎。本文仅为大林个人投资的价值分析,文中的任何看法和观点,均可能充满个人的偏见和错误。文中提及的任何个股,都有腰斩的风险。请坚持独立思考,万万不可依赖大林的分析判断做出买卖决策。

资产资本分析

截止2023Q3财报,奥普家居总资产23.62亿元,总负债8.4亿元,净资产15.22亿元。按照巴菲特的简易评估挤水分后,经调整后的所有者权益为11.86亿元,差异主要在于无形资产,存货和各应收账款的打折所导致。

这里的企业经调整净资产,本质是按该企业的清算时的可变现资产做压测,也就是你买的股票未来清算时对应多少净资产,相当于一个更可靠的兜底价值。

成长性分析

这一部分参照奥普家居的历史成长情况,重点分析其未来成长的空间及确定性,结合行业的增长情况做对比分析更有效。

——营业收入及增长率分析——结论:市场占比小窄幅区间波动

公司上市时间较短,经营考察周期不长。近几年,公司整体营收额20亿元左右,营收规模和市场占比较低。不过公司自2017年起增速明显放缓,但仍保持小幅增长,基本维持在窄幅区间波动。

公司2017年后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10%以内,增长率明显放缓。该行业与受房地产景气程度密切相关,中国房地产已进入所谓“白银时代”且近几年面临整体性调整与挑战,未来成长性较弱

——净利润及增长率分析——结论:盈利能力明显下滑仍处恢复调整期

整体净利润2.5亿元左右,盈利能力和水平2018年后明显下滑甚至出现大幅调整,目前尚处在盈利逐步恢复与调整周期。

公司2018年后盈利明显下滑甚至大幅调整,目前尚处于恢复调整阶段。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已过,行业的调整仍在继续,未来的快速增长较难持续,但逐步恢复至自然增长仍有较大希望。

根据最新披露的2023年业绩预增公告,公司净利润为28,211万元到33,86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 4,201.54 万元到 9,851.54 万元,同比增加 17.50%到 41.03%。公司净利润基本恢复至2017年至2018年水平。

——扣非净利润及增长率分析——结论:主业清晰与净利润同频变化

扣非净利润与净利润曲线趋势大体相似,说明非经常性损益少主业比较清晰。非主营业务的排雷压力较小,好的方面是说明公司长期坚守主营业务,不好的方面是,面对行业的大幅调整没有找到有效的“第二曲线”。

——销售网络及增长率分析——结论:全渠道覆盖实体渠道为主

公司拥有覆盖广泛的多层级、多渠道的营销网络,并通过品牌宣传、明星活动、口碑传播、O2O、直播等多种方式引流,形成了实体渠道、电商渠道、工程渠道、家装渠道、其他渠道等多元营销体系。

截止2022年末,公司拥有经销商1019家,经销商合计拥有专卖店1342家。

截至2023Q2,公司拥有经销商1066家,经销商合计拥有专卖店1456家。

盈利性分析

这一部分参照奥普家居的历史盈利情况,重点分析其未来盈利能力及确定性。

——毛利/净利分析——结论:逐步下降调整并趋于稳定

从历史经营看,公司毛利润和净利率随着房地产行业调整及竞争加剧,经历了大幅下滑和调整,逐步收窄至合理水平并趋于稳定

公司搭建全渠道销售网络,但仍以线下实体渠道为主,尽管毛利润较高但净利润已调整收窄至合理水平并趋于稳定。这反映了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终结。

——资产收益分析——结论:大幅下滑调整预计未来维持低增长状态

从历史经营看,随着资产增厚、房地产市场低迷及市场增长放缓,资产增值能力在提升后面临大幅调整和持续下滑,目前仍处于逐步恢复期。

目前,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已降至10%以内,净资产收益率ROE也降至15%以内。资产收益表现整体接近传统行业特征,房地产行业大幅调整后未来很可能进入稳定持续的低增长。

——市盈/市净率分析——结论:处于合理略低投资价值还有待释放

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从该股市盈率的历史高低位点来看,上市初期20倍左右,公司在2022年发布2021年财报业绩大幅下滑后,市盈最高涨至180倍。业绩逐步恢复后,市盈也逐步恢复至15倍左右,平均在15倍左右。由于近期股价持续下行,尽管盈利缓慢修复,但市盈率也下行至历史低位区间。

考虑到未来行业增长的不确定,甚至仍有下滑趋势,市盈率有被拉高的风险。目前12倍左右的市盈率,高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需要进一步观察行业及公司业绩整体恢复情况,是否足够稳固与持续。长期来看,已具备一定投资潜力。

市净率=股价/每股净资产,从该股市净率的历史高低位点来看,最高涨至3.5倍,最低1.75倍,波动幅度不是很大。目前市净率处于平均区段,当前股价对应的净资产是2.48,处于合理区间,整体投资价值并不明显。

——每股收益/分红分析——结论:超高分红派息但长期持续性存疑

从历史经营看,公司每股收益经历大幅调整,目前仍处于恢复期。以当前股价9.08元计算(2024/2/18),最近几天股价已出现大幅回弹(2024/2/6最低7.68元),每股收益率=0.7/9.08=7.7%,2023年每股收益按0.7元(公司最新业绩预告计算每股收益为0.7-0.84)。每股收益率处于全行业较低水平。

再来看下每股分红情况:公司上市时间和考察周期较少,公司考察期内坚持稳定持续派息分红,按近4年坚持超额派息率,按全额派息计算。

按当前股价9.08元计算,2023年每股收益按0.7元(公司最新业绩预告计算每股收益为0.7-0.84),派息按100%计算,股息率=(0.7*100%)/9.08=7.7%,股息率7.7%,远高银行定期和各类理财产品。貌似股息收益很高,但这种派息方式是否能长期持续,大林持怀疑态度。

安全性分析

参照奥普家居的股权与财务情况,重点分析其经营稳健及抗风险能力。

——资产负债率分析——结论:极少金融负债具备较好抗风险能力

从历史经营看,公司负债率持续保持30-35%较低区间,较少金融负债,主要是各类应收账款等合理的经营性负责(相当于占用部分供应商的资金来经营),债务水平处于合理状态。反映财务管控较为严格,经营能力稳健。

——准现金资产分析——结论:手握重金具备极强抗风险性

从历史经营看,公司2023Q3准现金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10.85亿元,占总资产46%左右,占净资产92%左右,占全部负债是1.3倍。公司流动性安全性非常高。

——股权结构分析——结论:控股权清晰公众股东少典型小盘股

自2020年上市以来,目前方胜康家族持股占比70%以上,处于绝对控股。同时,持股人数在上市后逐步较少并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目前持股1.35万人左右,还属于典型的小盘股。

估值分析

参照公司历史市值与财务情况,重点分析其买入和卖出点。

——历史市值分析——结论:高开低走价值逐步回归尚有空间

自2020年上市以来,公司总市值最高96亿元,最低30亿元。公司经历的行业周期和考察周期较短,整体来看,目前处于行业低迷和价值回归区间

——买入点分析——结论:一年内理想买点≤23亿元

关于估值方法选取:基于家电和家修行业自2018年以后已步入低增长阶段,越来越呈现周期股的相关特征,因此可采用席勒估值法。当然,公司也可以采用最常用的PE估值法。以及大林自行整理使用的综合法。

按第一种方法(席勒估值法):2015年至今的平均净利润为2.28亿元(2023年按2.82亿元,大家可自行加总计算)。当前合理估值=平均净利润/无风险利率=2.28/4%=57亿元。合理买入点=57*0.7=39.9亿元

按第二种方法(PE估值法):近几年公司的PE均值为16倍左右,七分位以下的均值为13倍以内。理想买入PE=取均值16*0.7=11.2倍,理想买入点=平均净利润*理想PE=2.28*11.2=25.54亿元

按第三种方法(综合法):经调整公司净资产(清算价值)11.86亿元(参见资产资本分析),未来行业增长按5%计算,给予5倍PE加成。合理估值=清算价值+未来收益=11.86+2.28*5PE=23.24亿元

因此,大林认为,一年内理想买点≤23亿元。

——卖出点分析——结论:一年内理想卖点≥39亿元

采用第一种方法,理想卖出点=合理估值*150%=57*1.5=85.5亿元

采用第二种方法,近几年公司70%以上的PE位为18倍左右,理想卖出点=平均净利润*理想PE=2.28*18=41.04亿元

采用第三种方法,近几年公司70%以上的PE位为18倍左右,理想卖出点=清算价值+平均净利润*理想PE=11.86+2.28*12=39.22亿元

因此,大林认为,一年内理想卖点≥39亿元。

其他相关事项分析

关于股东与高管增减持:近几年公司股东及高管的减持,涉及人员以高管为主,增减股份比例很小,时间主要集中2023年6月和12月(股价在9-13之间),大致在均值偏上位置。整体来看,公司的控股股东,未发现减持套现嫌疑。

您的赞赏是最大的支持和鼓励[献花花][抱拳]

大林 于 杭州

2024年2月18日星期日

全部讨论

02-19 08:50

1.行业已过低谷,公司把恒大等地产公司的应收账款在2022年计提坏账计提的差不多了,公司资产质量很高。
2.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都很高,毛利率超45%,说明公司竞争力强,已形成一定的壁垒,净利率超15%,超过很多上市公司,说明公司经营模式好,费用控制的不错,整个公司管理的也不错。
3.公司原来是港股上市公司,历来有高比例分红的传统,而且公司产能充足,未来没有大的资本支出,未来即使增长不高,每年100%的分红率的可能性非常高。
4.按目前价格,23年的业绩预告,假设100%分红率,股息率超过8%,而不是6点几。

02-19 08:26

按你这种算法你不用买股票了!真的!

03-20 22:46

这么多字,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