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利润为什么这么低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刘备集团刚打下西川的时候

为了促进当地发展

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各地大企业到蜀国发展

比如在洛阳,曹操给企业批地,一亩地要700铢

刘备就象征性的只收50铢,有的甚至直接就不要钱,给企业白用

这样的政策,从短期看,会降低政府的财政收入

但刘备算的是大帐,只要这样的政策能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进来

企业带动的产业、就业造福当地的力量,以及后来持久的税收,都会让蜀国越来越富

受刘备政策的启发,蜀国当地的企业也用类似的措施

吴国的企业毛利率低于40%就不做了,因为吴国企业员工福利好

员工周工时数,严格不超过40个小时,每年除星期天外还有大几十天的假期

员工福利也一样很高

同时为了维持高毛利,还要较高的研发投入

40%毛利以下,扣除研发费用和职工各类薪酬,净利润上企业就划不来

所以吴国的企业有一条共识,低毛利的领域不搀和

靠研发和创新持续追求高毛利

魏国的企业比吴国差一点,但也差不多

基本上低于20%的毛利,是主动选择不去做的

做了就需要员工大加班,甚至从研发费用上节省,去省出最终的净利润来

这样长期来看,对于企业和人的长期发展都不利

但蜀国底子薄又想赚钱没办法

只能另辟蹊径

做吴国和魏国都不做的20%毛利以下业务

低毛利本身就拉低了企业最终赚取的净利润的可能性

所以为了挤出利润

在低毛利领域下的蜀国企业

只能长期付给员工低工资

少搞甚至不搞研发

再加上刘备的低地价,低税收和政府补贴政策

蜀国的企业虽然选择了低毛利领域,但企业自己赚到手的钱其实并不少

但后来,随着蜀国物价上涨,低工资不现实了

加上蜀国财政摊薄和房地产市场的停滞,低工业地价也逐步要调回正常价格

蜀国企业的成本明显上升

为了应对这种成本上升

蜀国企业家又发明了996工作制,延长员工的日工时数,员工的时薪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很多在下降的状态

通过这种压榨人工的方法,蜀国企业继续在低毛利领域赚取利润

由于长期在低毛利领域靠压缩人工工资,压缩研发投入赚钱

蜀国的企业缺乏有高端研发能力的人才,更缺乏有产业基础的研发成果开启新一轮创新

到了成本压力加大,需要进入高毛利领域的时候

不但无力进入高毛利领域,甚至为了保证现有的净利润率

不敢增加研发费用,也不知道该怎样推动创新和研发主导的管理模式

所以长期以来,只能在低毛利,和坑员工的大坑里打转

吴国人给这个困境起了个名字叫做“中等收入陷阱”

所以本质上来说,蜀国制造业利润低并不是,或者至少不仅仅是

高端环节都被魏国和吴国牢牢把持的原因

至少有很重要一部分原因在于,蜀国自己太过于沉迷于

这种依靠压缩劳工费用和研发费用赚快钱的发展模式中

没有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转型

蜀国有家叫连想的企业,就是这种发展方式的代表

蜀国还长期保护,宣传这类企业

蜀国还有家叫花为的企业,就是这个的反面

他们早早开启了转型的道路

但即便花为,也没能完全走出蜀国的老路数

只不过在增加员工工时数的同时,加大了研发投入而已

但就这,已经是蜀国顶尖了

三国后期

吴国国王孙休派使者薛珝去蜀国考察企业

薛珝回来后说蜀国的大企业,入其朝,不闻直言;经其野,工有菜色

大意就是,企业内部到处都是吹捧一把手的声音,没有任何独立意见

经过员工的工位,各个都是996的熊猫眼

吴国因此认为蜀国的企业不能持久

这些事都很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延伸阅读:

听说发改委钦定电费要涨价,咋回事?

又来保汇率还是保房价?食shi啦你

汇率飙涨,什么情况

2021年为什么没有人再提地方债和去库存了

为什么近几年感觉生活越来越困难了?

叶飞爆料股市操纵——二十年来资本市场杀猪史

从张麻子到比特币——为何世界富豪都唱衰比特币

能源变革史:一条大国格局变换的暗线

人口普查数字中的全国众生相

从房地产到汽车——二十年扩大内需史

汽车周期论:短期看经济,中期看产品,长期看技术

我为什么旗帜鲜明的反对“三驾马车”分析经济

为什么中国年轻人近年来开始会因为《后浪》等而抱怨生活困难?